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14期】一道惊心动魄的数列题

 加倍数学 2020-09-05

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在于坚持!

一道惊心动魄的数列题

数列通项的求法很多,对于常见的方法我们都耳熟能详.对于熟悉的模型应该掌握原理,逐步推理,让过程更细致.解题经验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但并不能代替我们的推理计算,因为题目是变化的,不同的命题人有不同的角度,千万不要妄下结论,产生错误导向,使得原本简单的题目走上一条不归路.下面这道数列问题的求解希望能给我们以启示.

看到这一题目,第一感觉是可以采用分母有理化将已知条件进行化简,得到下面表达式:

兴冲冲的你在选项中寻找答案时发现傻眼了,难道选项给错了,竟然没有这一选项,太不可思议了?这一方法看起来没有问题啊?
百思不得其解!
回头再看看题目是多少同学养成的好习惯,发现给的首项竟然没有用上,而且后续得出的通项公式与首项的值不对应,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结果?
惊出一身冷汗!
哪儿错了?唯一能找的原因就是通项公式错误,寻求这一公式的来源,发现没有经过推理,靠直觉得出的,这一直觉产生的结果能否经得起考验,推导一下看看.

至此,题目得到了完全求解,当然答案也就跃然纸上.
题目固然解完,但是回头看看,这是一道选择题,答案的设置让我们避开了这一“思维陷阱”,如果命题人在选项中设置81这个备选项,那么错误率将会让人吃惊.或者将本题变为填空题,得分率势必不高.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是经验需要检验,更需要熟练.对于熟悉的知识,我们应该让推导熟练一下,而不是让结论印在脑海里.否则题目的一丝变化将会带来致命的结果,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用主观臆断代替客观推理.
以上内容,只为抛砖引玉,学习交流!由于才疏学浅,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经典重现】

【第335期】等比数列一点通
【第384期】递推数列的冰山一角
【第387期】模型识别——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性质的应用
【第388期】等差数列求和中的最值问题
【第389期】重视通法,关注技巧——再谈数列求和
【第391期】等比数列运算中的几个小技巧
【第395期】数列求和须知
【第412期】一类特殊数列求和
【第413期】函数与数列求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