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使是死读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冬不拉拉 2020-09-07

对于我,家里虽然清贫,父母是一直在的,只是我总觉得妈妈重男轻女。其实现在来看,如果我是当年的妈妈,大概也会偏心一点那个父亲意外死去的孩子,希望多照顾一点他吧。

然而成长中的这份感受确实让我非常讨厌“重男轻女”观念,和妈妈之间也没有那种亲密感。学了心理学之后,我对妈妈这一点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解。也明白老一辈不存在什么育儿,他们也不懂如何跟孩子交流,如何营造亲密感,这是时代的命题,并不是妈妈的错。

家里两个孩子,我一路好好学习,考上了大学,而哥哥初中读完就外出打工,对比还是非常明显的。

即使是死读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要说我从小就有什么志向,所以走到了今天,其实并没有。我就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就考了学,毕了业,参加了工作。对学习我似乎没有特别的热情,但是我可以坚持做这个事情,大概从小就知道我好好读书,爸爸妈妈会欢喜,仅此而已。可能一旦形成这样的观念,接下去的路也就好走,只要好好学习就好了。

现在反思,别人眼中我的好好学习,其实只是麻木的学习而已。因为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也不懂学习方法,也没人点拨加上自己愚钝,我的整个人生学习之路都是填鸭式,自己给自己填鸭。所以我非常擅长考试,特别是文科考试,因为很多东西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我大约还记得,考研期间,我把几本书从头到尾背了两遍,考到研究生学校的第二名。这些战绩某方面是我的骄傲,但骨子里又是我的自卑根源。

虽然不懂,那我从小到大似乎能隐隐感觉,我只是因为背诵才考了好成绩而已,我为什么没有别人那么新奇的想法?为什么我总是这么愚笨?这些想法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自卑的源头。

自卑一直跟随着我,直到我参加工作,依然如此。在工作中我也是一样的困惑,为什么我的方法和做法如此死板?为什么我写不出来文笔优美的文章?为什么我如此软弱而不能像别人那样强硬?为什么我的工作业绩总是平庸?

即使是死读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尽管35岁之前的人生我自己都一头雾水,但是这两年我才发现:读书考上大学出来大城市参加工作,是我懵懵懂懂一生中最明智的事情。

抛开那些父母的自豪、别人的羡慕、工作也能找得不错、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这些外在东西,我的真实内在感受是:

如果我像哥哥一样初中辍学外出打工,想象一下我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不用想,一定是早早嫁人,早早生了孩子,并且一定不止生了一个,很可能是2-3个,人生全部被孩子填满,而自己也没有能力或者说思想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因为那些东西按照我的初中文化水平可能根本看不懂。如果走运会碰到一个同样农村的合格丈夫,没有精神世界的交流,大概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可能也会快乐,毕竟无知者无畏,那种傻傻的快乐。

但一定也会有很多烦恼和痛苦,不断体会人生的艰辛,比如会抱怨,家里条件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贫贱夫妻百事哀;会嫉妒,看到有同村的同学最后考了大学在大城市参加工作衣锦还乡(虽然可能是假象,背后只是像我现在这样);会望子成龙我望女成凤,把这些未完成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像现在的哥哥对待侄子一样)。

一想到这些,我就头皮一紧,毕竟我描述的是普通状况,如果碰到更难的,比如远嫁、不合格的丈夫、家庭暴力、必须生出儿子等,想想人生会多么晦暗。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就有初中女同学结婚生了孩子,就住在我们那条街上。当时没觉得怎么样,现在想来,我应该潜意识里是排斥那样生活的。

即使和老公毕业就结了婚,但后面是等到29岁才考虑怀孕生子,就这样,孩子出生后,我们的生活差点崩溃,我一年中生出无数次过不下去离婚的念头,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初中辍学高中生孩子会是怎样一番恐怖的景象。

即使是死读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然这都是事后的臆测,属于假想。不过我对于读书这件事具体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自卑,我觉得自己死读书,觉得自己不灵活,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前面35年的铺垫,我现在能真正看得懂一本书吗,能认识到自我吗?

当然不能。我这两年的成长其实就是前面读书的积累,虽然里面很多积累是无效的,但也有有效的部分,这有效的部分一直跟随着我,让我在这个有点晚的年纪开始自我成长并变得精神独立。

以前我并不明白成长的滋味,也不明白精神独立是什么?但是学校的这些铺垫虽然很笨拙虽然很低效,但是这些经历确实构成了现在的我。

当我因为阅读狂喜的时候,当我因为感知到成长而雀跃的时候,我知道求学的路给我打过基础垫过台阶,没有上学的经历,就不会有我现在的成长和收获。

我以前特别羡慕我的那些同学,他们是那么睿智、聪慧,有想法,敢作为。而我都没有。现在我明白,每个人要对比的都是过去的自己,而不是光鲜的别人。因为我和他们的起点不一样,我没有受过很好的启蒙教育,我也没有在该探索的年纪好好探索,甚至我周围所有能接触的人都不懂这些,那我怎么可能在这方面很厉害呢。

我想我可能是一粒小草的种子,并不是什么参天大树的命,我也没有碰到能工巧匠的父母和周边人,我只是就这么顺势长着长着,破土而出,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只是现在我这颗小草,长大后喝着晶莹雨露,看着旁边的参天大树,继续生长着,然后在经历一些风吹日晒后,我也开始明白一些小道理而已。

精神世界是个很宏大的世界,这里很奇妙也很美妙,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探索自己。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就看能不能到达。只有当你探索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你才会明白精神独立对于女性多么重要,又何其多乐趣在其中。

即使是死读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哥哥经常感慨,自己当年要是好好读书,现在光景会完全不一样,也是,对于农村出出身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多少道路可选,读书是一条相对的捷径,也比较好走。他现在天天督促孩子好好上学,以后像姑姑那样在大城市上班挣钱。但这都是表象,我觉得读书(尽管是个不那么愉快的死读书的过程)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今天能遨游自己的精神世界的遨游并体会到精神独立的乐趣。

回望人生前几十年,好像还真是就上学上出来了,其他并没有做成什么。这也是老天冥冥之中为我们这些出生卑微的孩子指的一条明路吧。

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尽管那些努力可能是笨拙的。

期待继续向前努力的自己,每天比过去的一天有成长有进步,就是最大的收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