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高效运营:中老年买单决策30%是情感决策,构建信任度有哪几大要素?演讲丨岁悦生活创始人范兆尹AgeClub年度大会预告:ABI20 21?第三届中国老年产业商业创新大会(上海),活动时间:10月15-16日两天,扫码报名!开篇:8月21日,AgeClub成功举办 了2020中国老年行业创新发展系列论坛(杭州站),与会嘉宾就“新形势下,中国老年行业流量获客操盘与营销模式、新趋势、新机会”这个主 题展开了探讨。岁悦生活创始人范兆尹曾运营600万+中老年用户、年营收3000万+、成功融资3000万+。会上,他做了《企业微信+数 据驱动,如何精细化运营中老年私域流量?》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中老年人买单决策的30%是情感决策,要考虑的是人与人的连接,而非人与机 器的连接,信任度=有温度的连接x交易频次。以下是范总演讲的全部内容: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在企业微信中的中老年行业私域流量运营。我的分享 更多来自于我过去的创业思考,在打法层面的总结。没有数据化,也没有体系化,都是我个人很感性的认知,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观点。我之前在A geClub的论坛上也和大家分享过流量运营的主题:从2015年到2019年,我做了就爱广场舞APP,拿到了复星集团3000多万的投 资,做到了600多万下载量。但是后来在公域流量的商业逻辑上做转化,效果非常差。所以,上一次我就说了,公域流量的红利已到瓶颈期,很难 再通过应用市场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流量了,我们要从经营流量,转向去经营用户、经营产品。去年,我做了岁悦生活的项目,从私域流量方面切入 老年群体。以下是我在私域流量运营方面一些新的思考。一、从公域到私域,从流量到用户运营我最近经常在思考,私域流量可能是中老年行业创业 一个必要条件,因为中老年人的买单决策,其中大概有30%的决策要素是来自于情感。我在做就爱广场舞APP的时候,当时大概有20万到30 万的日活量,600多万到700多万的总活跃数。但是,我们尝试过很多商业化模式,包括直播、代购等,转化率只有千分之几。后来,我们开始 在网上的小贴报去做分销,转化率提到了百分之四——在岁悦生活这个项目上,我们也应用了同样的逻辑:如果我们和用户之间少了人的连接,或者 少了服务的连接,转化率会体现出100倍甚至200-300倍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这一次的创业中放弃做全国性的流量,而是扎根在一 个城市,开始做本地化业务。中老年人的买单决策30%-40%来自于情感,抓准这一关键点可以有效解决信任问题。信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 如足力健借央视打广告,借品牌化的输出打造信任。但我觉得这个还不够,这个叫做背书,不叫做信任。那么,到底怎样解决信任问题?我提炼了一 个公式给大家参考:信任=有温度的连接x交易频次。有温度的连接由“人+服务”构成。我们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首先有一个“人”的角色在 里面,不断提供产品服务。随着产品服务和交易频次提升,用户的信任度也在不断提升。比如我之前分享过一个情感账户的概念:用户给你付了一个 9.9元的产品,你提供给他的服务哪怕超出他预期1块钱,他对你的情感、信任就多存了1块钱,那么下一次你的客单价就可以往上拉升。这里有 一个很小的案例。我们公司有两个服务顾问,他们每天都9点上班、9点下班,工作时长一样,可营收数据相差了5-8倍。我仔细观察之后发现, 业绩好的那个人都是发语音、打视频电话沟通,业绩差的那个全都是文字。有温度的信息传递,其实就是在不断积累信任;没有温度的信息传递,你 可能付出了同样的精力,但最后结果的差异会非常大。我们以往的商业逻辑总是认为,要先解决一个人群的服务问题,比如,先做流量,把流量的规 模提高,只要流量足够大,哪怕转化率只有1也能很挣钱。之后再考虑商业转化。但我现在认为,想要在中老年行业去做一个10年、20年的生意 ,应该先用一种比较慢、比较精细的方式在一个个客户身上打通商业模式,然后再用相关工具提升效率。二、三大创业误区:忽略信任积累/追求流 量广度/忽视情感连接在过去的一年中,老年行业迎来了很多新的创业者。有互联网大厂出身的,也有从线下往线上延伸业务板块的。我看到的很多 打法,其实和我上一个项目“就爱广场舞”的逻辑差不多,基本可以算作是中老年行业创业的先烈了。从那些“先烈”案例中,我总结出三个创业误 区:误区一:关注流量的增速,忽略信任的积累我观察到的,现在很多入局中老年行业的项目,更多还是在关注有形的流量增速。他们用各种工具、 裂变手段,提高用户增长量。包括很多投资人,和我交流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最近用户增速怎么样?大家会忽略这个过程中的信任积累。因为信任 积累是无形的,没有办法量化,也没有办法用数据化的指标去衡量。但对于老年行业而言,用户的信任积累非常重要。其实真正考验一个CEO或者 一个团队组织的是,如何把信任这个无形的指标量化,让它变成可以衡量的数字,驱动企业发展。这件事情我现在也还没有解决,但是,我在不断要 求我的团队在这方面采用更好的方式提升效率。误区二:先广度,后密度目前大部分入局老年行业的企业都是先做广度,再做密度。在这一点上我是 吃过亏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线上基因的创业团队,最开始都会从广度出发。不管先获取全国流量还是先获取城市流量,都属于广度范围。做完广度之 后,再通过标签化沉淀到一定的范围内,去做本地化的服务和产品,完成密度的搭建。比如我从前做“就爱广场舞俱乐部”的时候,先把全国范围内 600多万用户拆分到各个城市,然后在每个城市做更深的社区拆分、商圈拆分,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效果是很差的。现在我觉得,如果大家是中 老年行业本地服务的公司,流量应该是从线下往线上去带入的,然后在线上再去做新增和转介绍。我们团队现在就是这样做的,企业微信上的新增很 大一部分比例都是线下的客户进到线上来之后,再进行的转介绍,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误区三:既定模式切入,人与机器的连接提到中老年行业 创业的商业模式,我发现很多人都在做既定的一些模式,比如广告变现、电商变现。不是说这两种模式在我们行业不成立,只是我认为优势可能没那 么明显。原有的广告和电商模式,包括知识付费模式,大部分都是人和机器的连接,而不是人与人的连接。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能不能建立起 用户对你的情感信任。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会更直观一点。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行业内所有线下业务都受到非常大的冲击,3月份,我们寻求新 的发展方向,启动了线上老年学堂的业务,希望通过线上声乐课、朗诵课等各种课程,一来获得本地化的流量,二来获取一部分有付费能力的客户。 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后来团队复盘,我们发现,做线下的时候很多客户记得他们的名字,可以很直接地聊天;而转做线上的时候,客户根本不记得 谁是谁。?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不被需要的角色挡在中间令客户排斥。所以,大家可能需要思考一下,你现在的产品和服务,到 底是人与机器的连接,还是人与人的连接。三、抓住核心需求,打造获客型、利润型产品在人与人有温度的连接之后,我们需要有产品和服务来承接 。提到产品和服务,首先要思考的是,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表象需求?什么叫表象需求?还是给大家举我们疫情期间“老年学堂”线上业务的 例子,这个过程中我们踩了一个坑:用户的付费率可能很高,但是到课数据和续课数据却持续下跌。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线上老年大学是个伪命题 ,也是个表象需求。很多老年人去上老年大学,去跳广场舞,甚至出去旅游,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社交娱乐。通俗来讲,老年朋友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 跟朋友一起出门,找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唱歌、打牌,或者是喝一顿下午茶,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社交娱乐场景,至于产品形式,其实无所谓。包括我 自己在内,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都会先看市面上的人在做什么模式,然后我们再以既定的模式切入,去满足一些表象需求。其实,对于一个 业务来说,抓住核心需求,找到核心标签的用户,然后打造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再做产品延伸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后来我们调整了产品方向。在 岁悦生活,我们把产品和服务拆成了两个板块,分别是获客型产品线和利润型产品线。在获客型产品线上,我加了几个定义。首先,他必须是轻资产 、轻运营的。比如说,我们在苏州这个城市找到各种各样的社交娱乐场景,然后拿下周一到周五的空闲时间段,我们用非常低的价格让用户去享受服 务,这其实是一种获客手段。再比如说,在过去一年中,行业里涌入了很多做老年大学的公司,老年大学天花板不高,如果我们把它定义成一种获客 渠道,在我的逻辑里是没有必要做得很重的。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可复制性。比如说,有些公司是以电视、内容逻辑获客的,当你要把他们复制到 城市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其中的问题了。打造轻资产、轻运营,可复制的产品模型,对老年行业本地化企业非常重要。在获客型产品的基础上,我们 再去扩张高能属性的利润型产品。利润型产品必须重服务、有壁垒,同时满足中老年人的口袋深度,比如旅游产品、健康产品、金融产品等老年人更 愿意消费的品类。只有当一个产品变成利润产品时,你才可以把服务做得比较重。按照这个产品逻辑,我们在苏州已经为中老年朋友们提供了100 多个产品,客户每月的复购率达到50%-60%,每月的消费频率大概在3-4次,非常活跃。虽然我们在获客产品线上的毛利率不高,但是客户 的粘性非常强。未来,我们将延伸到利润型产品线上去,很有可能先从旅游产品开始打造。四、高效运营企微私域流量如何用企业微信来做提效,这 个部分很多人比较关心。我大概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接触企业微信的。刚开始和大家差不多,只是觉得个人微信很难管理,不要用个人号去加那么 多客户,用企业微信是对公司数据资产的保护。在后来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我们之前一直在说,在中老年行业要和客户进行 有温度的连接,但是有温度的连接一定会折损运营效率,比如发语音、发视频,运营起来会很慢。如何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更有效率的连接呢 ?企业微信就起到这样的作用,核心就是提升“有温度的连接”的运营效率。另外,企业微信加上直播以后,实际上是对电视购物的逻辑重构。我简 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企业微信的几个功能。大家可能觉得企业微信只是一个数据资产保值的工具,其实他的背后有非常丰富的API接口。我们现有的 客户可能会沉淀在小程序、公众号上,甚至是使用微信授权登录,或者授权开放的平台比如小鹅通等,只要是在微信体系内,我们都可以拿到客户的 UnionID。有了UnionID之后,在各个平台数据接入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对企业微信内的用户进行标签化打造了。在我们自己的运营 逻辑上,我们做了两大标签分类:基础标签和互动标签。基础标签运营上可能用不到,但是会进行组合判断。比如,用户在学习上的品类、观看视频 的时长、吃喝玩乐消费品上的选择等,通过基础标签判断他的消费喜好、消费能力。组合之后,就变成了互动标签,可以用来做运营了。比如,有个 用户很喜欢和朋友喝下午茶,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下午茶上的消费能力区间,累计消费金额区间,消费品质区间,就组成了一个互动标签。在互动标 签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个性化推荐,但是,如果个性化推荐是单纯的营销信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客户会删你。所以 ,我们搭建了内容栏目化的平台,用内容直播的形式去触达用户,然后由服务顾问或销售承接,在这个基础上做转化,持续迭代更新,这是我们整个 的运营逻辑。目前,我们的企业微信上,付费转化率大概60%,复购率大概50%。另外,有一个小道消息可以和大家讲一下。在下一个企业微信 版本中,应该会开放把个人微信群转成企业微信群,这意味着大量的私域流量会进入到企业微信的体系中来。我觉得接下来不管是做地产的,还是做 消费的,如何把老年客户沉淀在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里,不断地用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触达来提升客户信任感,建立客户的消费画像,是老年行业未来 两年发展的重点。同时,我们用企业微信和我们自己的SCRM系统做了一个研发平台,然后又通过直播栏目化做了一个内容平台,从这两个方面做 有温度的连接,提升运营效率。说到内容分发平台,大家可能还会提到社群。社群分发有几个特性,第一,一对多;第二,分发对象很不精准,就算有社群分类,也是一些大的、粗放型的分类;第三,在社群传播里面,还是以文字信息、语音或者图片、短视频为主,信任度不够。然而当你把内容变成直播栏目之后,第一,他是以直播内容的形式进行一对多,非常有真实感,可以实现有温度的连接;第二,在我们的直播栏目中,针对不同的用户推送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不敢说做到千人千面,至少是百人百面的。在这个逻辑下,社群已经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公司整个私域流量的运营里,社群在我们活动结束之后都会解散的,我们会直接通过企业微信的私域流量加上内容分化的关系,再重构一个小电视台逻辑。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