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王克强作品丨家乡的春天

 梅雨墨香 2020-09-07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春寒料峭。阳光的眼神还没有来得及浸染温暖妩媚的爱意,大地还没被阳光暖透,风里还隐藏着冬天里寒冷的刀子呢,寒意跨过春天的门槛还在有意无意地侵袭。我骑着电瓶车,走在往返于学校和家的路上,我能感到迎面而来的冷风软磨硬泡的侵入,没有多少关爱的意思。虽然我增加了护膝的层数,但我的膝盖还是有寒冷的刀子雕刻留下的隐隐疼痛,这疼痛不紧不慢,象时间一样绵绵无尽地流淌。但是,春天到底还是来了。

鸟的叫声是王家坝的春天最有生机的部分,小时候看到春联上说鸟语花香,鸟语就是鸟儿在和春天说话,就是鸟在歌唱,在表达内心的喜悦。鸟儿是春天的歌唱家。确实,鸟的叫声在春天里听起来很美。在冬天,鸟儿们也在歌唱,冬天里鸟儿们的歌声似乎被什么东西给绊住了,被什么东西掠夺了,淹没了,比如北风的疯狂嘶叫,人类文明创造的汽车的鸣笛声,有时候就把鸟的叫声给挤在一边了,鸟儿们的鸣叫就烟消云散在一片漫无边际的噪声里。鸟儿们的声音有些胆怯,歌声有些瘦弱,不饱满,不亮堂,不圆润,不动听。但是鸟儿们没有放弃努力。它们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跳过来,跳过去,对着树的枝头歌唱,对着满田野的麦苗歌唱,对着大地上的枯黄的野草歌唱。在这虔诚的歌声里,先是田里的麦苗绿了,小草发芽了,鸟儿们更加努力地歌唱,演奏,呐喊。树们在天堂里休息的灵魂听到了召唤,在鸟儿们喜悦的和谐的歌声里,树们开始把芽孢里的梦打开,开始把那梦幻的叶子捧出来。每一片叶子上都有十万朵鸟鸣,每一片叶子上都有十万吨爱和力量。

美丽的春天是鸟儿们用歌声邀请来的,是树们用虔诚的绿叶捧出来的,十万朵鸟鸣的力量,十万枚绿叶的爱,才有了这春天的节日的盛会。黎明也是在鸟儿的歌声里睁开眼睛的,早晨的那片经过夜的过滤、夜的沉淀而保存下来的清幽的纯净的亮光是多么迷人。鸟儿们的歌声就是在这清新的空气里美丽起来了,多么崭新的世界!美好的日子就在这么美丽的亮光里到来了。每个日子的门都是鸟儿们用婉转的歌声打开的。

早晨,我刚从睡梦中走来,鸟儿就用清脆的鸣叫迎接,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窗外一片清幽的亮光,树们就在这一片亮光里展示着一派青绿,鸟鸣就从这一团密叶里飘过来。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当我从睡梦中睁开眼睛,我往窗外一看,总能看见一幅画,近景是绿叶和鸟鸣,远景是纯净的蓝天。当我在书桌前偶尔抬头,我也能看见这令我欣喜的美景,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日子,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春天。多少个日子来了又走,对春天的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加深了。

课堂上,学生们都要去春游,他们热爱大自然,喜欢到田野里去寻找春天,说是去春游,也就是亲近一下大自然。他们说盼望着,盼望着,盼到一个春光明媚的晴朗日子。孩子们每天都关在教室里,多么想到在大自然里自由地纵情高歌啊。在冬天里,他们却不这么想。我们和学校的领导要求到田野里去,大家的理由是去写观察作文。得到校方允许,同学们欢喜得就象是在过盛大的节日。我们的目的是通往王家坝的大埂。

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目的地,同学们四处分散开来。田野是个大课堂,同学们向大自然询问知识。只要在春风里坐下,春天就把你当作客人了。

花朵,是大地的微笑。大埂上繁花织成绚丽的锦缎。遍地的黄花,白花,蓝花。黄花灿烂,激情奔放,热烈,仰脸迎接阳光,在风里欢快舞蹈,唱起属于这个季节的欢快的歌谣。歌声里丝丝缕缕的清香,沿着通向王家坝的河流,在大地上传扬。牛羊们信步吃草,它们的叫声是惬意,蝴蝶在每一朵花儿上倾情演出。在这温和的阳光里,我只想闭上眼睛,躺在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轻柔的南风。太阳的光亮是暖和的,南风轻柔地吹,树们的绿叶偶尔在空中挥动一下,或者做一个邀请的手势,那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说话,和春天絮语,树们用一万个手掌和风握手。

在淮北平原大地上,小麦是春天的主人。遍地的小麦都在扬花。麦子的花朵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花朵,但它酿造的五月是四季里最醇香最厚重的月份。馥郁的香气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阵势,穿透整个季节,覆盖庄稼地里每一个角落的幸福。整个田野的小麦都是绿色,深绿,浅绿,墨绿,这样铺天盖地的绿,这样声势浩大的绿,这样主宰平原大地的绿,谁用画笔把大埂也画成了绿色,远处的树是绿色的长城,是绿色的墙,美丽的村庄就在这绿色的家园里,头顶上是明媚的蓝天,我们生活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麦子们为了奉献捧出绿,捧出面粉,献给蒙洼大地上勤劳的人们,奉献给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人民。其实,为了奉献,麦子们做了很长时间的努力,在刺入肌骨的寒冷里,在铺天盖地冷雨里,在冰雪的严酷威逼下,在北风凌冽的怒吼里,在绵绵无尽的黑夜,它们都在积蓄力量,已经在做着春天的梦了。其实麦子是最先抵达春天的,在这个叫春的季节没有来临之前,它们的灵魂就在春天的天堂里了。一转眼,人们看见了绿,才看见了春天。

河流上建起一道橡皮坝,聚齐的水流从皮坝漫过来,形成一帘瀑布,风景都在这里汇聚。也为农田聚集水源,为庄稼泉养乳汁。水声隆隆,在浩大的水声缝隙里,偶尔传来几阵蛙鼓。也许是被水瀑飞溅的白花吸引,爱玩水的孩子们到橡皮坝上舞蹈,笑声在春风里舒展,无拘无束,无忌无绊。上游的水流,清悠悠的,很静,舒缓春天里特有的闲趣。野鸭们自由自在地戏水,并不因为我们的到来而隐身逃匿。

小船静静地躺在桥下。几个农人在不远处的桥下整理渔网,为盛夏的捕鱼准备好收获。

也有几个农人在放牧牛羊,不紧不慢地,偶尔挥动一下手中的牧鞭,一切是那样自然,那样和谐,那样悠闲。

傍晚,淮河的落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春日里,淮河的心事明镜一般,他的内心深处是怎样的心思,滋润生命的想法,或是在狂热的夏季来一场毁灭王家坝庄稼的游戏。春天的淮河满载神性和诗意。一轮落日更显淮河之美。在老家,每当我掬起一捧泉眼通往淮河的井水洗脸,感觉清香怡人,饮一口,甘冽润肺。淮河水是有源头的水啊。昔日,淮河落日景象大气厚重之中有些许荒凉之感,没有今日淮河落日的柔美和生机勃勃。

淮水盈盈,笑容可亲,天与之从容交谈,地与之心息相通。云在怀里,夕阳给它的笑颜有着更美丽更生动的色彩。

其实,真正的春天是在人的内心里,外界的事物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已,繁花,小麦、绿叶,鸟鸣,淮水美丽的水波,只是这个世界用不同语言表达春天的心境,表达对王家坝365个春天的祝福。


作者简介:王克强,男,生于安徽阜南农村,中学教师。自1988年始先后在《初中生必读》《阜阳日报》《安徽工人日报》《散文诗》《新闻晚报》《现代快报》《颍州晚报》《拂晓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新闻晚报》《安徽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多篇,作品收入《皖西北现代诗选》《安徽散文五十家》《这片热土》等,09年10月出版个人诗歌集《雪暖王家坝》。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阜南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2006年鲁迅文学院学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