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强调一下,萝卜君写的成长股价值股,不是让大家直接就去买,毕竟这里面提到的不少公司,我自己都没有持有过! 我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经过分析之后,觉得非常具有投资潜力的公司,给大家的自选股增加一个备选项。大家最应该做的的就是多看看他的逻辑,研究研究这些公司的价值! 今天,萝卜君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成长型投资的最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如何选择真正的成长投资标的? 成长性一般以盈利能力来衡量,好的成长投资应该寻找的是净利润在3-5年内可持续显著地高速成长的公司,这些行业或公司具备的最大特征是: 1、高竞争壁垒(技术壁垒、或客户壁垒、或规模壁垒等),这是成长类子行业或公司最核心的必要条件; 2、行业市场规模一般不会特别小,这只是大牛成长股的必要条件,而非所有成长投资的必要条件; 3、在需求维度上,行业表现为持续正增长(出现新生市场常带来最佳机会,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行业增长空间为次优,产业转移或进口替代也可但这种为最次)。 4、“持续显著高增长”是成长类公司投资的关键,尤其是“持续增长”,原则上,这个“持续”不能低于3年。 “持续”和“显著”两个维度如果反复被证明过的话,那么将提升未来的成长预期,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如果不能保证“持续性”的子行业或公司,如电子行业的面板子行业,就不能划分到严格意义的成长投资领域。 二、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非常重要 ROE=净利润/净资产,代表着股东股权投资的报酬率,代表着公司赚钱的能力。相比于其他单一财务指标,ROE更能反映公司的基本面的状况。 从理论上来看,ROE 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ROE 越稳定,意味着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企业经营越稳定。 一般来说,投资者应该选取ROE在长期在8%以上的公司,换句话说ROE长期低于8%的公司都是不合格的公司。股东权益资本投入本身也是有资金成本或机会成本的,按照地方债务融资成本率来定义的话,一般来说在8%左右。 如果一家公司ROE低于8%,扣掉股东权益资本预期回报,公司只创造了利润,并不创造股权价值增加值。因此长期低于8%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 但是这里要注意,并非所有ROE在8%以下的公司都不值得关注。例如说有的公司还处于成长期,有的刚上市募集了资金,使得股东权益突然放大,但这部分资金暂时还没有更好的运用;有的公司刚刚进行了增发使得ROE降低等等。 但是反过来,ROE高于8%的公司,并非就是质优公司,我们也得进一步分析ROE是长期稳定或上涨类型的,还是短期发生改变类型。如果是短期发生改变类型,那么就得具体看是什么因素使得ROE突然提高。例如,有的公司为了达到再融资条件,在融资前突然进行分红提高ROE。 ROE=息税前资产回报率*财务杠杆效应*企业所得税效应=息税前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成本效应*财务杠杆倍数*企业所得税效应=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净利润/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属于企业内生发展能力因子,财务成本效应*财务杠杆倍数*企业所得税效应属于外部工具或环境因子。对于企业来说内生发展因子具有可持续性,外部工具或环境因子不确定性高。 例如,高财务杠杆公司的股东既要面对经营风险,又要面对债务资金压力的财务风险。高杠杆公司比低杠杆或0杠杆公司的风险大。公司的税务负担水平也具有不稳定性,而且不同行业的公司税务水平差别很大。因此,相同的ROE水平,其盈利质量也存在优劣。内生发展因子贡献率高的ROE,其盈利质量更优。 举例:伊利股份 REO三因子分解来看,伊利股份的企业所得税效应较为稳定,财务杠杆呈现下降趋势。因此,ROE稳定性主要贡献力量来自内生发展因子息税前资产回报率的提升。这意味着稳定的ROE低估了伊利股份真实盈利能力及其持续性。 REO五因子分解来看,伊利股份的息税前资产回报率的提升力量主要来自息税前利润率。这更意味着稳定的ROE低估了伊利股份真实盈利能力及其持续性。 巴菲特说:“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他非常看重的指标有以下三点: (1)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2)自由的现金流量 (3)股东报酬率(ROE) 总体而言,ROE是我们挑选行业或公司时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其ROE因子结构更不容忽视。 三、投资时点与何时退出? 天花板是最难衡量的维度,以萝卜君的经验,新技术或新产品诞生时往往存在于垄断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当产品放量时,行业会发生演变,只要是竞争壁垒足够高的行业最终大多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格局,这样最终将存在两家或几家大型寡头厂商。 理想上,寡头竞争市场格局里最大的那家厂商最多也只能拿到5-7成的市场份额,所以,按照公司终极状态下PS=1来测算,当一家公司的市值成长到他主业所在行业潜在规模的50%时,萝卜君会适度谨慎,而它的市值成长到潜力市场空间70%时,萝卜君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卖出,除非它有更好的新业务并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所以,如果潜力空间无法测算,并且找不到“可参考的合理市值”参照系公司,那么市值过大时,投资中会持续担忧天花板的问题,从而导致估值小幅折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