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中国基础教育最优秀的一批教师

 丹霞书屋2 2020-09-07
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中国基础教育最优秀的一批教师

背影

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中国基础教育最优秀的一批教师

2016年教师节期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在公众号推送出来后,引起了广大中师生的强烈共鸣。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阅读量即达到300万以上,留言达近2万条。至今还被转载,被写当年中师生遭遇的作者大量引用甚至大段抄录。

那篇文章是从中师生个人遭遇的角度来写的。虽然也涉及到了中师生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贡献,指出了在当年特定条件下,让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夯实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但只是点到为此,没有展开。对此,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202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文希望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更详细地叙述中师生对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首先,作为中师生,他们是同时代最优秀的那一批人。

在中师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之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基础上是民办老师在当家。我不否认民办老师中也有一批相当优秀者,恢复高考后相当一批民办老师考上大学也能证明他们的优秀。但是,民办老师队伍是参差不齐的。也有许多人凭着某种关系进了民办老师队伍,他们上课基本上在“放羊”。再者,民办老师都没有接受过师范专业训练,教学方法、教学环节都没有掌握,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当时,整个社会普遍认为基础教育的水平不高,甚至认为当时的高中生比不上“文革”前的初中生甚至比不上小学生。这里面当然有当年整个社会“知识无用”的大气候的影响,但和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更有直接关系。

而中师生,恰好是最优秀的一批教师。

由于各地对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很高,为了缓解基础教育师资压力,从1983年开始(有些省份从1981年就开始试点),全国实施大规模从初中毕业生招收师范生的政策,一直实施到1999年这一政策才废止。在这期间,全国有大约400万初中毕业生考上中师,经过三到四年的师范学习,被分配(98、99级的师范生没有分配,成了社会遗留问题)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尤其是乡村偏远中小学,成了中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力量。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师生是当年同时代青年中智力水平最高的那一批人。

在当年,全国各地农村户口家庭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几乎全部选择上中师或中专,基层干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城镇平民家庭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也大都做如是选择。只有考不上中专了,才怀着强烈的失落感,去上高中考大学。在八十年代中专刚刚在初中招生的最初几年,有些县甚至规定,初中毕业生只有进入全县中考前100名者,才具备报考中师(中专)的资格。在我那篇《初中毕业上中师》的文章推送出来后,很多中师毕业生都在文后留言告诉我,他当年是以全县第1名、第2名的成绩考入中师的。以全县前20名考入中师的,比比皆是。

现在,每个县能够考入985、211高校的,基本上都在100名以上。放在现在,这些人考个985、211高校,可以说十拿九稳。相当一批甚至能够考入C9名校。

而且,因为只有考不上中专的才会去上高中考大学,所以,单纯从智力上来说,他们比自己同时代的大学生普遍要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中师招生政策的引导,让同一代人中智力最高的人上中师,然后充实到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让最优秀的人去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这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幸事。是基础教育的大幸。

80年代中期开始,这批人开始充实到基础教育队伍,尤其是充实到乡村基础教育队伍。他们刚一进入教师队伍,立即受到了各地中小学负责人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这些负责人一致认为,这批中师毕业生,聪明,能干,能够迅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所乡村小学只要去了一名中师生,就会立即推动整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其他的不说,就说普通话水平这一个显性的事实。但凡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上小学的人,不管乡村还是城市,其普通话水平比起他们的前辈,明显高出一个档次,这就是这批中师生的功劳。在此之前的民办老师,基本上自己不会讲普通话、更不会教普通话啊。

经过十来年的培养,大致到九十年代中期,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中师生与民办老师的替换工作基本完成(很多民办老师也通过各种途径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的民办老师普通班、函授班,接受师范专门训练,合格后成为公办教师)。民办老师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师生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大梁。他们经过十来年的历练与积累,成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骨干教师,并相继走上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教学辅导专干、乡镇学区负责人、基层教育部门负责人领导岗位,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直到如今,他们依然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最牢固的基石。

也正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中国广大城乡建立了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自此之后至2010年代中期,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是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黄金时期。各地入学率高、师资水平高、教学质量高,教学设施逐步完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书育人程序与目标逐步完善。得到了最基层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称赞。

这些成绩的取得,多是得益于让最优秀的人去从事基础教育。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虽然是无心插柳,只是想尽快改善乡村师资队伍状况,但实际结果,却让最优秀的人去从事最基础的教育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作为中师生,他们是作风最朴实、工作最扎实的一批人。

这批中师生大都出身农家,有许多来自偏远的乡村,有着农民天然的质朴。再者,当年的农民家庭大多贫困,中师生们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也大都经历过贫困生活的磨练,这些经历,让他们大都养成了谦逊甚至是谦恭的品质。在考上中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许多中师生立即成了家里的“钱袋子”与“储蓄银行”,全家各项开支,都依赖于他们的工资收入,很多中师生还负有供养、教育弟弟妹妹读书的责任。

自身的性格特点,加上家庭的客观环境,让他们对工作特别珍惜,也特别负责任。概括起来,中师生们对工作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是服从安排,有极强的服从意识。

中师生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了贫穷偏远的乡村小学。那时候的乡村小学,校舍破败、设施简陋,又地处偏远的乡村,交通闭塞。一个福建的中师生告诉我,他必须走近二十华里山村小道,才能到达学校。1992年的时候,我曾经到过湖南新化县太阳乡最偏远的桃溪学校。这所学校比较大了,既有小学,又有初中。但是,校舍依然是一栋破旧的木板房,教工宿舍是另一栋摇摇欲坠的木板房,离最近的公路,有近三十华里,从乡政府来学校,必须翻过两座巍峨的大山。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几乎所有的中师生都服从分配,来到偏远的乡村中小学,安心任教。

当然,他们也必须服从。他们大多纯粹的农家出身,身后没有半点背景。只有有过硬背景的人,才可能分配到城镇小学或者乡镇中心小学。但这样的中师生是极少数。

服从意识强的另一个表现是,他们对布置的工作任务从来不打折扣,而且领悟力强,一点就透,一透就做,基本上不要领导一而再再而三的督促指导。中师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基本上不要多长时间就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成了其他各项工作的骨干。上级来学校检查工作,要听课,指定中师生们准备,要组织教学比赛,指定中师生们参加,甚至少先队队工作、团的工作、学校保卫工作、卫生工作,上级要来检查了,都会指定他们来做准备工作。尤其是学校毕业班课程把关,大都会安排他们来承担。一来二去,他们成了学校最不可缺少的那个人。这自然有利于他们成长,但同时,他们也必须牺牲大量的时间,获得的报酬又基本是无。在此前提下,中师生们对于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基本上是不讲价钱的接受。而对工作的绝对服从,也最得学区、学校各位负责人的赏识。

二是工作主动,有极强的责任意识。

最初的中师生毕业后,撒到全国各地数字庞大的乡村小学里,依然如撒胡椒面一样,数量稀缺,很多乡村小学,除了一个中师生外,其他的都是民办老师。这些中师生一到校,立即凭着自己在学校掌握的师范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建章立制、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授课进度、组织教学业务活动、教学检查、随堂听课、教师业务进修、学生课外活动组织等环节,都开始走上正规。尤其是教师业务进修与教学检查与评比,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同时也能够比较迅速地提高民办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基本上,一所完全民办教师当家的学校只要来了一个中师生,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

他们的责任心得到了基层教育负责人的交口称赞。还是在九十年代,我在中等师范学校任教时,与不少基层教育负责人在过交流,他们经常对我说,与其要一个师专毕业生,不如要一个中师毕业生,他们除了听话,完全贯彻领导的意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一个中师生,能够盘活一所乡村小学。

大概在九一年左右,我应邀去一个中师学生任教的学校作客。那所学校在冷水江市算是一个偏远的学校,校舍破旧,全校只有他一个公办老师。当我先是骑自行车、接着走了几华里山路赶到他所在的学校时,他把我安排在他简陋的宿舍,就去忙学校的事务去了,我是下午四点赶到的,直到晚上七点多,他才回来,不断地向我道歉,说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大家对某一个细节争论不休,才耽误了时间。然后忙着给我俩做饭,直到快九点,才吃上一口晚饭。

至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不厌其烦、在备课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在各项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加,那基本上是中师生的共同特点。我的妻子也是中师毕业生,她在当了一所城区小学的副校长后,仍然经常参加省市的教学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她对参赛课程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精雕细琢,反复演练,经常在家里逼着我听她试讲。有时候折腾到我都没有耐心了,她依然不会放过。

三是工作安心,有最强的忍耐心。

中师生们在工作之初,在直面艰苦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还有直面那些智力不如自己的初中同学考上大学的消息。这实际上对他们是一种双重的打击。他们心中当然有强烈的失落感,很多中师生在心里认为,那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应该是自己的。

但是失落归失落,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大学梦锁入内心深处,安心于乡村中小学校的教学生涯。就如我所教的第一届也就是1983年入校的那一届中师生,他们应该是中师生中质量最好的一届之一,但是,他们也是迄今为止离开教育部门人数最少的一届,即使改行,也多是因为业务上的出色,比如成为作家、画家、音乐家、书法家之后改行。他们不是没有机会,但他们安心基层教育事业,一直工作在教育部门,从教育局长、高级中学校长、乡镇学校负责人,甚至依然在乡村中小学当一个普通老师。他们一辈子热爱教育事业,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力量,在最艰苦的基层,支撑着中国的基层教育体系。

中师生们以最卓越的才华,以最具责任心的品德,创造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最辉煌的时期。1999年中师停止招生,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年的中师生,最初的一批已经年过五十,最年轻的也已年近四十。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撑,中国的基础教育现在依然在沿着惯性前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在新世纪没有当年中师生那样素质的新鲜血液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国的基础教育在辉煌了二十多年之后,现在正在走下坡路,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要想重现当年基础教育的辉煌,基本上也已不可能。

(文/谢新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