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演义, 苏妲己有多强的修为, 为何准确预言了几千年后发生的事

 人众众人 2020-09-08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提到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天下无贼》里的黎叔!这两句本来不怎么出名的诗,经过葛大爷的精彩演绎,现在变得人尽皆知了!

但是你知道吗,在《封神演义》中也有这句诗!

《封神演义》中,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带着宝物进贡给纣王,希望救回被囚禁的姬昌,但是苏妲己一眼就看上了英俊的伯邑考,百般勾引!


苏妲己也是出口成章,生个气也能做出两句诗来!但是,这两句诗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是不是太像了?即便不算原文照抄,至少也算仿写的吧!伯邑考是正人君子,岂能受她这样诱惑,果断拒绝了她,这时,书中写道:“且说妲已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但是问题来了,苏妲己是商周时代的妖怪,而这首诗却出自元代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商纣和元代差了几千年,难道是因为苏妲己是狐狸精,修为太高了,已经能预见几千年之后的事了!

其实,不光现代的影视剧中有穿帮镜头,像《封神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里面的穿帮片段也不少。

同样是苏妲己勾引伯邑考这一段,伯邑考斥责苏妲己不守妇道,张口就说道:“娘娘乃万姓之国母,受天下诸侯之贡贺,享椒房至尊之实,掌六宫金阙之权。今为传琴一事,亵尊一至於此,深属儿戏,成何体统!”


椒房一词就更不得了了,椒房在古代一般指皇后居住的宫殿。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西汉时期的未央宫里,皇后居住那间房子叫椒室,也称椒房殿!这话初听没啥毛病,但是列位看官,“六宫”一词最早出自于《周礼》。而《周礼》传说为周朝建立后周公旦所做,实际上成书于战国时期!

所以,伯邑考作为一个商代的人,一下子引用了战国时期和汉代的两个典故,可谓未卜先知啊!

在《封神演义》中,这样未卜先知的典故或者诗句比比皆是,“穿帮镜头”可谓非常之多!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封神演义》写的是商代的故事,那个时候连文字还是甲骨文,如果真是实事求是地写,估计绝大部分的成语和典故全都不能用,这本书的文学色彩就会大打折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