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艺美术电商之路还有多远?

 昵称70965419 2020-09-04

疫情给线下实体门店带来的冲击,

将加速工艺美术的电商发展之路。

8月25日晚,一代“鞋王”达芙妮发布业绩报告,报告中指出,2020年上半年度达芙妮营业额同比减少85%。同时,达芙妮还在公告中宣布,将彻底退出中高档品牌的实体零售业务(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

达芙妮的“退出”,无疑是疫情之下实体品牌的一个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已有Nike、Kith、Supreme等多个知名品牌大范围关闭线下门店,其中甚至不乏像微软、必胜客、无印良品等宣布永久关闭部分业务或部分区域的线下门店。

工艺美术产业作为具有轻工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实体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非标准化的艺术品”和“标准化的消费品”两大极端发展方向,如此特殊的产业属性,也让工艺美术产业的电商发展之路变得曲折崎岖。

2013年,国内艺术品电商平台迎来了发展元年,涌现了诸如嘉德在线、艺典中国、易拍中国、HIHEY等艺术品电商平台,其核心业务模式是在线拍卖,即将线下拍卖“搬到”线上。同时,淘宝、京东、国美等综合性电商平台也纷纷开辟艺术品在线拍卖业务。

经过八年的发展,国内艺术品电商市场虽然成交量和交易额增速都不理想,并且不少艺术品电商平台都在市场沉浮中折戟消亡,但谁都无法否认艺术品电商是发展大势,特别是价格在1000-20000元的中低端艺术品市场,其电商发展前景必将越来越宽广。

对于具有艺术品属性的工美产品而言,其电商发展之路的轮廓也逐渐明朗:适合在线拍卖而非在线交易,适合中低端市场而非中高端市场,适合直播电商而非传统电商,适合日用装饰而非投资收藏

对于具有消费品属性的工美产品而言,其电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发展瓶颈在于:是否具备能够广泛覆盖的品牌效应,是否具备能够标准化生产的产能规模,是否具备足够亲民的价格优势,是否具备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设计

总之,工美产业的发展必将出现两大极端:一种是围绕艺术家打造强大的个人品牌,以“线下拍卖”、“线下沙龙”、“线下艺术馆”为主要销售渠道;另一种是围绕工艺门类或产品打造强大的消费品牌,以“线上电商+线下体验店”的新零售模式为主。

如果说疫情之前工美的电商之路,会因为大部分艺术品电商平台的折戟沉沙而望而却步,那么疫情之后工美的电商之路,必将迎来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对工美企业来说,是壮大艺术家的个人品牌还是壮大工艺品的消费品牌,便成了“向左”还是“向右”的抉择。






END
转载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