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THREE FACILITIES 第三则设施配套(下) 微更新关键词:实用美观 SLOGAN: 整体布局经济实用 美观耐看易于维护 到2020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啦!一年来,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新时尚”到“好习惯”,从民间智慧到智能化设备,从社区自治到“一网统管”……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背后的“绣花功夫”和精细化管理,正生动诠释着这座人民城市的创新与活力。 02 SANITATION FACILITIES 02 环卫设施 垃圾收集设施 居住区中常见的垃圾收集设施,有垃圾箱(桶)、垃圾收集容器间(垃圾箱房)、大件垃圾堆放点及废旧物品回收点等。 ■存在问题: 原有的垃圾箱房大部分不具备分类收集的功能,混装桶单体规模小,分布点位多,标识不清,给使用和管理造成不便;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堆放点多为露天堆放,容易产生扬尘影响环境。 ■解决途径: ○理性评估,均衡布局。根据小区日均垃圾投放量,测算垃圾收集设施的需求规模和数量,对现有垃圾收集设施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原则上,规模较大的垃圾箱房按服务半径不超过 70 m设一处。在垃圾箱房中按垃圾分类的标准,配备对应的活动垃圾箱(桶)。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堆放点宜单独设置,设置点便于车辆通行。 ▲长宁区虹旭小区内设置的大件垃圾堆放点,封闭卷帘门防止扬尘影响环境,开门宽度可让车辆进入运载垃圾。 ○复合功能,封闭管理。垃圾箱房需设置排水和通风设施,利于封闭式管理,利于机械化收运作业。有条件的还可结合设置废旧物品回收点、环卫工人休息处、科普教育点等。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堆放点应当设置围挡,防止扬尘。 ○标识清晰,环境协调。垃圾箱房的指识标牌、服务信息、垃圾分类宣传告示等应当清晰直观,且尽可能整体设计,避免杂乱无序。 案例之九 长宁区新路街道新华路699弄 模块化垃圾厢房 设计师:Gabriele Tempesta(意大利) 新华路699弄小区主入口附近原来有一处垃圾箱房,尺度较大,使公共通道非常局促;箱房的窗口长期开启会有难闻的气味散发出来;若定时开启,居民按规定时间扔垃圾,又有一部分居民会错过垃圾投放时间。 设计师经过广泛的居民意见征集,探索垃圾箱房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造方式。通过精简尺寸,节约占地面积,给小区释放空间;模块化箱房,可灵活组合,适应场地条件和垃圾分类要求;自动升降窗口实现封闭管理和灵活投放;配备的工具间为环卫人员提供更完善的工作环境和清洁设备。 ▲设计师制作了1:1的垃圾箱房模型,让居民体验、投票窗口开启的五种不同方式(杠杆式、边轨式、手柄式、重力式、脚踏式)和具体尺寸。最终,居民提出的第六种方式“自动开启式”成为实施方案。 ▲改造后,模块化的垃圾箱房既满足了原来容量,还缩减了尺寸,改善了原来局促的空间。垃圾箱房由一个“工具间”和两个“箱体”组成,两个箱体模块按四分类垃圾各配有自动升降窗口,工具间模块包含洗手池、更衣柜、衣架及用于清洁的高压水管。 ▲平时窗口关闭。居民按键后,窗口下降打开,丢垃圾后,窗口自动关闭。 ▲自动升降门上标明垃圾分类指南。 案例之十 长宁区虹桥街道精品小区改造工程 长虹小区、爱建小区 长宁区虹桥街道在老旧小区进行“精品化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对每个试点小区现有的垃圾投放量和户外空间进行重新评估,采取拆、改、并的方式,减少布点,集约设置。 拆除现状容量低、影响主要通道的小型垃圾箱房,按照服务半径设置规模较大的垃圾箱房,选点结合小区主要开放空间、主要出入口附近新建。新建的垃圾箱房不仅按照四类垃圾分类,还集中设置大件垃圾堆放间、环卫工人操作间和休息间等功能。 ▲长虹小区内原来分布在居民楼的宅间绿地内的小型垃圾箱房,规模小,影响宅间车辆通行。 ▲拆除原来多处分散的垃圾箱房,在小区三处较为开敞的户外空间建设规模更大的垃圾箱房,还提供环卫工人操作间和休息室。 ▲爱建小区内位于公共绿地一角的大型垃圾箱房,包含大件垃圾堆放间、四分类垃圾箱、环卫工人操作与休息间。 ▲垃圾箱房附近的小区围墙改造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墙和居民认领种植区。 案例之十一 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悠和绿站” 设计团队:人人社区营造社、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悠和家园小区的西北角有一处建筑垃圾堆场和垃圾箱房。由于管理不善,环境品质较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也给物业和居委会的工作带来压力。 环保社会组织和设计团队通过参与式工作坊,邀请社区居民、物业、居委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设计和实施,将这个场所升级为废弃物精细化分类空间和绿色社区生活示范中心,还决议通过了新的垃圾运送方案。 ▲改造前的垃圾箱房和建筑堆场 ▲改造后,“悠和绿站”拥有精细化垃圾分类功能、隐蔽式建筑堆场、一米菜田、屋顶花园、湿垃圾堆肥等多个功能。 ▲“悠和绿站”经常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屋顶花园成为青少年植物科普基地。 案例之十二 浦东新区金桥镇永建路垃圾站 设计团队:上海善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金桥镇永建路西侧的一片区域,原有的垃圾站由于生活垃圾露天简易堆放,不仅产生臭气,产生的废水还污染了相邻的河道。同时,周边违章搭建、随意停车现场严重。 为了挖掘使用效率低下的空间,提升社区品质,金桥镇将垃圾站改造为贯彻垃圾分类措施的全封闭垃圾站,并结合周边区域整体设计,将这里打造为具备垃圾分类科普宣传和公共空间功能的口袋公园。 ▲改造前的垃圾站 ▲改造后垃圾站设有干垃圾压缩机、餐厨垃圾处理机等,处理量能解决全镇的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他处处理)。厨余垃圾处理的有机物用于口袋公园绿化养护,形成了一套垃圾分类处理的闭合环。同时配以喷淋设施,以解决污水、臭气等问题。 ▲垃圾站改造后实行全封闭管理,垃圾站周边区域1800平方米改造为园林式口袋公园。口袋公园与垃圾站的通道,以景观墙与绿植分隔,避免相互干扰。 ▲人们在游园时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
来自: 昵称60765955 > 《景观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