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人间瑶草不知名——唐之淳邳州诗情(作者 崔学法)

 文化佳园 2020-09-09

邳州壮丽的山川灵气,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民情,丰蕴的历史文化,倾倒无数文人骚客、英雄豪杰。他们巡游邳州,讴歌邳州,留下了大量美好的诗篇。几年前程荣华先生选注《历代诗人咏邳州》一书,收录民国以前历代文人骚客咏邳古诗百来首。然而,黄水泛滥,加上战乱不休,民间典籍荡然无存,大量吟咏邳州美好诗篇损失殆尽。近年来笔者在各地新发现与邳州有关的诗词四五百首,估计总数在千篇以上,一个县级市受到古代文人骚客这么青睐,在全国实属罕见。更有一些咏邳之诗,应为千古之绝唱。

明朝初年,一位浙江才子,多次来到邳州,留下大量诗篇,这位才子就是唐之淳1350—1401),字愚士,以字行,山阳(今浙江绍兴)人。有异质,少有奇志,攻学不倦。父唐肃在明朝初仕应奉翰林文字。愚士跟随父亲历游名士大夫间,宋濂亟许其才,勉之学。年二十已有声于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生怕人家瞧不起,疑心特别重。洪武七年(1374),一日,唐肃在朱元璋用膳时用横筷礼,双手拿着筷儿甚是恭敬站着,朱元璋大怒说:俗礼可施之天子乎?大不敬罪,发配临濠(今凤阳)边境。不久病死。唐之淳辛勤扶丧归葬。追求其平生所作,荒邮败璧高崖断石,不惮荒远,靡不穷探。纂录收拾,如获金璧。时时伏读凄切,人为之掩泣。这次扶丧归葬,使唐之淳有机会来邳州一趟。他首先在邳州、彭城交界处吕梁洪的地方,写下了《吕梁洪》《吕梁庙》两首诗。接着在邳州写下几首诗:

自濠抵邳杂诗

一、

暖日轻风古道傍,平原宿草正茫茫。

过桥驿听津亭鼓,隔水船窥估客樯。

圯下无人邀孺子,小山有赋忆淮王。

细思楚汉争雄日,此地今余几战场。
二、  

河北三春雨,天南五夜雷。

山川新气色,车马息氛埃。

燕逐游蜂至,莺催候鴈回。

不逢沽酒馆,何以得衔杯。

                 三、  

山石搘桥险似梯,下窥流水净无泥。

水边多少垂杨树,着个黄鹂来上啼。

              四、 

红白花开宿莽间,长亭小店接村湾。

行人未识邳州路,马首先看虹见山。

此次邳州之行,唐之淳对邳州有了初步了解,喜欢上了邳州山水。然而,父亲的归葬,家庭的悲痛,唐之淳只得匆匆离开邳州。

十三年以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春,朝廷平定辽阳一带的元朝残余势力,派人前去安抚,唐之淳做为随员经邳州到辽阳,第二年春节后回老家,农历二月六日到达邳州。这次经过邳州,素爱邳州山水的唐之淳在也按耐不住了,在邳州住了近五十天,留下大量的诗篇。他在下邳登了邳州城楼,留下了《登邳城楼》:“挂剑台前事已非,半戈山下草离离。城门日没乌栖早,野渡风髙客过迟。十万牛羊新部落,五千貔虎旧旌麾。泗河东接沂河去,曽与行舟记下邳。”
接着他游遍邳州山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邳州八景》诗:
                         岠峯霁雪
              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峯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记得塞天曽见惯,薫风时节到辽城。
                          仙掌晴霞

何处丹霞似赤城,仙人掌上最分明。

若非玉女裁衣罢,定是天孙织锦成。

           孤鹜齐飞天欲雨,断桥斜映夜还晴。

               会须絶顶营茅屋,采作朝飡咽日精。
                           圯桥夜月

               泗水西边沂水东,留侯黄石有遗踪。

一编不受秦人火,三寸终成汉室功。

           曙色苍凉茅店月,履声寂寞栁营风。

我来圯下留多日,几度兴怀听漏终。
                磬石秋风

水滨浮石势参差,风急秋清出韵迟。

总是虞廷春贡后,不同萧寺夜禅时。

           响连月壑蛟龙惧,静荅霜林虎豹知。

何处钟声起迢递,分明律吕远相随。
               鹿湖烟雨

雨稀烟暝水增波,鸥泛春声入棹歌。

杨栁人家茅屋小,鳜鱼时节钓船多。

           暗归浦溆锵环佩,密掩峯峦湿髻螺。

定有仙人骑白鹿,夜阑来此奏云和。
               沂水春澜

雪融冰泮发漪澜,望入河流杳霭间。

 杜若未生黄鸟起,夕阳犹在白鸥间。

           声翻暖浪沉芳树,色漾晴岚灭远山。

春服已成来禊祓,傍花随栁欲忘还。
               渔亭晚钓

亭前不改旧山河,落日垂纶感慨多。

客至已非金谷会,风来犹起晋时波。

珊瑚摧折遗蒲栁,锦帐荒凉长薜萝。

更莫临流奏长笛,渚花汀鸟奈愁何。
              剑台野望

荒郊不见徐君墓,此地空闻挂剑台。

三尺英灵如有在,九原魂梦亦堪哀。

林烟拂水青萍合,山雨飞空紫电来。

望极吴中忆遗庙,春风几度野棠开。

几十年后邳州进士季运隆的《下邳八景》,在邳睢流行颇广。

           下邳八景

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峰独秀耸长空。

圯桥三进泥中履,羊寺遥闻夜后钟。

地见虹霓千丈翠,渔艇晚照一江红。

陵台夜月依然在,惟有官湖景不同。

由此可知除了季运隆所列的八景外,“磐石(安徽灵璧产灵璧石的地方)秋风”、“仙掌晴霞”、“鹿湖(骆马湖)烟雨”、“沂水春澜”、“渔亭晚钓”、“剑台野望”,都属于邳州自然风光范围,季运隆诗中除了“岠峰独秀”外均已没有遗迹了,而唐之淳诗中的八景大概还有可以挖掘之处。可见邳州山河之秀丽,疆域之宽广。

唐之淳在邳州还有幸看到了非常壮观的声势浩大打狼队伍,他在另一首诗中做了精彩的描写:

     射狼曲
甲士重重旗簇簇,一色晴原春草緑。

          将军小队出峄阳,健如飞鹰不可当。

          马人传令弓人受,骍弓在前箭在后。

          士雄马肥弓力强,胆落北山双白狼。

          吕梁洪边鼓声起,毛血斓斑狼堕水。

这是一首记叙从距山到吕梁洪的一次集体打狼活动,从中我们知道直到明初,自然界的洪水猛兽仍是人们的头号大敌。三月二十五日,唐之淳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邳州,留下了一首诗:

奉和忆邳城寓馆之韵(三月二十五日发邳以下系舟中所作)
                   
陆贾曽存越,班超解拓边。

公方持羽檄,吾岂恋舟船。

                    蒲叶迎旋斾,桐花落舞筵。

                    明朝毡帐月,光照柂机眠。

在舟中唐之淳写了一首《舟中有作奉呈公相》:“喜得天风送去舟,还从楚尾识吴头。浪花白处鱼吹雨,梅子黄时麦弄秋。一派棹歌连觱篥,两行旌斾杂兠鍪。路人解说朝天马,昨日清明过泗州。”可以看出这位酷爱邳州的才子是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邳州。

当年深秋,唐之淳又来到邳州,这次唐之淳在邳州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去。又在邳州留下了大量的诗篇。

重至邳州(十月初五日)

寥落古邳州,州城乱后修。

青徐开野色,沂泗入河流。

月冷孤桐夜,风髙磬石秋。

从来爱登览,况复是重游。

          雪  

入夜风犹劲,崇朝雪正飞。

自天分物色,随地得光辉。

清逼茶烟细,寒惊火力微。

西山可田猎,狐兎怯重围。  

夜读门山静居二先生遗集   

月色让残雪,角声凄断鸿。

从军泗水上,飞梦大江东。

风氷缀檐铎,邻火送春舂。

临文懐二老,清泪湿焦桐。

     读左氏新作  

林生本知友,劳子及神交。

螭蟠或在野,凤翥乍升朝。

文收艺苑实,思拥学江涛。

懐人对新制,客城寒漏遥。

雪水烹茶   

乞得银河水,来烹龙井茶。

枪旗开雨叶,风浪熟天华。

玉液渗云旗,寒铛独煑时。

一瓯醒酒困,谁道愧麄儿。  

奉和公相羣斋夜话之韵二首   

幕府趋陪旧,寒斋兴绪新。

敢邀诗作友,宁卜醉为邻。

月没三更夜,阳回四海春。

来朝好云物,纪述定频频。  

节盖重临日,辕门号令新。

将才原不忝,文字更无邻

箭射张山雪,谈生羽帐春。

自惭门下士,训倡敢辞频。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絶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姓字从头数,篇章爱好抄。

唐朝人物盛,一一许神交。  

灯窗翻阅久,丹墨校雠多。

总喜珠还浦,谁疑豕渡河。  

公方躭古律,我亦爱评诗。

首首聴歌起,谁占作者谁。  

读罢鼔三挝,香消烛卸华。

苦寒除是雪,频起聴窗纱。  

虎帐螭头鼎,犀床鴈足灯。

韔弓收夜月,诗砚得春氷。

    鹰攫鸟呈公相   

海西黄鹰双翅团,绣帽锦鞴霜日寒。

忽然乗风张老拳,批杀鸱枭松树端。

身轻势急飞复堕,枭鬼无声鹰眼怒。

愿公奋翼如此鹰,翦除枭獍威凭陵。

不击凡鸟夸多能。  

  奉和寄存翁善世之韵  

   禅心京国寺,云树大江东。

   法象超尘外,清谭入梦中。

   朝趋春殿日,经礼夜坛风。

   应喜淮阳信,天寒有雁通。

雪中偶成

雪花兼夜复终朝,腊日侵寻暖尚遥。

绝壑冷飞巫峡雨,逺峰晴涌越江潮。

谁怜狡兔空三窟,共仰云鹏落九霄。

幕府夜深寒不寐,为将文墨事嫖姚。  

碧落鸾车碾玉尘,上方台殿失金银。

回风宻洒梨园夜,小雨斜飞柳巷春。

万国山河同气色,五更星月让精神。

悬知太史占嘉瑞,愿祝丰年荷圣仁。

戏题桐窗

春时桐树叶幢幢,风动书籖月浸窗。

重到已为人剪伐,一阶残雪吠惊厖。

答友人

峄阳之山看孤桐,昔来春初今暮冬。

天寒日薄河水冻,圯下不逢黄石公。

州城之南古儒宫,老屋数间围破墉。

入门穹碑立四五,石黒字青苔藓红。

中有一士瑰而颙,问之姓名无极翁。

自言少壮取科甲,明光奏赋声摩空。

运移世改双鬓秃,寄食齐鲁如萍蓬。

见我揖我邀我坐,示我新词兼古风。

读之琅然合音度,如列牺象鸣笙镛。

乍疑渊源泻江汉,浩浩万里来朝宗。

又惊百卉兢春媚,秀者杰出惟孤松。

赠我雄文更奇绝,组织经史成山龙。

俄然谓我古作者,愧我所得非所蒙。

是日积雪明逺峰,夕霞照作青芙蓉

空庭马嘶客当去,邻壁鸡啼人晓舂。

子坐皋比咏芹藻,我走南北如宾鸿。

区区聚散何足恤,独有道义能初终。

酬子短歌歌未工,冻墨著纸书秋虫。

城南有酒薄如水,与子一醉三千钟。

                下视麄俗犹盲聋。

奉懐白先生兼寄二公子方大叅

临流脉脉懐归客,检历匆匆欲尽年。

公子坐分除夜酒,故侯来渡夕阳船。

灯前乡梦烦龟卜,霞外仙书倩鹤传。

谁道相违不相忆,心同淮泗日洄沿。

目病中闻打围作

  新按胡鹰旧雪香,三千人马出围场。

    自怜患眼寒窗下,髙拥青绫梦射狼。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

云白星稀夜气清,家家祠灶学阴生。

我方寄食公厨饭,却忆慈亲坐到明。 

去岁还家逼岁除,厨人灯火祭更初。

悬知今夜团栾说,说著邳州不得书。  

堂上慈亲鹤髪垂,几回空负倚门思。

定因说向孙儿道,知在京师在下邳?

 除夜立春

今年残腊今宵尽,明岁新春明日来。

天上列星归次舎,人间万物动胚胎。

土牛鞭映椒花酒,彩燕风吹爆竹灰。

尘世百年惊四十,可堪时序两相催。

 岁暮奉呈公相

发春食沂水,岁晏复来兹。

如何羇旅踪,涉历绵绵时

朝从我公出,驰猎北山陲。

骍弓挟白羽,紫燕从文骊。

莫归戎府闲,初月照大旗。

城近刁斗急,令严人语稀。

亦有二三友,摛毫匹书诗。

铿锵节征鼓,倡和叶埙篪。

今夕匪恒夕,岁律行推移。

作乐陈火戏,张灯送瑶卮。

献酬岂不欢,终觞前致辞。

春秋贵谨始,君子慎知几。

愿公益崇徳,如彼星日辉。

上为国柱石,下作民蓍龟。

受脤殄凶丑,垂绅赞雍熙。

惟音和则钧,在器满乃隳。

吾人依末耀,共仰黄髪期。

无疑唐之淳是一位讴歌邳州的古之才子,2004年春,笔者到浙江出差,偶在绍兴图书馆见到唐之淳真迹,可惜主管单位因保护文物,不许拍照,以至真迹无法与邳州人民见面。唐之淳点染邳州神韵之笔,古代吟咏邳州的神品之作,六七百年来竟躲在故纸堆中睡大觉,无人知晓,实在辜负了唐愚士一片拳拳爱邳州之心,实为邳州文史上一大憾事。像唐之淳这样讴歌邳州的好诗篇又有多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