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邳城系列之十一】历史悠久的邳城小学(高志明)

 文化佳园 2020-09-08

       邳城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和尊师重教的传统。魁星楼点状元,黉庙建筑群里的新城学宫,同化小学,天主堂的崇德小学、显示着浓厚的文化教育环境氛围。

          邳城小学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有着丰厚文化教育基因,追朔它的早期“东徐书院”,“官立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清政府出资所办的公立小学。一九一二年民国初期改为”邳县县立高等小学“。学校几经易名。解放后改为”邳城中心小学“。它的前身还早于百年老校的邳中,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简称五四运动)邳县有志之士,积极响应。邳县高小串联周边小学校爱国师生集会、纷纷发表演说,情绪激昂、声泪俱下,啮指血书写下“打倒卖国贼”5个大字。县城各界人士及城郊农民亦蜂涌而至,会场上很快聚集近万人。群情激愤,声讨卖国贼、不做亡国奴。大会通过决议,通电全国。会后数千人环城游行示威。在徐州学生联合会影响支持下,建立了邳县学生联合会,革命火种从这里燃烧。邳县早期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大都曾在这里就读、执教。邳县中共创始人解慕唐曾就读该校,后考取徐州七师,毕业后又回母校任教,他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介绍进步书刊阅读,组织领导学生闹学潮,打倒贪污腐化反动校长,从事革命活动。这里也成了”红色邳县“的革命摇蓝。

          邳城两座百年老校,培育了古城儿女,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彰显老城多么厚重的文化教育。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座落在天主堂的后边,东北西环绕天主堂,那时学生来自:邳城、城山、城东、城北、城西、城南:还有城河东边,靠近城小的曹场、花园、邳城农场的大部分学生。学校有好几进院落,学校的正门在最西边朝南,一进校门是开阔的大操场,西北角有一口教室,(两头单间是老师的宿舍)、北边有跳远、跳高两个大沙坑,早操、体育课、站队集合放学回家都在这里。

         仍记得天色朦胧,我们早早聚集在大操场上,全神贯注、仰望天空,等待寻找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上空飞过,静听着“东方红”的乐曲从空中传来,同学们欢欣鼓舞庆贺!

           操场的东边是一排南北的教室,走过中间的过道屋是一个方正的院子,院子中央一棵双人合抱枝繁叶茂的大皂角树(据说树龄三、四百年)遮掩着大半个院子。学校在这里开会,全校同学聚集围座在树的周围,它成了会场的中心,学校的一景,说起城小便浮现皂角树的影子,深深的留在记忆之中,难以舍忘。

        往东走,南边是天主堂的后门,北边是学校的一排办公室,门前一个木制的钟楼悬掛着天主堂的那口古老的大钟,雄浑的钟声响遍东半个老城,东边的城小、西边的邳中,两个学校的钟声,遥相呼应、余音袅袅回荡在老城上空,老城人长期根据钟声能知道大概的时间,也提醒着人们安排做自己的事情,方便了老城人。

       我们上小学时,庄士武校长,褚秀言(女)主任,老教师戴同云、刘淑仪(女)、冯化远等诸多老师。(冯化远老师去世后,葬于城山西南角凤凰台上边,他长眠于此、仍能俯望他曾执教的城小)。来自南方支援苏北教育的金喜鹊、王文生老师,离别家乡亲人在城小任教。曹益新、闫长柱、曹益俊、曹秋侠、邱维尧等等众多老师。邱老师多才多艺,学校的大风琴在那时是时尚的乐器、他弹出美妙悦耳的琴声,吸引同学们上音乐课。小学校的宣传队,他导演的《智职威虎山》、《红灯记》、《送子参军》《愚公移山》虽然是小学生表演,但演的淋沥尽致,令人赞叹,倾注了邱老师精心指教,也显示了他的才华。邱老师的儿子邱林曾在《文化佳园》发表过(邳城怀旧)的文章,表达了他(他们一家人住在城小)对邳城的深深思念。

        我们上五年级的时候、“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原来的六年制改为五年,初中三年改两年,邳城中学不招生,在城小办起了“代帽班”。小学五年毕业(五年级与六年级大合班)上初中就是从我们那一届开始。

           那时初中三个班,学习的课程还算比较正常,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工业基础知识分化学、物理两部分。那时取消了外语课,没学过一个英文字母。

         刘元明老师的语文讲的生动形象,闫长柱老师的数学透彻易懂,石启恩老师的政治、地理引人入胜、孙秀荣老师的物理、化学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史忠义、张家银、石荣海老师各有所长。众多的老师:你们辛苦啦:是你们用知识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你们引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是你们为我们打下了小学、初中的良好基础。是你们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引了方向。

         与世长辞的老师们: 你们在天堂,安息吧。

          健在的老师们: 祝愿您身体安康!

      同学们,还记得学工学农时热火朝天,学工的到拖拉机站、学医的到医院、更多的是学农到生产队干农活。那时正赶上旱改水,原来旱田改种水稻。我们到生产队拨稻秧栽水稻。秋天种小麦却用栽水稻那样栽小麦,还说那是新的科学种田。有句农谚:“寒露两旁看早麦“,到了那个季节,西北风一刮,天气变冷,冰凉的泥水栽小麦是何等的辛苦,几千年的农耕种小麦,到如今的高科技农业发展也没有栽小麦,也就发生在那个年代吧!

         学校的院落、教室门口、走廊底下堆起同学们从山上抬回的小石块,利用上学的早晚课余时间,用铁皮卷成小挡圈,按规格砸成小石子(六厘钱一斤)送到水泥制品厂。那叫勤工俭学,也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我们初中三个班、一部分同学上了高中。恢复高考,一班的韩振亚考上了徐州医学院,毕业后在县人民医院当了副院长。二班的郗多明考上了华东水利学院现(海河大学),后听说在郑州大学当教授。三班的高志胜考取了武汉医学院,毕业时被省防疫站直接要回,后在省疾控中心任处长。这三位是我们那一届最早的代帽班同学,还有众多的同学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出了成绩,显露才华。

         但更多地是回家务农,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辛勤劳作、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为了生活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已、过着平静的日子。

          到如今我们都步入老年的行列,做爷爷、奶奶。甚至还有是太爷、太奶(那时同学们年龄悬差甚大,有的年近七十、小的也六十开外)已享天伦之乐。现如今老了,有老伴相伴,唯愿把生活过的有质量,心情舒畅,珍惜美好的夕阳时光。

         想当年:欢声笑语,天真的笑容,而如今岁月苍桑、皱纹爬满脸庞。

        再回首:年少时同窗共读,而如今两鬓斑白,儿孙满堂。

        再想往:还有多少事、勾起深深的回忆、多少感想。

        再一想:已分别四十多载,大家东西南北、各自一方。

         假如是:再相见,还能记得起,当年的音容笑貌,快乐的时光?

          俗话说:“一辈同学三辈亲”,那我们的情、我们的缘。何日我们再叙情长。 

         虽然是、难聚会、见面难、但可能、通电话、加微信、相互聊、共叙友谊,情意长长。

         随着老城的西扩,邳城小学西迁,建立新的宽敞明亮教学楼,环境优美整洁的新校园,一批有学历有水平的年青教师耕耘在基础教育的一线上,秉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续写新的篇章。

          [题外话:本人的《漫话邳城》系列在《文化佳园》发表以来,得到了主编徐景洲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朋友的喜爱、点赞、留言,在此深表感谢!邳城有太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丰富的古迹,亟待开发和保护,呼吁有识之士能共同做好这功在当今、福及子孙的好事。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查阅资料,访问知情者,结合自身感受和记忆,写了漫话邳城系列文章,可能还有疏漏讹传之处,欢迎指正交流,本人电话13915048641(同微信号)    高志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