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会活动——2009集美诗歌节散记(万红)

 万红小屋 2020-09-05

2009集美诗歌节散记     (万红)

远方来客:

    诗歌节前夜,有幸认识了好几位远方来客——南昌来的老德、水笔、海宝和成都来的吴飞。

    很喜欢老德的发型,很飘逸的样子,加上笑眯眯的表情,生动而且有艺术气息。水笔就像一只水笔,儒雅又书生气,还送了一本诗集给我,可惜喝酒不像讲故事一样流畅。海宝就像和善的大哥,感觉很亲切。

    吴飞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名人”之一。我说的好玩当然不是拿来把玩,而是很值得好好品读玩味的意思。对他敏捷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我只能用一个词表达——五体投地,可惜最近肚子被啤酒撑大了投不下去了。

    吴飞给我的第一个感动,是他捧着《赶路诗刊江西专号》轻轻地诵读出了一句老德的诗句——“其实作为狗的一生/我也有不被人所知的欢乐”。我静静的注视着吴飞朦胧的醉眼和专注的表情,他竟然像一种仪式,又再轻轻地诵读了一遍——“其实作为狗的一生/我也有不被人所知的欢乐”。

    就像生气来的会很突然一样,感动也总是也会突然的到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德和吴飞目光对视时的惺惺相惜。我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向吴飞举起大拇指大叫一声:“吴教授!性情中人!”这就是吴飞,用最简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并得到肯定。

忙碌的小伙子们:

    会前噪杂的会场上,穿梭着五六个年轻的身影。我只认识风轻扬和草枯两位年轻的诗人,想来其他几位也都是爱好诗歌的青年吧。没有其他工作人员,水果、矿泉水、嘉宾铭牌的摆放,会议资料和材料的分发,嘉宾签名簿的传送,还有找不到会场的嘉宾的迎接,都是他们的功劳。事实上晚上的颁奖仪式上也有他们的辛劳付出……我在这里给几个小伙子敬礼了!

万红是谁:

    开会前,好几次听到有人悄悄地问:万红是谁?因为万红的懒惰与拖拉,竟然很久没参加活动了,自然也就少人认识。估计大家还有个疑问没问出来:那小子怎么如此幸运?那样的“作品”也参与“研讨”?呵呵,关键原因是万红居住在集美,得天时地利呀。

    万红也和几位老师兄长讨论过,自己的格调和手法都太直白,还是不要献丑的好。后来大家鼓励万红说:这样的诗歌能同时存在,才显得诗歌形式多样和博大兼容。呵呵,感谢鼓励!

领导讲话:

    不能不提一下领导的讲话,那就是“关注厦门、关注集美、关注我们的生活。”——如果谁能关注诗人的生活该有多好呀,就算是领导说的,我也会听。

夏教授开篇:

    夏教授一改“某某著名某某”的介绍词,直接奔向主题,倒是让我惊喜。

    “研讨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当时正期待这样的收获,不管是掌声,还是砖块。要想进步,就要先具备抵抗批评的耐力和心态。

梦亦非印象:

    如果一定说哪个人不会以貌取人,可能会有点点虚伪。但是谁要是对梦亦非凭借“第一印象”下结论的话,那就是犯了最大的错误!我不是说梦亦非长得不够帅气,是他分明太朴素太老实的形象和我一摸一样。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所以也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

    梦亦非的评论应该说花了很多的心血的,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对文本的解读上,都让人折服。“厦门诗歌没有大师的抒情与想象,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了。”很中的。

    呵呵,对梦亦非的说法我的解读是:如果诗歌不小心脱离了生活,也许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诗歌的不幸吧。

颜非发言:

    常言道“文如其人”,颜非哥的发言就像他的做人一样,诚实沉稳、中规中矩。

    我自从做了销售以后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一个人肚子里有多少东西,别人认识他的关键因素还是来自于他自己的表达。有的人急于表达、有的人超能力表达、有的人被迫表达、有的人不愿意表达、有的人不想表达、有的人得不到表达……不同的表达肯定也有不同效果。

    颜非哥就是一个每一次表达都要真诚而热情的大哥,我一如既往的尊重他。多年的兄弟互相很熟稔了,很多话不必说出来,我也能感受到那种真诚和期望。

    两个字:谢谢!

江浩发言:

    响应夏教授“时间进度”的号召,江浩哥三句话就把华晓春、周莉、万红给结果了。我记住了一句话:万红和别人不一样。呵呵,江浩哥,谢谢你……敬礼!

小河发言:

    小河的发言应该原稿很长的吧,限于五分钟的时长,他重点评论了周莉姐的作品。有些没来得及记录下来,很赞同他说的一点:诗人不能只用性别来区别。

陈元麟发言:

    陈元麟老师是前辈作家,我在印刷厂上班时有印过他的散文集,印象里他是一个冷静的作家。陈老师说到“半年里集美开了两次研讨会,说明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实话说,要不是夏敏教授的辛苦操劳奔波呼号主持,集美诗歌节肯定会大缩水不说,我们的“作品研讨会”也肯定还在梦里排队呢。所以,在想到陈元麟老师这句话时候,自然也就忍不住拍拍夏教授的马屁了。

卢建端发言:

    卢建端老师发言很认真,认真而率性的即席演讲,基本上是新海湾的广告和自己的广告。新海湾要出“集美三人行”的专版,我当然高兴得很,在这里向卢老师隆重道谢!

黄静芬发言:

    黄静芬应该比我大不了太多,还不好意思叫她一声大姐,就称呼“老姐”吧。这位老姐在“诗人、作家、媒体人、记者、女强人(我私下加的)”之间为定位苦恼的时候,我却羡慕的半死——我自己还在“诗歌初学者、文学爱好者、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之间飘忽呢。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这位老姐有几句话让我折服不已:“现在的诗歌看不懂,写诗的越来越多,读诗的越来越少了……”这是现实,但是好像很不被承认。呵呵,佩服她的勇气,要向老姐敬个礼。

    不过在最后她又打击了我一把:“党报要求格调,要求积极向上的、有美感的,阴暗的等等的不适合……”句句打击我呀,真叫一个郁闷呢。但绝对服从——谁敢不听老姐的话呀?

陈学新发言:

    陈学新老师是体院的语文老师,以前他自己编写的《体育语文》是我印刷的,所以知道他。再就是他的格律诗经常在集美报上发表,那时候的集美报也是我印刷的,所以印象深刻。

陈学新说我们三个人都有点“朦胧味”,应该有点吧,“朦胧”是诗歌意境美的基本要求还是什么呢?对理论我完全的外行,就少说为妙了。

云鹤先生发言:

    云鹤先生是前辈诗人。他的对“神来之笔”的向往,就完全是传统古典诗歌的延续。“诗人本身的诗歌细胞一瞬间爆发出来的情感”,说得多好呀。

    好像云鹤先生有一本诗集《云鹤归来》也是我印刷的,当时一口气印刷了二三十个诗人的个人诗集,搞得我好久都没有休息,所以很有印象。但是印刷的当时来不及仔细阅读,加上印刷厂不允许外带产品,现在想来也觉得很遗憾。

    云鹤先生不仅是成功的商人,还一生致力于菲律宾华文文学的传播,真是功高劳苦。在很多年前华文在海外比较不被商人们看重的时候,是云鹤先生,像今天的夏敏教授一样操劳奔走,为海外华文诗坛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什么叫执着?在第一届鼓浪屿诗歌节上看到蔡奇娇老人的时候,感动于老人家的执着;在集美诗歌节看到不远万里赶来的云鹤先生和云鹤夫人的时候,再次感动于老前辈们的执着。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它可以给人一生的执着与向往!

陈仲义教授发言:

    陈仲义先生的大名有多响亮?在台湾的一个论坛上,我和高雄的一位前辈作家江明树先生无聊时讨论文学和政治(江先生除了诗歌和文学,我们很少有共同语言。),江先生突然问我:“万红你住在厦门,真是很幸福。认识舒婷和陈仲义吗?”

    事实上,我也远距离见过陈仲义老师几次。这次能得到他的直接教导批评,也算很幸运的。毕竟我的诗歌确实显得太直白太平淡了。平实的能看得懂的诗歌就是不好的吗?像我这种想尽力把哲理融进诗歌里就是不对的吗?呵呵,我倒是不觉得,因为总还会有人在鼓励我继续写下去。

    我并不认同陈老师的诗歌理论,这点在我前年写过的几段短文里面就说了。陈老师这次又说:“诗歌写作要在非常普遍的写作中让切入点更离奇一点。”是的,陈老师用了“离奇”一词,而且要“更离奇”。他的的诗歌理论被我理解出来就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得越复杂越离奇,你就越有成就。这是我最头大的事情,所以我不认同。

    陈老师为了补偿对我的批评,还给了我一个可以单独讨论的机会。其实对我的几首诗的批评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如果再加上单独讨论,这无形中让我受到双重的奖励啦。能这样得到陈老师的指导,我会好好珍惜,再次衷心致谢!

晚饭前的插曲:

    要去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云鹤先生夫妇好像没有安排车子,我自己只是骑了一辆电动车没办法载人,正自茫然,新认识的美女诗人华颖告诉我她的车可以载云鹤先生夫妇,让我不胜感谢。特别是后来华颖和祝俊又带云鹤先生夫妇到酒店订房间,以至吃饭都来迟了。呵呵,两位美女诗人特别热情,值得表扬。

吃饭即景:

    江浩哥在右边,猎人兄在左边,江西三杰在对面,周莉姐的私人画家在近旁,当然还有来自同安的老大哥照顾……既然桌上有酒,我肯定要喝多了的呀。以致于我老板打电话来找我的时候,我搞了很久也没弄清楚对方是谁……

嘉宾领奖:

    福建诗歌奖颁奖的时候,我才认识汤养宗,也是久仰大名的诗人,晚饭的时候喝酒很豪迈的,印象深刻但是不知道名字。等人和名字一对号,呵呵,真正的诗人气质呀。

    再就是马永波,也是久仰大名的,那高大魁梧的身材就让人要仰视了,气质更是不俗,究竟是著名诗人风范。

聚会携趣:

    老皮哥没能来,挺遗憾。很久没看到老皮哥了,挺想念的。

    黑枣比以前更黑更帅了,头发甩动一下,特别的引人注目。呵呵,看来多写情诗能陶冶心灵呀。

    子梵梅那是久仰大名的,第一次见面,也只是敬了一杯酒,人太多,一不小心我就喝多了,必须小心行事。虽然最后还是喝多了。

    晚会坐在威格旁边,很荣幸获得赠书一本。我早就看过他的照片,一直不知道他的满头白发是天然的还是染出来的,这次近距离观察了一下,环境太黑没看清楚,也没敢问一下,遗憾。

    皇阳兄是再一次来晚了,还好喝酒不晚,只是担心他要开车,没敢灌他。

    叶来那是老样子,只要有美女诗人作陪,一定会忘记还有个叫万红的哥哥。

    岸子哥风尘仆仆的赶过来的时候,本来是要让他先喝三杯的。但是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红眼睛和黑黑的眼眶,没忍心……

    对了,夏教授的女儿安婕的小提琴拉的真好。我女儿也在练小提琴,很不专心的样子,我也不忍心逼她苦练,就这么有一弓没一弓的拉,眼看着“成才”的希望就没了。看来哪天要找夏教授请教一二才行。

    “诗歌佳丽”的名字是夏教授的灵感,在众诗人们醉眼朦胧看佳丽们朗诵表演的时候,当幸运的诗人为佳丽颁奖的时候,也在人家的青春美丽面前规规矩矩起来。据说周莉姐已经沟通好嘉宾和佳丽要拥抱庆祝的,佳丽们欣然答应了,反倒是我们的男诗人们全军覆没败下阵来了……谁能说清楚心里有没有鬼?

    说到比赛现场,还有个必须写一下的事情,就是吴飞教授的评委总结辞。即席能这么流畅完整的回顾全场,又能够面面俱到提示每个选手的优缺点,还能为不能获奖的几位选手说一声抱歉并道一段鼓励……吴飞教授在裁评佳丽们的才艺后,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艺——真是厉害!

    感觉有个小小的遗憾,没有获奖的四位佳丽要是能得到一束鲜花作为鼓励,应该会更好一些吧。当然,这样规模的一场活动,肯定会有些微的忽略,瑕不掩瑜。

夜饮:

    没想到表演颁奖完毕,大家还要回到酒店继续喝酒。更没想到,喝着喝着就喝倒了好几位诗人。当我向总导演李爱国和总编舞许永霞道声辛苦敬一杯酒的时候,才蓦然觉得,这样的活动,要是没有这些幕后英雄的付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又喝多了,原因很简单——高兴呀。

    大约喝到凌晨,住在集美当地的哥们陆续散去,我和老茂骑上我的电动车摇摇晃晃回家的时候,不由很虚伪的说了一句:我今天收获很多,都是源于别人的付出呀。我一定要写点文字感谢大家!

    呵呵,写了两天,真对不住啦。更对不住的是还有很多熟悉的和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没能在文字里提到,就当做下次喝酒赔罪的借口吧!

    谢谢,晚安。

                                       万红.2009.05.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