By 甘甜甜 第一部分:涉事双方各执一词 “霸凌争议事件”持续发酵 沸沸扬扬的“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12月13日早上7时左右,中关村二小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先后发布文章《中关村第二小学关于“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披露了校方调查的事发经过,并将其定性为一起“偶发事件”。 《进展》中,中关村二小称经学校多方调查、了解,受到伤害的学生和涉事学生属于正常的同学关系,课上、课下互动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号现象,但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校方认为,这起“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同时,校方表示,“对该事件发生深深自责,对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伤害,深表歉意”,“将汲取教训,以此为鉴,本着认真理性、客观公正的原则,妥善处理”。 这是事件发酵5天后,中关村二小官方的第二次发声。当天,受到伤害的孩子家长也通过公众号“童享部落度”发声,称因学校不同意有人陪同,要求她独自前往,目前尚未约定与校方面谈的时间。 12月9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在网络广泛流传,引发网友热议。文中,一位母亲讲述了自己就读于中关村二小的儿子被两名男同学堵在厕所,用厕所纸篓扣在头上的经过,称她的儿子因此产生了应激性心理创伤。10日,中关村二小官方就该事件首次发表声明,但因态度傲慢反遭质疑,舆论热潮再一次掀起。而微信里的爆料、公众号的相关推文和各大媒体的跟进报道及评论,让事件一直处于热议状态。同时,该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关注和讨论。 自述文引发围观 “校园霸凌”现象引舆论热议 校园霸凌现象由来已久,且并不少见。为何唯独“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这起会引爆舆论?舆论的关注点又有哪些?刺猬君为你一一分析。 自12月9日起,“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几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截至13日20时,微博话题#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阅读数达1.5亿,讨论量逾4.8万。 刺猬君通过微舆情检测平台,以“中关村二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12月10日16时到12月13日16时之间,其热度一直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并在12月13日上午9时达到峰值,该时间为中关村二小公布《进展》两小时后。 热门主题词中,被提及频次最高的词语分别为“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霸凌” 。 而舆情主要围绕着以三个焦点展开: 1、关注《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一文,表达共鸣或质疑 12月8日晚,《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的发布使“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该文由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孩子的妈妈撰写,讲述自己10岁的孩子在学校是如何被欺负的,孩子因此身心受到了何种伤害,自己向涉事学校寻求公平的处理结果又是如何遭受冷遇的。文章语言质朴,情感充沛,细节描述具体。 如文章中“一个垃圾筐砸到他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11月的冬天,他用冷水一边哭一边冲头,之后只好用红领巾擦干”,“学校恼羞成怒,不是配合上级处理问题,而是怒骂家长…我们明明是受害者,只要求学校处理和道歉,为什么要被如此对待”等内容,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12月9日,该文在微信朋友圈疯转,阅读量很快突破10W+。 主流舆论纷纷表示对施暴学生、家长及涉事学校的行为感到愤怒,支持受到伤害的家庭“讨回公道”。 但也有观点表示文章过于煽情,呼吁对此表示警惕。知名评论员曹林发布文章《警惕煽情网文,警惕眼里常含泪水》,认为《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一文成功让整个舆论场陷入文章所营造的情绪中,而这类煽情网文总是带着某一方强烈情感的单方说法,并非事实,应保持警惕,“听完双方的叙述再综合媒体报道后再作判断”。曹林还表示,“担心煽情网文的写作会成为一个产业,助长投机取巧和舆论操纵”。 2、关注中关村二小官方回应,批评校方缺乏诚意 12月10日11时,中关村二小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中关村第二小学声明》,对网传的“校园霸凌事件”首次作出回应。 《声明》称,从事发到现在,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还称,“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我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并呼吁关心关注此事的媒体和公众,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 但是《声明》并未达到降温效果,反而引发舆论普遍的不满。不少网友评论认为,中关村二小的发声过于官气、态度冷漠傲慢,与家长不能平等交流。 媒体的评论也普遍并不认可校方的回应。 12月11日,新华网发表评论《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引关注:名校应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认为“校方10日回应称这只是‘学生、家长之间的事件’,不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舆论风波”。 12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文分析了《声明》存在的技术硬伤,称《声明》看似逻辑周全,字里行间却让人隐约有“官腔”之感,一面暗示遭受误解很委屈,一面又忍不住透出傲慢。并指出,《声明》通篇只有结论和态度,却没有对该事件核心事实的说明,没有关于学校如何“客观、公正地处理”的论证,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在面临信任危机的情况下,校方所谓的“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很难取信于众”。 3、关注校园霸凌现象,讨论应对防范机制 由于校园霸凌问题是社会的长期痛点所在,大多数主流媒体都在关注“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的基础上,对更普遍的校园霸凌问题展开了更深入的讨论。或是呼吁加强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关注和重视,或是提倡完善防治校园霸凌的制度建设。 12月11日19时,澎湃新闻网发表社论《调查校园霸凌,最忌“和稀泥”》称,治理校园暴力、霸凌问题,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文章认为,应“严肃对待所有校园霸凌问题,哪怕疑似霸凌事件也值得认真对待,最忌“和稀泥”,如此,“才能打破校园暴力的孩子不说、家长不知、学校不管的‘三不困境’”。 12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成长的噩梦如何避免》认为,尽管“此前国家对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作出了新的规定”,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以及落实,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2月3日,《光明日报》在中关村二小发布《进展》后再次撰文评论,提出“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理,目前责任边界十分模糊”,“建立健全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机制极为重要,这也是防治校园欺凌的基础性工作”。 12月13日《人民日报》发布评论《打造一个让学生免于恐惧的和谐校园》,指出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相关标准,让广大教师、学生、家庭能够对何为欺凌行为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而“不能因为定性难而放慢明确其具体标准的脚步”。 总的来说,“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之所以能够引爆舆论多个因素同时作用,是因为事件涉及的“校园霸凌”议题本身便具有重要性;而受到伤害的孩子的母亲的自述文,推动了事件更广泛的传播;中关村二小的名校属性让其更具关注度,而其缺乏诚意的回应加剧了负面情绪的蔓延。另外,网民的爆料提供了事件反转的可能性,引发网友进一步围观。不过,由于逆转信息信源不明,刺猬君不能原文转述,否则有可能会造成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但可以确定的是,由该事件衍生的许多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后真相时代,微信舆论场的公共事件传播 从 “罗一笑事件”到“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这两起引爆舆论的公共事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经历了所谓的反转,真相却在事件爆出后迟迟未得到揭露,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当前的糟糕的媒体生态。 对“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而言,由于涉事校方和受到伤害的家庭双方各执一词,对关键性事实的描述存在明显的矛盾,以及“校园霸凌”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因而事件仍然难以定性。但事情的戏剧性和复杂性只是事件持续发酵的原因之一。 微信舆论场是“中关村二小霸凌争议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的场域。而“媒介即讯息”,微信平台的结构属性,为舆论反转这种传播活动提供了条件。相较于微博、知乎的高度开放性,微信相对封闭的圈群特性增加了舆论领袖识别的难度,意见领袖的影响限于特定受众,大规模的舆论场难以形成。因为舆论焦点相对分散,故而所谓的反转常常是在仅仅发生在某些圈层的反转。因谣言、未经证实的爆料产生的“反转”更像是一种“伪反转”。 观点充沛而真相稀缺是微信舆论场的另一主要特点。事件在微信最初被发布呈现时,其真实性就难以保证。因为自媒体公号并非新闻媒体,其信息发布者大多并非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因此未必会用新闻专业主义标准去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进行核实。比如说,《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一文很明显仅仅是涉事其中一方的一面之词,不能将之等同于真相本身。 在事件受到舆论关注阶段,层出不穷的自媒体评论文章开始出现,各种角度的观点很多,然而,其对真相的揭露仍然作用甚微。原因在于,一些自媒体没有新闻媒体那种调查事实真相的能力,或者追问真相的意识及意愿。 前不久,《牛津英语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一词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社交媒体驱动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后真相环境又反作用社交媒体,于是就出现了“观点如滚石从山头落下,真相却如刺躲在丛中” 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