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溱潼在线 |乡音不改、乡味不变、乡情难忘!溱潼籍院士回家乡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标准生活 2020-09-04

家乡情结,终身不渝

8月30—31日

李德仁、李德群

两位院士重游故土

一草一木、一桥一路

都焕发着新姿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浸润着乡情

坐在儿时成长的旧居中

谈起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

他们只是充满乡愁的普通老人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院士与家乡的那些事吧

尽孝心、行孝道

传承弘扬好家风

院士旧居是江苏省首批“新时代江苏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李氏家风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家族,成为古镇溱潼的精神财富。

李德仁:李家特别重视子孙的孝道传承,小时候,逢年过节,孩子们都要向长辈跪拜磕头,有时候一上午都磕不完。所以无论多远多忙,我们都要回乡看望姑妈。

李德群: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讲规矩、懂礼数,我们现在也这样教导晚辈。我7岁就离开故乡生活了,时至今日,每年清明,我们都会准备祭祀用品和鲜花,对着故去的亲人相片磕头。

签协议、谈合作

添砖加瓦助发展

离乡千里万里,院士们始终牢记家训,心系桑梓,反哺家乡,用“最强大脑”为家乡创新发展、产业升级贡献智慧和能量。

李德仁:2019年4月15日在姜堰成立院士工作站,发挥测绘、遥感所长,为溱湖“铺”上一张生态环境监测网,为企业生产加上“安全阀”,助力姜堰智慧城市的建设。

李德群:2020年8月30日,与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担任首席专家,进一步深化与本地企业科技交流合作。

崇文化、重教育

家国情怀走天下

李家三院士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都毅然回国,怀着“德才报国”的家国情怀,为其后辈树立了为人处世的规范。

李德仁:2008年,我主持完成泰州市“数字城市”试点城市设计书。因为是给家乡出一份力,所以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立泰州城市三维数字模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李德群:李家一向重视教育,姑妈方块字写得就很好,我也教儿子从小学习方块字。爱国不是一个口号,有家才有国,爱国先爱家,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不爱的话,怎么爱国,无数个家庭组成了我们的国家。

品美食、忆儿时

千里归程解乡愁

故乡的味道,游子的乡愁。家乡美味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

李德仁:小时候姑妈经常买糖奖励给我们这些侄子吃,在溱潼读书的时候,考第一名就可以得到一罐水果糖,第二名和第三名可以得到棒棒糖。

李德群:这次回乡又吃到了溱潼特有的四角老菱、鱼饼鱼圆、狮子头等,吃到家乡的美食就会想到父亲、母亲。

念家乡、亲后辈

殷切寄语润心田

真情寄语家乡发展,关注家乡后辈成长,字字句句,都是院士们的肺腑心声。

李德仁:希望家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重视规划,保护生态,借助科学的力量,提供信息化的智慧养老服务,把溱潼打造出田园城市、健康小镇。

李德群:溱潼小学的“小院士”在机器人工作室现场展示自动转弯、障碍扫除等操作,很好!学校要因材施教,发扬工匠精神,注重创新,孩子们要多琢磨一些新玩意儿。

青砖、小瓦

印染着幽静小院

渊博的家学素养

亭台、园苑

见证了李氏族人

醇厚的诗礼书香

欢声、笑语

诉说着白发游子

魂牵梦萦的乡愁

让我们对照乡贤的榜样德行

树起自我修养的标杆

也祝福院士们

事事顺心、幸福长伴

常回家看看

融媒体记者:丁洁

编辑:丁洁


微友交流爆料,欢迎登录→爆料交流区

一经采用,即有“爆料红包”相送!

爆料电话:88289100。

爆料的朋友请注意留下你的联系电话或微信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