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岠山出云 龙女巡凡

 文化佳园 2020-09-08

岠山不高,却常有云蒸霞蔚之景,每当此时人们便会惊呼:岠山出云,龙女又到下界寻访来了!说的是一个百听不厌的神话故事。

岠山顶上,弥陀寺东侧,有一口深不可测的水井,人们叫它葛仙井,传说是神仙葛洪炼丹所用。

晋末,神州大旱,赤地千里。下邳一带沂、泗枯竭,黄河床内尘沙飞扬。适值六月,烈日当空,瘟疫横行,庶民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葛洪游医到下邳,见邳民尸横荒野,村断炊烟,心内十分悲伤,决心留医下邳。他踏遍邳野坡坡岭岭,见田地龟裂,泽地干涸,无处取水。欲在野地凿井炼丹,怕水不洁,遂举步登山。独见岠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芳草萋萋,断定山下有清泉。于是以洞为居(葛仙洞),于白云崖上开井。葛仙以松子草根为食,以露水为饮,以铲为具,夜以继日开山打石。不几日,肩肿虎裂。但一想山下每天病死者举步皆见,嚎哭者日渐稀疏的惨景,便忍饥耐渴,抑痛揩血,寸时不懈。

井深随日进。数十日后,井至百丈。葛洪仍不见泉涌,正心急如焚,突见一块平板巨石铺在井底,上书“东海一眼”。葛老悟其意,乃大海之眼,必有水。于是举斧猛劈,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如同山崩地裂。葛仙随山摇地动声昏于井底。

俄顷,葛仙醒来,面前烟雾缭绕,身下爽凉,用手往身下一摸,竟是清凉无比的泉水。那泉水从井底汩汩向上涌动,葛仙也随之飘然而起。不一会,竟被浮到了井口。那井水涌到井口时再不往上涌动。

葛洪急忙翻转身子,爬出井口,向井内一看:呀,百丈石井,水满欲溢。那水说清,站在井边,井虽深百丈,井底石头和葛翁丢下的那把大斧都清晰可见;说碧,竟和万里碧空连在了一起;说凉,捧起喝上一口,顿觉目明脑爽,肤润肌滑,劳疲顿除,饥渴全忘;说柔,水含在口里,尤如缕缕琼浆游走五脏六腑,又如悠悠琴弦,拨动督、任二脉;说沏,水入嗓中,三焦“吱吱”作响,三百六十七穴,豪气顿生。

葛翁举目观山,松柏摇头晃脑,山野细雨蒙蒙。向山下俯瞰,只见灰沙烟尘全无,河水奔腾。细观自己,竟在云雾之中。

瞬间雨过天晴,孙儿已将炼丹之釜安放在井旁。

葛仙正准备炼丹,突然看见井边站着一位少女,年龄不过二八,头戴珠冠,肩披云发,瓜子脸庞,白玉面皮,一双大眼仿佛两颗墨绿的宝石,玲珑剔透,晶莹光亮。高挑的鼻梁下,含朱小口,歙歙欲动。亭亭玉立的身材,外着碧水一般的长裙,那长裙微微摆动,裙下竟悠然飘起一朵朵白色的云团。

葛洪见怪,连忙上前打躬问道:“不知何方仙姑驾临,老朽有失远迎,请您降罪。”

那姑娘纤纤细步,向葛洪道:“老先生仁慈善施,德满苍穹,恩泽四方。为拯救下邳,以石当床,以草为粮,掘石开井炼丹以救众苍生。此举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我父为你送水,我父又差我来此帮你,我哪有降罪与你之理!葛仙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葛洪立身恭言道:“敢问令尊是谁?仙姑又如何帮我?

仙姑答道:“我父乃东海龙王爷,我是龙王九女,姐妹排行最小。因我生性好动,不甘寂寞,多次求父亲允我来人间观山川,戏万物。这次父亲受玉皇大帝之命,派人来岠山送水看井,我便请了这差使。”

“唔,这水原来是仙姑从东海引来?

“正是。早年,东海有一泥鳅精为躲清闲,偷挖水下暗洞二百里,直通岠山底下。父王知道后,捉回泥鳅精,用巨石盖了洞的去处,故这条海水道已在地下静卧了六、七千年。今日葛翁欲从山顶取水炼丹,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父王便命我顶碎盖顶之石,带清泉直至山顶,并要我日夜居井中,不得擅离职守。”

“原来是龙王爷父女帮忙,老翁感激不尽。”葛仙欲跪下再拜,一缕烟雾之后,龙女不见了踪影。

葛洪得水炼丹普施人间,人间又普降甘露。不日,瘟疫渐去,太平盛事又临人间。人们对葛洪自是感激涕零,这且不说。

且说这小龙女,名叫云霓,自知禀性贪玩,偏要寻了个看井的差使。她单知看井清闲,岂知,看井责任重大。

起初,小龙女在井里呆了半个月或二十天便出来一次。每次出来她只游玩一会儿就回井底。所以下邳一度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可是没过两年,小龙女云霓便在井下呆不住了。她在井下呆得不耐烦到龙宫里串串也倒罢了,可她喜欢上了人间,特别爱上了这下邳的山山水水。

她开始游山玩水了。她乘着仲夏千山峥嵘,万木苍翠之好景,每天早出晚归,日复一日。什么半山翠屏,虎山神采,宗善禅寺,黄山灵石,全让她看了个遍。她这一乐不要紧,可苦了下邳老百姓。她出游了一个月,大雨整整下了三十天,下邳城里城外一片汪洋。这年秋天,老百姓颗粒无收。

葛洪见大雨滂沱不止,心里十分焦急。忽然想起小龙女所言“玉皇大帝受命龙王的事”。灵机一动:我何不求龙女帮忙,让她代我乞求上天,令雨止天晴,以救苍生。主意一定,便跑到井旁连连叩了三个响头,祈求道:“仙姑请再临凡间,老朽有事相求。”他连连说了三遍,仍只见井内水平如镜。他料定是小龙女在睡懒觉,只要自己诚心诚意等待,定会感动她出井。他等啊等,大雨把他的衣服全浇湿了,尽管是伏天,他还是冻得直打哆嗦。葛翁从早晨跪到中午,又从晚上跪到夜里。就这样,一连跪了三天三夜,雨也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饭后,他猛见满天白茫茫的云彩,匆匆忙忙地向一块儿聚集,不一会儿竟成了一堆堆分开的棉絮,雨也变得淅淅沥沥起来。再看这满山遍野的云雾,正打着滚儿向井里钻。

葛翁正被这千变万化的云彩弄得有点昏乎,突然一阵“嗖嗖”的风声,随之象有一件碧绿色的彩裙轻轻飘落在他面前。他抬眼一看,竟是龙女站在他面前。

“葛老先生,你为何跪在井旁,是不是井水不够你炼丹?还是草药不够?如若井水有降,我会立即禀报父王,让他立刻添水;如若草药不够,你可告之于我,我会到附近山上帮你采集。”云霓姑娘说完忙去拉起葛洪,葛洪哪里肯起。

“老朽炼丹一不缺水,二不缺药,只有一事相求于仙姑。”葛洪一双期盼的眼睛直勾勾地对着云霓,十分虔诚地说。

“不知先生有何事相求于我?

“你看!”葛翁指了指山下:“这连日大雨,农夫所种之庄稼全淹没水底,那旧城的草舍倒塌无数,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我欲求仙姑到天宫走一趟,代我求求玉皇大帝,让他命雨神降之有度,不要一忽儿半年滴水不给,一忽儿直泻千里。”

云霓听完葛洪的祈求,莞尔一笑:“老仙翁,此言差矣,有水有药你尽管炼丹便是,何必多管这民间之事……”

“不——”葛翁打断云霓的话:“仙姑此言差矣,葛洪炼丹之目的,在于拯救万民于水火,我这丹丸可治百姓之病,可治不了百姓之命。”

“此话怎讲?

“仙姑请听:百姓患肌肤之病,服了葛洪的丸药便好了,可这天下十年八涝,颗粒不收,而民以食为天,民无食即便再康健的身躯也难熬八九日,何况这长年累月无食,民众何以生存?民患病是死,不患病也是死,死亦死矣,谁还服我这丹丸?民不服丹,老朽炼丹又有何用?仙姑生性慈善,安能面对饿殍遍野不管呢。若仙姑赴天上求玉皇大帝开恩,重调阴晴,让天下升平,万民定会对仙姑感恩戴德,长年供你香火不断。”葛洪说完,连叩三首。

仙姑云霓深受感动,连连应诺。

云霓沉入井底,沿海下通道先到了龙宫,见了父王,叩拜曰:

“下邳百姓有难,特来禀奏父王。”

龙王爷一听,心里十分满意,一向不问世事只知贪玩的小女竟然也关心起人间来了,真是可喜可贺,便连声问云霓:

“女儿,下邳百姓有何大难?那葛洪又去干了什么?

云霓把下邳世间连日阴雨,水涝成灾以及葛洪拜托她求玉皇大帝普救苍生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龙王听罢,顿时皱起眉头,板起面孔问云霓:

“霓儿,你去岠山已有数载,可曾离开过葛井?

“这——”云霓迟疑了一下,毫无隐瞒地把她云游名山名水的事,告诉了父王。

龙王爷听了大吃一惊,顿时变得脸色腊黄,胡子乱抖,他真想举起那簸箕大的龙掌狠狠地揍女儿一顿,可转念一想,不知不招罪,板子不打不知之神,都怪自己当初未向女儿交待清楚,才惹出如此大祸。他龙目一睁,瞥见那下邳地面一片汪洋,茫茫水上飘浮着房梁,草顶,死猪,死羊和男女老少的尸体。再往山坡上一瞅,山坡上衣不蔽体的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奄奄一息。他心如刀绞,肝肠欲裂,暗自咒骂自己道:龙王啊,龙王,你可辜负了玉帝的期望啊!他痛心疾首,用上爪在头上狠狠地拔下三片龙鳞,以示惩罚自己。

云霓见父王如此痛苦,连忙再跪,曰:

“父王休要这般,女儿有过,你就惩罚女儿吧,女儿甘愿受罚!”

“汝有何过?”龙王见女儿跪在面前,泪如雨下。

“父王交代我看井要守本分,半月十日出井一次,出井少则半日,多则十二个时辰,随时将民间寒热报告给父王。小女未听父王的教诲,此次出游竟整月不归,耽误了报灾的时间。”

龙王见云霓知错,长叹一声,对女儿说道:

“霓儿,罪大恶极乃父王也。父王当初命你出海守井,只给你立了规矩,并未讲清守规矩的原委,致使酿成今日之大错。”

“父王,女儿愿听训教!

“孩子,你知那葛井乃是我东海一只海眼。海眼者,直通大海。往日葛洪未用之时,我用海门石盖住,葛洪用水时,一经打通海眼,那泉水定滔滔不绝滚滚外流,故遣你前去看守,那海眼水盈至顶而不外溢。你一旦离开海眼,那海眼便会将大海上的雾气尽皆放出,那雾气在山顶越发蒸腾,直冲天空,然后在半空凝成云块,春夏秋三季成雨,冬季成雪。我命你半月或十日出访人间一次,你出则云出,云出即雨至;你归即云收,云收则天放晴;你出游时日短,即雨小渐止;你出游时日长,即雨大连阴。按父王规定出游,即十天一小雨,半月一大雨,让大地干湿有度,滋润万物生长。你当初去守井,出井与葛仙一叙,山上山下顿降喜雨,正是你出井之故。父王本想你会悟出这番道理,没想到你只顾贪玩,不仅没领悟出父王的苦心,还忘了父王给你订的规矩。今日大错已成,本当将你斩首,先在龙庭示众,然后父也自缚其身,并带着你的首级去天庭请罪。好在观音菩萨慈悲,见父王拔下三片龙鳞自裁,便代父王向玉皇大帝求情。玉皇念吾年老胡涂,念你年幼无知,免去我们死罪,并警戒我们恪守职责,不可懈怠……”

云霓听父王一番言语,声泪俱下道:

“父王,女儿知罪,从今日起吾定言听计从,半点不敢懈怠。”

“好吧,父王相信你。不过我还要叮嘱你,天机不可泄露,你不可再到人间乱来。天上、人间本来一统,人有人职,仙有仙责。人供我们为仙,烟火不断,我们定要普降恩泽于人间。且不可学那人间懒汉,游手好闲,贻笑人寰;也不可学那贪官暴官,为自己一己之利,损人利己无边,贪得无厌。神者,仙者,民之偶像也,千万不可造次。”

龙王语重心长,女儿心领神会,随即告别龙王,潜回葛井。

葛洪只等龙女回音,但见云开雾散,洪水退隐,风和日丽。待天将干旱,地将开裂时,又是一阵喜雨。他独自思忖:仙姑定是奏明天庭,不然,何以人寿年丰?

葛洪日夜炼丹,拯救百姓。凡来取丹丸者,葛洪便宣扬龙女之事。众人自是烧香磕头,祈求见龙女一面。龙女自此恪守诺言,按期出游降雨。为了不受人间犒劳,躲开庶民烟火,她每次出访人间,必先令云雾腾腾遮住颜面。所以后人要见岠山顶上云雾缭绕,便知龙女巡凡,雨水将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