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 | 夏季养生六要,你get了吗?(文末有福利)

 食品与生活 2020-09-05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我国古典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观。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生命活动需要根据自然交替作出相应的调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人们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护养阳气。夏日渐近,自然和谐的养生可从“六要”入手。

午睡补觉

夏季睡眠应随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即五点半至六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十点半至十一点入睡,以弥补阴气的不足。但由于日长夜短,相对睡眠不足,亦因高温难熬,影响睡眠质量,因而重视午睡倍显重要。当屋外烈日高空,择清凉的空调静室小憩,“夏眠一刻值千金”。午睡,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更是人体春夏养阳的调理需要。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并要注意室温和睡眠姿势,取平卧或侧卧为佳。

重调精神

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调神安,宜节情志。《医钞类编》说:“养心在凝神,神凝而气聚,气聚则形全。”所谓凝神,是指保持精神上的安宁清静,心平气和。夏日,气候炎热,容易烦躁上火,需注意精神调摄,节制情志,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喜大悲,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生理状况会因炎热高温发生变化,比如肝火过于旺盛,导致情绪不稳定。因此,性情易波动者,可多听些舒缓的音乐,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避免刺激性强的剧烈运动。

巧做运动

中医认为,心属火,盛夏亦属火。盛夏时节,心气火旺,要学会巧做运动,以促使人体气血流畅,百脉俱通。

散步是既方便又有效的运动方式,久居城里的人可以光脚在草地上或者鹅卵石上散步。足底有人体所有内脏的反射区,光脚走路,可以对足底的活性点进行刺激,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更新,养护阳气。

水中慢跑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在美国十分流行。水中慢跑能平均分配身体负载,且人体在水中受到的震荡为零,不易肌肉扭伤或韧带拉伤。水的阻力是空气阻力的12倍,在水中慢跑45分钟,相当于在陆地上跑2个小时。但需要注意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切勿贪凉

夏季养生要防贪凉。“夏夜避风如避箭”,中医认为风邪可引起多种疾病,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受其伤害。夏天人体皮肤毛孔张开,特别是入睡后,肌体抵抗力较弱,易遭受风邪的侵袭,因而夏夜不可贪凉而露宿。

年老体弱者阳气不足,若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也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甚至受凉感冒。很多人盛夏喜欢吃冷饮、喝冰镇饮料,虽然贪得一时之快,却容易埋下病根,欠了“夏债”,导致“秋后算账”。

注意饮食

夏季暑热偏盛,宜食饮清淡。时令的荷叶、莲子可入粥,当季的果蔬如西瓜、葡萄、番茄等都是清热解暑的良方。

盛夏细菌繁殖迅速,易患肠道疾病,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因而注意饮食卫生,防止中毒尤为重要。

《金匮要略》指出“夏不食心”,“心”即苦味的食物,多食苦味,会助心气,制肺气,切记不要过量。另外,要少油腻、少辛辣,这类食物易助热生火,令体内阳热过盛,发为热毒。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尤需敬而远之。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养生中的精髓所在。“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到了夏季,一些病情有所缓解,此时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传统方药,可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夏季养生六要》,作者朱鼎成)

福利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