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古梨园的保护 (四)计划经济下古梨园的生态管理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记住乡愁 守望家园

苏义秀  文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家乡所有种植古梨树的人

古梨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属于集体财产,全部归生产队所有,梨树的种植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方式耕作。解放后大兴水利建设,大机房抽水机首先抽水提灌,充足的水源使老梨树焕发生机,活力无限,梨树结出的果子品质更加优良。

五十年代末以大队为单位成立了园艺队,一大批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天把式集中起来种植梨树;园艺队里建有科研站,实验推广梨树科学的种植方法,引进新品种,增加了倭锦、红香蕉、黄香蕉等苹果种类,梨园迅速壮大,品种多样化发展。

三年困难时期,园艺队解散,果园分配给各个生产队所有,梨园种植依然靠这些技艺精湛的天把式,他们从刮树,抹树,弹树,攀树,一直到摘果子,常年累月在梨园里劳作,和梨树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在集体劳动中,天把式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技艺不断提高、完善、传承,他们是梨园的技术人才,是生产队的中坚力量。

满园梨树遵循自然生长的法则,严格按照自己的大小年循环,大年硕果累累,弹树时得狠一点,否则果子太稠密长不大;小年以逸待劳,休整蓄势,小年的果子结的稀,个儿长的更大,可以弥补收成的不足。和祖辈果农一样,生产队依然尊重梨树的自然选择,不做人为的改变。

人对梨树的精心照料,梨树必有丰盈的回报。六十年代中期,家乡的冬果梨以“兰州冬梨”的名称,和“兰州白兰瓜”(青白石的白兰瓜)齐名,由“中国天津进出口公司”负责出口到世界各地。出口的冬果梨从果窖里吊上来 ,细心的妈妈们挑出个头大小适中、果皮细腻光滑,色泽黄润鲜亮的梨,用白色的专用纸(后来纸上印了红黄两色的两个冬果梨和“兰州冬梨”的图案)包起来摆放到专制的木板箱子里,梨周围塞上纸花子,钉上箱盖。为了确保包装梨的质量,队长让每个人在箱子里放上写有自己姓名的小纸条,后来传说外国人研究纸条上的字,不得其解?纸条才被取消了。共青团组织学雷锋,队上的青年们(现在已是80岁左右的人了)晚上义务钉箱子,搞得热火朝天。是冬果梨优良的果品质量赢得国际市场,为国家换取了外汇,为家乡争了光!

想起来很荣幸,我在新庄坑看了一季果园,看果园的任务是防止果子被人偷摘或者是祸害梨树。队长安排的活计,必须要认真完成,一个人的工作要严格自律才可以做好。每天天麻麻亮,我就去果园里,晚上天黑看不见人了才能回家,风雨无阻。每天盯着树上的果子从鸡蛋大长到比大人的拳头大,粗燥青绿色的果皮逐渐变成细嫩光滑的黄绿色,直至树尖上的黄里透红细腻柔软,似果肉喷薄欲出。果子逐渐长大,软儿梨的树枝慢慢下坠,有的快挨到地了;冬果梨树枝是攀掉起来的,树枝虽然不下坠,但是梨和树叶的颜色区别越来越明显,梨一天天从树叶里钻出来享受阳光的沐浴,风的吹拂。每天我享受着果子变化带来的愉悦和惊喜,更时时担心着树上的果子被人偷摘,或遭遇暴风雨果子掉的太多,树枝折断、下垂的树枝飘起来等坏运出现。刮风下雨我无处躲藏,好在隔壁果园是堡子队的由二舅看守,二舅有个小房子,下雨天可以收留我躲躲雨,煮些冬果梨、黄豆角留给我吃;晚上他住在房子里,还帮着我看看果园。
果子成熟的季节,有一些果子就会掉下树成了跌果,一遇到刮风下雨天掉的会更多。早晚我要去每棵树下拾一次跌果,那时候干活很认真,怕晚上别人把果子拾了,生产队蒙受损失。跌果分给社员们,娃们才有果子吃了,跌果也切果皮子,或者煮熟了好些的人吃,差些的喂猪。

张金柱 摄影
秋天果子成熟时,生产队摘果子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先摘软儿梨,从瞿家拐子开始一直摘到下车街的小滩子,再返回来由远到近摘冬果梨,这样搬运云梯等工具是最省力的,那年到新庄坑摘冬果梨时已经是十月底了,冬果梨在树上被霜煞的果皮柔润细腻透亮,树尖尖上的更是黄里透红似宝石,咬一口白嫩细腻的果肉,甘甜的果汁随即飞溅,那味道着实醉人……。那些天我在园子里就吃梨和馍馍,家乡的人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这样吃,口味吃甜了饭菜索然无味。城里人馒头就着咸菜吃,我们是馒头就着果子吃,各有各的香味。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梨味道很独特,细细品味是一种清爽纯绵、回味悠长的甜;摘到家里出过汗的、窖藏后的是浓郁清香略带点淡淡酸味的甜,果汁会变浓。经常会想起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精准描述:“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也。” 原来最耐存放的冬果梨其果味也在不断变化着。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果子的价格低的可怜。六十、七十年代初,家乡黄河上没有桥靠拔船过河,我们用架子车拉果子到船河湾,踩着一尺宽的木头板子(河岸边搭到船架上的板子)战战兢兢的把果子篮子(一架子车放七个篮子)背到船上,架子车抬上船;过河后再把架子车抬下船,果子篮子背下船装上架子车,拉到张家湾子商店仓库的院子里,过完磅秤才算交给商店了。那时候刚摘的软儿梨一斤3分钱,3分钱!一篮子一般是80来斤,除去7斤皮,净重70来斤,价值2元钱,农民一年的辛苦费……。腊月天交软儿梨,站在船上凛冽的寒风吹来,刺骨冰冷,棉衣棉裤无济于事。冬果梨是开春后交到商店的,冬果梨怕冻,商店不会收的。

交到商店的果子都是上好的,有些压扁的,有伤疤的就会分给社员,春节期间家里有软儿梨吃了。人们很少花钱自己买梨,外地走亲戚才会买一点,卖给社员的软儿梨5—7分/斤,冬果1角3分—1角5分/斤,苹果(倭锦)2角/斤。记忆中有年我家买了10斤苹果,一冬天都苹果味四溢,满屋飘香。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的喷洒逐渐取代了黄泥抹树皮;防止病虫害另一方法是用烟叶子熬煮水喷洒在梨树上,每个生产队的院子里有一口大锅,是专门用来给果树熬药的。随着气候变暖,雨水减少,气温急促升高,夏天树上的虫害增加,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化学农药杀虫了。最早使用的是“敌敌畏”,每年用手摇式喷雾器打上一次或两次。少量农药的使用,对果品的质量没有太大影响,软儿梨,冬果梨依然是独特的什川味。

抽水机灌溉下的梨树,水肥充足,长势迅速,高大茂盛的树木越来越多,造成了园子中心地带梨树通风不良,果子品质有所下降,果树修剪迫在眉睫。几百年辛勤栽种的梨树,天把式下不了手,每年就小枝枝修剪一下,大枝还是舍不得动,梨树仍然保持着蘑菇状的树冠,高大挺拔的身姿屹立在果园,威风凛凛!

古老的梨树是有生命的,能感知到自然界一切。尊重自然规律,善待梨树,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古梨树永远不会辜负于人。

2020-4-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