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热点话题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
最近有部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剧中,两个单亲爸爸,因为机缘巧合,带着3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家。 看了前几集,以为这是温馨感人的家庭治愈剧。可后面几个女性长辈一出场,真的分分钟被气炸。 大哥凌霄的妈妈,因为走不出失去女儿的阴影,掉了几滴眼泪后说走就走,抛下儿子另嫁他人。 小哥贺子秋的妈妈,直接把儿子托付给只见了几次面的相亲对象,一人闯深圳,消失不见。 唐灿的妈妈,把女儿当成摇钱树,培养成明星,接广告,不管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为了瘦,晚上只能吃点沙拉。 这些妈妈,后期不管如何洗白,有多少自己的难处,都不能忽视她们对孩子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 剧中唯一一个稍微常见点的妈妈,齐明月的妈妈,却又真实得让人可怕,她的强势,她的控制欲,真的令人窒息。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常见的妈妈类型。 剧中的齐明月,是一个文静乖巧、成绩优越的“别人家的孩子”。但齐妈妈并不满足。 齐明月没考上第一,她就冷嘲热讽,不让她和李尖尖做朋友,怕被李尖尖这样的学渣带坏。当得知李尖尖的两个哥哥都是学霸时,又要请人家吃饭。 她带齐明月去买衣服,先问齐明月喜欢什么样的,自己挑。 齐明月挑了件白色的,被妈妈否定,因为不耐脏; 齐明月挑了件黑色的,依然被妈妈否定,因为显老。 然后妈妈直接挑了件粉色的,问齐明月的意见,齐明月只能无奈说“还行吧”。 结果,齐妈妈来了句:
吃饭时,妈妈让齐明月自己点菜,齐明月小心翼翼说出几个菜名之后,却被妈妈一把抢回菜单:
在齐妈妈眼里,给女儿施加学习压力、否定女儿的想法、让女儿考公务员、强迫女儿听从自己的话,统统都是“为她好”。 可事实上呢,这些“为你好”都伤害儿女于无形。多少伤害以家人之名?又有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你的生活呢? 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儿,愣是被强势的妈妈逼迫成了“妈宝女”。 一个把女儿当成巨婴来养的母亲,是培养不出独立又自信的孩子的。 在妈妈的长期打压下,齐明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总是畏畏缩缩、扭扭捏捏,遇事胆小,隐忍,小心翼翼赔笑脸,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不是没有尝试过独立,也不是没有主见,只是被妈妈强势否定了。如果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妈妈就会咆哮,会生气,她有失去妈妈的爱的风险。 在失去爱和坚持自我之间,孩子学会了伪装和隐藏,否认了自我的存在。 妈妈不是好的沟通对象,齐明月内心封闭,骨子里的自卑,也把握不了人和人交往的分寸,所以偷拍李尖尖、让凌霄住对门、拉李尖尖看去看牙(牙医就是凌霄),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控制的爱,本质是一种伤害 妈妈总想要掌控孩子的人生,她们从来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的附属品,“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不为你好谁为你好”。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妈妈们根据自己以往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对孩子们说:
妈妈们总以为孩子离不开自己,离开自己会过得一塌糊涂。实际上,恰恰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她们享受“养成系”孩子的这种荣誉和成就感、自豪感。她们盼望孩子为自己争光,期望自己成为优秀的妈妈。当孩子有出息,她们会成为众多朋友羡慕的对象,会炫耀自己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中,不管是齐明月的妈妈,还是唐灿的妈妈,她们恨不得为孩子做出所有的选择。 可她们忘了,自己选择的路,未必是孩子想要走的路。 这世界上有很多妈妈,是齐明月的妈妈。买衣服那一段,很多人都有共鸣,因为太真实了,我们的妈妈就是这样的。 妈妈的爱最无私,却也最自私。 孩子的成长之路,恰是父母的修行之路。作为一个妈妈,要知道,强势的妈妈养不出独立自信的孩子。我们更应该与孩子平等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 学会放手,减少对孩子的控制,给孩子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妈妈给孩子的爱,60分足矣。我们更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爱自己了,才有余力去爱孩子。 《以家人之名》的编剧,很仁慈。安排了李海潮这样一个完美爸爸。他真的是全剧最温暖的男人了。 烧得一手好饭菜,包容孩子的不完美,尊重孩子们的选择,理解孩子们的苦衷,用善良和无私,温暖了孩子的一生。真的是完美父亲的榜样。 饰演李海潮的演员涂松岩,他的微博下有很多评论,其中有条点赞量很高的是“真希望你是我爸”。再往下翻,简直就是大型认爹现场。 现实中的爸爸,大都像凌和平,“所里有事”是最完美的托词。一句“我要回所里了”,他可以逃避妻子,可以有理由不照顾孩子,哪怕后面李海潮帮他照顾孩子了,他依然老样子,只出生活费。 爱和陪伴,在凌和平那里是得不到的。 剧中的李尖尖三姐妹很幸运,遇到了个这么温暖的爹,治愈了一生。 很多人喜欢李爸爸,是因为李爸爸是我们理想中的爸爸的模样。然而现实是,齐妈妈常有,李爸爸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