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低遮百丑 这3个方法能瞬间让你的车子好看几倍!

 玩车教授 2020-09-08

车主口碑 精选资讯

“百改降为先”,这是被不少车迷奉为“真理”的一句话,仿佛世上所有的车型,只要把车身离地间隙降低,就会变得非常好看。于是,在汽车改装的世界里,只要不是喜欢越野的人群,只要改车就一定会涉及降低车身的项目。

首先,为了验证这“百改降为先”的观点正确不正确,笔者专门找来两台和“贴地飞行”毫无关系的车型,然后用笔者拙劣的PS技术弄出了降低车身后的效果图...

嗯,好像这话真有点道理。那么又有多少方法能够让你的车身明显降低呢?

 短弹簧 

短弹簧可以说是最简单快捷的降低离地间隙的“神器”,首先它普遍价格低廉,几百元就能买到一套四根短弹簧,哪怕是大牌出品也不过是千把块钱的样子。

短弹簧能够直接安装在原厂避震器上,替换原装较长的弹簧以达到降低车身离地间隙的目的;与此同时,短弹簧大多具有较高的弹力系数,因此换上短弹簧后避震系统将会比原厂时更硬一些。不过,由于后续换装的短弹簧弹性系数与原厂避震器并不匹配,因此这会加大原厂避震器的工作压力,导致避震器寿命缩减。

短弹簧也称“运动弹簧”或“运动短弹簧”,可直接与原厂避震器搭配使用,安装简单快捷,但有机会缩短原厂避震器的使用寿命。

 绞牙避震 

既然只更换短弹簧会存在缩减原厂避震器寿命的风险,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换一套绞牙避震呢?民用改装绞牙避震源自于赛车上的可调高度避震器,其避震筒身上设有螺纹和调节环;通过专用工具,可实现避震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套装绞牙避震在避震器和弹簧之外,还会搭配一套调节避震器高度和阻尼的专用工具。

目前市面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改装绞牙避震非常多,其价格水平跨度较大,根据品牌和等级从三四千到数万甚至上万元不等。改装绞牙避震的优势在于其不仅能降低车身离地间隙,还能提供更优秀的支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车辆的操控表现,但需要以牺牲舒适性为代价。

一套优秀的绞牙避震能够对操控性带来一定提升,但前提是要对避震器的阻尼、高度等参数进行专业的调校。

 气动避震 

气动避震是能够最大幅度降低离地间隙的方式之一,国内非常流行的“HellaFlush”趴地改装风格大多采用换装气动避震的方式实现。与绞牙避震相比,气动避震有着相当显著的“实用性”优势,因为气动避震可以通过对气袋的充气和放气调节车身离地间隙,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可以让车身上升至与原厂车接近的正常高度,保证了较为实用的通过性。

改装气动避震后,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避震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实现车身升降功能。

不过,改装气动避震大多价格高昂,且控制电脑和储气罐将会占据大量车内空间;不过,尾箱中的储气罐其实也是改装气动避震的一个重要装饰物,与上述短弹簧和绞牙避震相比,气动避震算是最个性的选择了。

改装气动避震的储气罐将会占据后备箱空间,但这些透露着一丝机械设计美感的储气罐也同时成为了气动避震用户的另一个车内装饰物。

目前国内HellFlush风格改装中最常见的改装方式就是更换气动避震。

 结语 

无论是短弹簧、绞牙避震或是气动避震,降低车身都会带来非常不错的视觉观赏效果,但是这毫无疑问也会给日常用车带来一定的麻烦。除了低离地间隙会让你在面对减速带、角度较大的斜坡或坑洼路面时必须更加小心,而短弹簧和绞牙避震用户也需要承担损失舒适性的代价,至于相对“实用”的气动避震用户则不得不面对故障率较高、维护不便的尴尬。经过私人改造的悬挂系统当然是无法达成原厂状态的均衡与稳定的,但或许这就是个性化所必须承担的损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