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虚情假意的人,往往都有这两个特征

 琢磨君专栏 2020-09-05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朗读文章

儒家经典书籍《大学》的开篇就谈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书中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由此可见,一个人先要诚意、正心后,才能谈修身,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惜现代人很不注重修身,少有反躬自省的觉悟,因此慢慢养成了自欺和欺人的恶习。久而久之,虚情假意的面孔便深深地刻在了脸色。就如鲁迅先生所说: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那么,虚情假意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呢?其实《大学》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也就是一个人身上少了两样东西。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第一、意不诚;

一个人是否诚心诚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出来。比如说,我们只需要听电话另一端的声音语气,是否热情,是否积极回应,我们便可知对方的意念是否真诚。还有,总是以“嗯、哦、呵呵”来回复消息的人,往往意念不够真诚。

识人术书籍《冰鉴》中说“方有对谈,神忽他往”的人属于虚情假意。也就是说,你正在跟他人进行交谈时,他人却忽然把目光和思路转向其他地方去了,足见这种人毫无诚意。与人交往,真诚是第一位的,因为这关系着态度是否端正。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

真诚的人,更加顺乎天道和人道,也会因此“得道者多主”。反之,做人做事不够用心,意念不够真诚,欺骗他人的结果就是自欺,侮辱他人的结果也是自辱。正如《孟子》中所讲:“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所以说,意念不真诚的人,不仅会害人,显得虚情假意,而且终究会害自己。

第二、心不正;

在谈心正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善恶”。《了凡四训》里面的中峰禅师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就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就是恶。

看一个人心善心恶要看的出发点和动机:做了善事,一心为了他人,这是真善;虽然做了好事,但心里想着自己可以得到利益,这就是假善。做善事而不求报答,不让他人知道,那就是真善;为了某一种目的或企图去做善事,就是属于假善。

古人云:“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也就是说,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内心,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所以说,判断善恶标准,不要只看对方做了什么,更应该看对方做事的动机。若动机单纯,则是心正,属于善举;若是动机不单纯,则心术不正,属于恶举。

心不正,则做出来的事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正如佛家所讲:“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比如说,神正则人正,神邪则人奸,大家都言笑正欢的时候,某人却在一旁漠然冷笑,足见这种人冷峻寡情,城府深沉,居心险恶,不可与之深交。

圣贤孟子更是总结出一句鉴心的识人术:考察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看他的眼睛。一个人的眼睛是不能掩盖他实际上的缺点的。心中正派,眼睛就会明亮;心中不正,眼睛就会昏暗失神。听他的言谈,观察他的眼神,人怎么能隐藏呢?

所以说,虚情假意的人,往往是心术不正,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看眼睛就可以大概判断出对方的真假。还比如,古人说“凡人语言之间,多带笑者,其人必不正”,可见笑面虎的人即便是眼睛里面放光,也是心术不正的,也是虚情假意的。

结语:

一个意念真诚的人,他人可以感觉到一股浩然之气,就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也如《菜根谭》中所说:“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反之,意念不真诚的人,言语敷衍,不屑一顾,眼神游离,不能真诚待人,也换不来他人的真心。

一个心术端正的人,他人也可以感觉到一股凛然正气,就像一股正能量向外辐射一样,这种人总是替人着想多,而自私自利少。心术端正的人,最显著特点就是不喜欢占便宜,不愿意撒谎欺骗他人,从而“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之,心术不正的人,给人一种奸猾的感觉,总是让人想要提防点。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意念真诚的人,终究会战胜虚伪的人;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笨拙之人,终究会战胜投机取巧、心术不正的聪明人。所以说,端正自己的心思,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这样的人更有修养,也会更有福报。朋友们,您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