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乐县赋【史忠和】

 关东老圃 2020-09-04

  平乐县赋

                           史忠和

     三江涣涣,桂水汤汤。岭南新域,鱼米之乡。誉大八桂旅游之胜地,胜江南梦幻之天堂。东靠钟山,依莲花钟山,依莲花峰之屏;西邻阳朔,靠龙河岭之回廊。十五个民族,安居乐业,四四万人口,体健身康。  

    今日之平乐,古称昭州也。千载府州之地,三江流汇之城。昔传石器数千年,先人生息。人谓李梅双郡守,诗话传馨。秦属桂林之郡,汉则苍梧之声。六朝建国,五代繁荣。唐宋古迹,淳朴民风。洪武设县,明清沿承。共和初期,迁于二塘之镇,后返之改其名。浩浩三江融于斯,江江流韵;灵灵八景汇于此,景景含情。

    仙园平乐,福地昭瞻,岩溶地貌,古洞斑斓。承漓江澈澄之婉转,赖南岭余脉而绵延。苍翠峰峦而重叠环绕,玉簪溪水则曲折蜿蜒。泉泻瀑喧,恰似朦胧烟雨;鱼欢鸟啭,犹如圣境桃源。桂子醉人,天香飘之云外;竹林起舞,秀影翩之水间。日透千峰,彩壁绣山如画;烟飞万壑,深岩静乳藏仙。犹忆“一渡两河三上岸,十榕八桂十三塘”。千年古街,建于宋代;四大剧种,桂地发祥。雕龙刻凤之古迹随处可见,新歌旧曲之余音清脆悠扬。壮汉苗瑶,和衷共济。回黎土满,乐韵馨香。

    自古地灵人杰,茂叶深根。风流人物,震古烁今。林鸣皋之秘制验方,深得贺龙之赞誉;欧六珍勇纵烈马,之立马横刀,拼来革命之功勋。余鉴海力主抗法,怀为民之策;阚维雍从戎抗日,殉赴义之。历代名人而游历,几多崖仕而情深。李商隐为一任,留千古之佳话;宋梅挚刻石于堂,著传世之弘文。梁羽生“宝扇题诗”丰碑立,唐李靖“老城迁址”史册存。是知悠悠平乐,山水人文之俱焕,内涵共外之齐芬。

   今之县委运筹,民众齐心。四个一工程,行改革开放之新路;三个大战略,奏旅游富县之强音。一二三之产业方兴未艾;十三五之宏图攻坚脱贫。农商互补,生机无限;资源开发,物产渐殷。依托山水,注重人文。经济唱戏,文旅延伸。妈祖庙,古戏台,形成文化产业振兴之势;金字岭,千年榕,竖起绿色旅游发展之门。凭橙柚柿栗之特产,创农林副牧之新村。同乐新区,风情雅致;茶江大桥,光影浮沉。“一区九园一基地”,引万鸟归巢进而千枝竞发;“一轴三带十一园”,迎城乡焕彩旋之百业昌欣。贾客盐船汇于此,人人康乐;青山绿水紧相连,族族荣亲。

    于是乎,商家鳞比,楼宇参天;田畴丰茂,街市纷繁。公共场所之绿化,居住小区之美妍。湖溪绕诸,彰迷离流云之炫彩;游艇劈波,引过往鸥鹭之流连。长街通衢,广厦晖斓;三江凤翥,四海客安。袅袅乎含大野之烟霞,奇峰竞秀;氲氲乎灿竹林于紫气,曲榭蜿蜓。文化广场,名真而实至;广场文化,厚重且清鲜。美景漓江,自然孕育之灵气;仙坛双塔,应运和谐之空间。令游子之神往,激诗家之灵源。宏宏之乡野清风,频载五洲之宾客;湛湛之奇葩艺术,喜迎万国之衣冠。过山瑶自然遗产天下皆晓,古村落民族风情尽展奇观。一园一城,如画如诗如梦;一江一港,宜游宜居宜餐。心牵伟业,德善弘焉。壮哉,平乐!大美江山如画,然余拙笔难穷,谨以微言以记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