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爷的坎坷人生(十七)口口相传的故事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图为魏家台莲台寺

        民国十八年的这次大饥荒,我们全家十一口人,四爷领了九口人去逃荒,回来三人,遭到(方言)了六人。而其他先人呢?或许还有更残的一人不剩,也就没有口口相传的故事了。

        由于我文字水平有限,我也无法把四爷的这段苦难经历写得生动和再现。然而,我家的苦难往事和那个年代中国人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一样,那种饿殍遍地,野兽争食的画面;那种卖儿卖女,骨肉离散的悲怆;那种饥饿难忍,度日如年的凄惨,深刻的影响了我对历史与现实、国家与社会、政治与人性等诸多问题的重新认识,这种历史的苦难记忆于我内心的刺激,浓重而激烈。

        留在家里的六爷六奶(我的亲二爷奶),只要是人能吃的东西,几乎都吃过来了;野菜、草籽、草根、树皮无一不吃。十八年家乡同样干旱,几乎未下种。早晨起来,六爷六奶拿上小铲,漫山遍野找草根挖食,天黑了回家倒头就睡,一天天就这样苦苦度日,也就是他们一天的生活。对巴屲地的水沟旁,六爷撒了几棵豆子,自从绿苗出土,他们每天掐豆苗充饥,六爷六奶的皮肤都成绿色的了。

        唉!苦难的人呀,不知道剩下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的六奶奶非常干练,记忆力特强。家乡老小人的生日,甚至我们的亲戚的生日,都在六奶的记忆中储存;何年何月何日发生了什么事,记得尤为清楚,我的很多童年的记忆,都是六奶口传的。

        六奶具有较为出色的叙述能力,故事清晰,语言生动。尤其是转述别人的话语时,学的惟妙惟肖,人物、事件立马活灵活现,常常令我们儿孙辈深受感动。每当雨天或空闲,一大帮儿孙都会围坐在六奶身边听她讲故事。漫长的岁月里累计的难以计数的伤感往事和笑话,在她这种风格的叙述中,时而跟着流泪,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歌声嘹亮;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成为对岁月的“美好回忆”。(待续)

祖先耕耘过的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