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门里的贵子:考上北大却报考古的钟芳蓉,实践了曾国藩三句话

 庭爸谈育儿 2020-09-04

今年的高考,来自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考出了676分,成为湖南文科第四名。

没多久,一则留守女孩要读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又让很多人摇头,纷纷说这孩子真傻,怎么就报了这么一个冷门的专业呢?

但在喧嚣之下,却暗含着这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庭爸觉得,这个孩子的成才之路,对于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培养,有很好的启发,更加特别的是,还与曾国藩的三句话有关。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以笨闻名,这样的笨,在其父亲身上就看得出来。

父亲曾麟书,考秀才考到四十三岁,第十七次时,才算勉强考过。有其父必有其子,曾国藩考秀才,也考了9年,从12岁一直考到21岁,才中了秀才。

而关于他的笨,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小偷的故事了。

传说有一晚,有贼遁入曾宅要偷东西,碰到回家的曾国藩,那贼一心想着等他入睡后再偷东西,谁知道苦等之下,这人就是不睡觉,不睡还罢了,居然翻来覆去在背一篇文。背就背吧,结果结结巴巴的就是背不出来。背不出来放弃赶紧睡觉,谁知道这人死心眼,结结巴巴的一夜不睡还在背。

气得这贼跳出来大吼“怎么有这么笨的人!”当场背诵出来后扬长而去。

这么笨的曾国藩,却在日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了一个成功之人。

他曾感慨的说,一个人如果在贫穷落魄,抑郁不得志时,不要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少说负能量的话

人穷志短,负能量的话往往是自己退缩的借口。

穷人最怕的,不是一时的穷,而是一世的卑,怨天尤人,总是说因为我穷,所以我不奋斗,因为奋斗没有用,改变不了什么。

读书没有用,和那些有钱的人比起来,究其一生,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别人的程度。是不是就泄气了呢?

有多少人心里想着,我是穷人,读那么多书,有用吗?不如出来早点赚钱。

作为一个留守儿童,妈妈在钟芳蓉8个月时就离开家,南下广东打工。对父母有怨言吗?小时候一年只能见到一两次父母,小芳蓉跟村里其它小朋友一样,早早就在村头的路上等着。

见到了父母,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见得太少,与父母并不亲。

但“也盼着父母回家来”,孩子的心里,对父母亲有怨言吗?肯定有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芳蓉越来越能理解父母,父母为了让自己能读好书,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不得不外出打工。当她初中就读一家寄宿学校时,一学期六千元的学费,一年一万二的费用,加上弟弟也开始读书,这些都需要父母来付出。

更重要的是,父母对自己的要求,更多是鼓励。

在央视的采访中,钟芳蓉说,有时候自己考得不好,父母会鼓励自己。会跟她说,尽力就好。

这句“尽力就好”,让这个留守女孩掩面哽咽。

尽力就好,而不是站在父母与道德的高地指责孩子:父母为你付出这么多,你看看你都考了什么成绩?

这样的指责并没有出现,今天钟芳蓉能拥有足够的自信与自律,与父母的积极与正能量有关,哪怕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但父母的肯定,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

说到未来怎么样,妈妈的回答也朴实无华:

“孩子可以过上好的生活,以后可以组建自己的家庭,和家人一起,不会再有留守儿童”。

父母很苦很累,但却不把这样的苦累传递给孩子,这样的孩子,也就能正能量的看待自己。

在采访中,钟芳蓉说,自己聪明,也很淡定,哪怕考试中觉得语文没有写好,作文改了很多地方,但她却不急着查成绩,

“不急,要出来的总会出来的,再差一本总会有吧。”

第二句话:不要说兜底的话

你的不幸与痛苦,在别人眼中,不过就是一种廉价的同情与感叹。也许别人对你真情实意,但用这样的不幸来获取别人的关注,这会让你觉得,自己的不幸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旦别人没有像之前一样注意到你的痛苦,往往这个人的心态就会莫名的愤慨,进而寻找到自己不幸的源头,都是因为别人都假惺惺的关爱,才让我过得不幸。

不幸自己承受,快乐与人分享。

因为不幸不会因为你的大肆宣扬而改变,反而会在别人面前强化你的标签:可怜人!

快乐的分享,会让别人感受到你也能拥有幸福,分享越多,幸福越多。

14年前,孙俪被一件事给沉重的打击了,这件事与名叫向海清的男孩有关。

而向海清另外的身份,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也是孙俪和自己母亲共同资助的贫困大学生。

向海清经过努力,高考复读后考取了上海海洋大学,而孙俪母女俩也按之前的承诺,不仅承担起了向海清的大学学费,还另外给予了每个月500元的生活费及其它一些零散的费用。

在十几年前,这笔费用是足够一个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了。

但进入大学后,向海清丧失了斗志,玩游戏交女朋友,花钱大手大脚,也经常请客,这样每月500的生活费不够花,于是再向孙俪要钱,不仅短时间要了几千元,再要了一部高价手机。

看到向海清这样的表现,孙俪停止了对他的资助,不论是希望由此让向海清改过自新,还是对他伤心失望,孙俪的做法是在践行“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但向海清写了封6000字的长信,其中有很多的内容,是指责与抹黑孙俪母女俩,由此引爆了“报恩门”事件,这件事也让孙俪大受打击,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有资助的行动。

别人对他有恩,但别人不是父母,帮他不是一种义务,这种行为也换来的韩寒的一句话:

“普通老百姓在市内连个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就可以在上海养狼?”

“白眼狼”的形容或许太狠,但这种行为,换来的是大家对他人格的齿冷:

当真相大白于天下,向海清只能休学一年,毕业后因为品行的污点,寻找工作屡屡碰壁,考不上公务员,最终回到老家小城找了份工作,默默的生活。

第三句话,不要说超出自己能力的话

说大话,轻承诺,是一对关系。

人穷志不短,更不应该因为穷,所以要反过来证明自己不穷,用一种虚假的承诺与能力,来包装自己,这也是一种“弱者心理”:

我是穷人,是因为社会造成我这样的,所以谁都要对我好,否则就是对不起我。

我们更要看清自己的份量。

当钟芳蓉得知自己可以考上北大时,她只用了几分钟,就决定报考考古系,这也引来很多人的不解与议论。

考上名牌大学,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就是鲤鱼跳过了龙门,自此人生完全不一样。

更应该选取未来最有钱途的方向。

因为穷,自然要摆脱穷,不想赚大钱,那你读书是干什么的呢?

说到底,还是穷人的思维在考虑问题。

穷人思维就像这个故事一样:

古时两个老农畅想皇帝老儿的生活有多好,一个说,“我觉得皇帝一定天天吃白面膜吃到饱。另一个说,“肯定不止的,皇帝种田啊,肯定用的是金锄头。”

这样的穷人思维有破解之路吗?

有!那就是,多读书,眼界开,格局就广。

站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战胜实力强悍的各路高手,北大才女刘媛媛就是一个寒门里出来的孩子。

不,她家不是寒门,正如她在演说中所说,自己家穷到连“寒门”都没有。

她的演讲打动了所有人,以致于鲁豫说:

“媛媛,你是当年的我,但你要比当年的我好太多了。”

你相信吗?她在参加《超级演说家》前,居然完全没有演讲经验。

但她一步步的,以自己的实力完成了逆袭。

这与她的眼界分不开:

“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所以,读书有用吗?

很有用!

因为,它能让我们有了一个宏大的视野去观察,有一个巨人的肩膀去站立。

所以,话说回来,今天钟芳蓉选择了考古专业,如果我们只是以赚不赚钱去衡量的话,未免角度单一。

这个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认知,在不少的父母之上,这也是读书所带来的结果。

写在最后

给予孩子积极与阳光,不轻易抱怨指责,也重信守诺。

那么,请相信孩子,他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这就是我们父母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