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服!谁说中国设计都是乡土气息

 玩车教授 2020-09-08

当我第一次拆开只有巴掌般大小的Iphone4S包装盒,看到造型方正、型面平滑、机身拐角又恰当柔和的Iphone4s时,我便明白这台在当时要价6000元以上的机器身上所体现的价值,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西方工业美学。因苹果而带来的关于西方工业美学的思潮很深地影响了不少的国内设计师,尤其在汽车工业领域。

中国设计与自信的缺少

对于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西方工业美学的思潮似乎为它们带来了盈利的希望。国内的设计师开始大量地搬运用西方的设计作品(尤其以德国大众为蓝本),产出一批该用国际范去形容的车型。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理念的不自信将会基于产品所呈现。同样地,消费者在使用这类的产品的时候将会表现出自信的缺失,至少他们不会拍着胸膛说:“我这车的设计是最棒的“。

沉寂的生机

2015年,广州车展上,上汽荣威一款名为Vision-R的概念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讨论。和我们在许多国际一线车展所看到的设计理念新颖超前的概念车一样,Vision-R富有张力、夸张、让人怦然心动。但它与一贯的国际化概念车又有着许多难以细表的不同,前卫的Vision-R并没有让人产生疏远的距离感,相反,舒展大气的中网以及简洁有力的侧腰线让它散发出几分性感、来自东方的意蕴。没有太过于刻意的营造,但这台原本冰冷的机械似乎有了与每一个人交流的可能。

作为全球汽车造型设计领域最权威的媒体之一--日本CARSTYLING杂志毫不吝啬地把“中国最佳原创概念车设计大奖”颁给了Vision-R。有人问Vision-R的总设计师、上汽集团设计部总监--邵景峰先生:“从Vision-R的身上看到了西方工业的现代设计准则以及设计趋势,但同时又从其身上看到了一股难以言明、量化的东方式意蕴。这,是如何做到的?”

律动设计

时隔一年后,在上汽乘用车设计中心,上汽集团设计部总监--邵景峰先生用这样的一段话回应了当初的这个提问,大意是如下这样的。多年来,荣威品牌经过长久的制造技术以及设计理念的沉积,在自主高端品牌间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品牌特色。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以及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的提升,荣威品牌必须通过提升、强化品牌特色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在2012年,我们荣威设计团队开启了“醒狮计划”,从品牌定位到设计语言的确定,自上而下地梳理了一遍。而概念车Vision-R,就是我们“醒狮计划”的结晶成果。在概念车Vision-R身上,经过数十年演化的西方工业设计理念、现代化设计准则是主要的基调,这确保了Vision-R符合大时代审美观的演化,每一个人都乐于接受这一种设计。同时,通过中国元素的抽象化处理巧妙地融入生动的东方审美意蕴,这赋予了Vision-R更多的活力、感性,让这台庞大的机器变得生活起来。 概括一些来说就是东韵西律,强调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我们把这种设计理念称之为律动设计。而这一种设计,将会在荣威品牌的一系列新车型当中贯穿所有。

东韵西律

邵景峰先生口中的律动设计有四个核心点,第一是洗炼,第二是精准,第三是舒展,第四是韵律。这四个核心点各有要求、特点,但又彼此互相呼应,通过有序的车身元素,生动而东方气韵,呈现的最为完美、平衡的感官感受。

洗炼、精准

洗炼,可通俗地解读为简于表而形于心。汽车产品上的所有设计元素都经过了最高度的提炼,不带有任何线条、点缀的拖沓。用最为本质的表现手法绘画出汽车产品最纯粹的美感。不论是数码领域的苹果还是同样是汽车制造领域的沃尔沃,它们的产品本身都经过了高度的提炼。不花俏,但任何一处都经得起深深的推敲。精准,赋存于洗炼之上。通过精准的工艺、细节使汽车体现出最强的科技感。线条与线条之间、拐角与拐角之间相互呼应,这需要精准的工艺才能实现。以上的两点是律的呈现,所有的元素符合现代工业设计和审美,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取向。

舒展、韵律

舒展,讲求造型线条的延伸性。汽车身上所有的设计元素都得以完整的表达,不论是光影还是线条美感都能够在汽车身上最大化地流动。不会有设计的断层出现,一种收放自如的状态,能够给予使用者平和、舒适的感官感受。而韵律,则是汽车设计的逻辑。讲求设计元素间的对应关系,尽可能地让汽车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互相呼应,不凸匹且和谐相融,不太过于锋利,又不至于平庸。以上两点属于动的呈现,通过对东方审美价值的思考,用抽象的形式赋予于车身之上。大众能够在汽车上产品上体会到关于东方气韵更深层次的体会,而不只是简单地看到一个古钱币图案。

自信的回归

在笔者我看来,律动设计受到广泛的认可是多年来市场所期待的。自主品牌急需要一辆能够真正体现西方工业设计美学合理逻辑性的汽车,一辆没有凌乱设计逻辑的汽车,同时也需要一辆能够真正把东方人那种骨子里的审美价值有所体现的汽车。这不仅是开头所说到的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自信度问题,还涉及到中国大众群体对东方式审美的自我认同。这些年大众都太缺乏自信,而在Vision-R所体现的律动设计上有一种自信式优雅。

不幸的是,大众对这一刻都等待了太久。而幸运的是,大众即将能够看到采用律动设计的汽车奔跑在路上。在2016年的第十四届北京车展,上汽荣威将会发布首辆采用律动设计理念的量产SUV车型---荣威RX5。

荣威RX5定位都市SUV,面对以26岁-35岁为主的新中产阶级。对于这群崇尚自由、热爱生活、对细节极为执着的新兴主流群体来说,主打都市、舒适均衡且智能互联的RX5的出现正是他们内心所渴求的。这一点,从荣威RX5身上对律动设计的量化就能够有所察觉。

0.618黄金分割

从上汽荣威官方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荣威RX5严谨地遵循的律动的设计理念。车身整体比例采用西方工业设计所推崇的0.168黄金分割设计,讲究的比例为洗炼、精准、舒展、韵律的设计元素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

整体的外观设计达到了硬派SUV与都市SUV的最佳平衡。通过优雅、舒展的车身线条使视觉的重心从鲸鱼式车头顺滑流畅地过渡到了燕尾式车尾,车身线条、细节的衔接平和,俯冲的车身姿态使庞大的体量变得动感起来,当然这也是基于对行人保护以及空气通过性的考虑。而每一个精准的形面、倒角巧妙地镶嵌于简洁的车身之上,让车身的层次感以及科技感得到了一个极大的跃升。

侧面的车窗饰条与裙边形成了平衡上扬的效果,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且动感提升明显。窗面之下保持了微小的起伏,让光影在车身的流动变得完整。尾部与侧面的曲面落差经过反复的雕琢,做到了360度的视觉均匀效果。以上的种种呈现在荣威RX5简约干练的车身之上,律动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而最能体现出律动设计理念的,还要数这几个地方。

展翼格栅

在荣威RX5的前脸,拥有一个自信、舒展的展翼格栅。多幅式的格栅中网与大灯相连,通过对大灯内部作精准匹配设计,使格栅与大灯和谐地形成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呼应。格栅的内部采用了梯形的断面结构,进一步地让前脸的层次感得以加强。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有着严苛的工艺制作要求,也是精准的一种体现。据邵景峰先生的介绍,这个曲面设计师与工程部门多次努力协商所换来的结果。同时,这也是往后荣威品牌车型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

显锋腰线

在中国的书法里,有藏锋与显锋之说。藏锋浑厚敦实,显锋新锐凌厉。在追求简洁的车身侧面,有一处极为有力的显锋腰线。从前叶子板下重笔,从后车门处利落收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颇有一种点到即止的挺拔之感。而3.5mm的冲压半径则是这笔有力刻画得以实现的基础,这对冲压工艺是有精准的要求的。

内切燕尾

和侧面腰线一样使用了精准冲压工艺的,还有敦实的车身尾部。在邵景峰先生看来,许多的汽车设计师把设计的重点放在了车头的造型、车身的线条等方面,而尾部的设计却草草收笔,把没有把完整的设计理念传承。荣威RX5的尾部采用了冲压半径为6-8mm的冲压工艺,使线条在尾部中央陡然收窄,营造出车身后拽的动感视觉。邵景峰先生把这种特别的设计称作“内切燕尾”,从实际的感受来看确实是很为精炼的形容。此外,为了保持尾部设计元素的平衡感以及增强尾部的宽平视觉,尾灯之间采用了一条精致的镀铬条相连,并且融合进大灯的内部,呈现出简约、立体的意味。

豚跃C柱

而另外,那个豚跃C柱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在这个大多数SUV均采用悬浮式设计的地方,荣威RX5依然采用可视式C柱。在设计师看来,可视式C柱的设计更能够提升用户在感官上的安全感,和产品的本质一样,安全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尔后才是运动、舒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设计师对于洗炼理念的诠释---少些花架子。

以上的几点,是律动设计理念在荣威RX5最为主要的体现。律动设计理念在车身上的实际量化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而除此以外,设计师还为荣威RX5的细节注入了颇为精准的心思。

矩阵式如意大灯

设计师们把在中国古代寓意如意吉祥的如意形状进行了抽象化的处理之后,融入了大灯的结构内部,呈现出犀利、现代的质感。大灯光源由24颗纵向排列的LED芯片组成,同时采用LED反射式远近光技术,实用性以及科技性都会有着不错的表现。

小提琴尾灯

在荣威950混动版本身上的饱受好评的大提琴尾部,同样出现在了荣威RX5的身上,只不过由大提琴变成了小提琴,更突显精致质感。大灯采用离散性光幕技术,优雅的光感通过渐张的琴型导光带舒展,颇有几分羊脂白玉的味道,立体且又纵深,有着很强的品牌辨识度。在后续的荣威车型当中,这种特别的尾灯设计会一直延续下去。

设计需要推敲每处细节

荣威RX5的身上还有着诸如混天绫雾灯、双色精车轮毂、代表高贵的三层涂层红色金属漆等等的有待我们发掘的用心之处,此处就暂不赘述。而从荣威RX5看来,律动设计是一丝丝一点点地在车身上游走的,从车头到车尾,乃至车窗饰条,东方式气韵以及西方式工业设计规律都注入在每一处的细节里。

既不是律动设计,亦不是荣威的RX5

本文说的既不是律动设计,亦不是荣威的RX5。回到文章的开头,对于产品设计本身的自信以及东方式审美的自我认同是中国汽车工业、中国消费者所一直缺乏的。而在今天,我似乎能够在由上汽设计总监邵景峰带领的SAICDESIGN设计团队身上、荣威RX5身上看到久违了自信式优雅,感受到了当初拆封Iphone4S时候的那股莫名的喜悦。用邵景峰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此文:“我是一个从合资企业再到自主品牌工作的设计总监,十七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何为中国品牌,为“中国品牌”工作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和在座的媒体朋友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在中国品牌不断上升和前进的过程当中,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