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一尼姑被迫还俗,嫁给大22岁的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尽人皆知

 小天使_ag 2020-09-06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些十分有名的能人贤士,关于他们的经历,一直以来都是跌宕起伏,看点十足的。比如在我国许多的神话故事当中,就有所谓的天降祥瑞之说,有的人从一出生,就被冠以各种“日后必成大器”的头衔。但其实还是有许多人家境并不是十分的殷实,反而是十分普通的,但最终他们历经挫折和时代的变革,最终自己却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人物。这与他们自身的成长密不可分,自然同时也与他的家庭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日后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的背景却很跌宕起伏。

在晚清时,有一个尼姑,据说她还俗改嫁以后,嫁给了比自己也要到22岁的丈夫,生下了一个儿子,日后还成为了重要历史人物。

在清朝末期,有一个名叫王采玉的女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早些年女孩的父亲曾经上过私塾,因此略懂一些知识,所以在王采玉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很重视对于她的一些教育。可以说她在书卷气浓郁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也一直都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在她19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却不幸离世了,而她的弟弟一个十分嗜赌成性,另一个从小就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家里面一切生计来源的重担,就落在了王采玉的身上。

因为她从小聪明伶俐,又十分精通女红,于是她就一直靠着做针线活来贴补家用,一家人的日子自然是过得十分的艰苦。随着年纪的增长,不久以后她找了一个男人结了婚,然而这个丈夫却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于她。

第二年,她生下一个孩子,结果却不幸夭折了,经受丧子之痛没多久,因为农村流行的一场霍乱,使得她的丈夫也因病身故了,接二连三的变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打击当然是十分巨大的。当她悲痛欲绝回到娘家以后,当地的人还说她是一个克夫的女人。听到这样的话,她伤心欲绝,几度想要自我了断。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决定要遁入空门,做个尼姑算了。

一生中三落一起,这三落分别为:王家家道中落,第一任丈夫感染霍乱去世、第二任丈夫感染瘟疫去世,最后一起就是蒋某人权倾天下。

王家家道中落这件事就不说了,总结一句话就是:青年时期家庭贫困,为填饱肚子艰苦打工,还要兼顾赌鬼弟弟、精神病弟弟。王采玉第一次嫁给的是竺某,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很明显是一个小人物。竺某娶了一个“伏地魔”,自己本身脾气也不好,和王采玉之间经常打骂。婚后一年生了一个儿子,但是活了不到几个月,夭折了。再过几个月,丈夫竺某得了霍乱,死了。很明显是一段不幸的婚姻,丈夫死后他回到了娘家,那个时候比较封建,所以王采玉也遭受过一些非议,不过最严重的非议就是“克夫克子”。

封建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很深的,尤其是对“克夫克子”的女性,语言攻击十分恶毒,王采玉心如死灰,所以选择遁入空门。不过王采玉母亲不想女儿从此就当一个尼姑,因此誓死也不同意王采玉剃发,以便日后还俗。青灯古佛,粗茶淡饭,能了却余生也算安稳。不过没多久,王采玉的堂兄就给她找了一门亲事。王采玉的哥哥在蒋家的茶铺当财务,虽然当时的蒋家不算很牛,但在溪口也算是一个大户人家。要是王采玉能嫁给蒋肇聪,那也能免去很多苦难,最起码衣食无忧。

王采玉的哥哥和母亲两人一拍即合,不断说服王采玉还俗。王采玉虽然不想还俗,但是在母亲的言辞之下,被迫还俗。当时的王采玉年仅23岁,而蒋肇聪45岁,典型的“老牛吃嫩草”。结婚后,两个人的生活比较恩爱,还生了一个孩子叫蒋瑞元(蒋某人、字介 石)。生活刚有一点起的势头,结果公公因病去世,第二年丈夫染上瘟疫去世,小女儿和小儿子相继夭折。两次婚姻不幸,彻底坐实了王采玉“克夫克子”的传言,一时间雪上加霜,王采玉的生活更悲哀了。

也是天命吧,王采玉的两人丈夫、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死了,但唯独蒋瑞元坚强的活下来了。蒋家虽然不是家大业大,但最起码有点积蓄,王采玉还能养活儿子。不过没多久,清朝要求各地大户摊派赋税,蒋家因为没有男人,所以吃了大亏,家产几乎被掏空。王采玉的生活又一次落到谷底,别人一生中起起落落,唯独她是落落落。要是一般人,估计都承受不住了,但是王采玉坚强的活了下来,并且把蒋瑞元拉扯大。后续蒋某人越来越强,母亲刚刚看到起的势头,结果于1921年因病去世。

后续蒋某人权倾天下的时候,母凭子贵,王采玉的墓一再扩建,但是王采玉已经享受不到了。王采玉艰苦的过完一生,临终也没有看到儿子权倾天下的那一天,这也是一大遗憾吧。蒋某人的行为我不评价,但是王采玉这种为子操劳的母爱,我觉得很伟大。可怜天下父母心,王采玉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把老蒋抚养成人,这该是多么不易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