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河守幸福 建功真担当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9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爱河守幸福  建功真担当


——讲述东营黄河河务局于爱建坚守黄河的故事



文丨史萍萍    摄影丨马学武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时曾经这样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只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就一定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的,作为一名黄河人,生活在一个黄河家庭,我深知,“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灾害作斗争。奋斗在黄河基层,我更想讲讲我们家的黄河故事。
在山东黄河东营区段“北大门”附近,曹店引黄闸的脚下,坐落着一个典雅有致、别具一格的庭院——曹店管理段(简称“曹店段”)。这里有一群“最可爱的人”。
这群最可爱的人就是曹店段的守河人。曹店段现有职工7人,5人为退伍军人,用“一个班”来形容这个集体再恰当不过。“老班长”,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说,是一个身先士卒的象征,是一份舍身忘己、替兄弟挡子弹的情谊,更是一种由衷地发自心底的尊敬。曹店班就有这样一位老班长,他身体健硕、皮肤黝黑、和蔼可亲,他叫于爱建,是曹店班人人心中骄傲又敬佩的“于班长”,也是今天我要讲述的黄河人,我的爱人。

扛 旗


“结束麻湾管理段,曹店管理段两段合署办公状况,重新组建曹店管理段,原闸管所所长于爱建同志任曹店管理段段长。”2019年6月18日,在麻湾管理段防汛会商室内,副局长曹同录郑重宣布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职务的任命,一个角色的转换,这背后更是一份责任的重托。从机关到基层,没有人会轻易接受这个决定,更何况,曹店管理段位于东营黄河河务局管辖段下游,地处偏僻,此时曹店段是旧段新建,一切工作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而又恰逢儿子面临高考,填报志愿等等一系列需要父母陪在身边指点一二的人生关键时刻。面对种种公私“困境”,他二话不说,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义不容辞地来到曹店管理段。帮着他收拾行李,看着他头也不回地赶往曹店段,我的脑海里面突然闪现出2005年的那个冬天,他在菏泽东明工地施工,因为赶工期春节都没能回家,也正是因为那年冬天的忘我施工,他的膝关节长时间被结冰的棉裤包裹,严重受潮,导致膝关节落下了病根,即使在酷暑的夏天也必须带着护膝;“可得照顾好自己啊,我不能在你身边叮嘱,自己得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革命的本钱!”“这次就在家旁边,也不远,我有空就多回来,你有空去看我也行,放心吧!”作为一名老黄河的妻子,我深知他的性格,嘴上说着挺近的、多回来,真到了干事业的劲头上,可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冲劲,这是他的选择,在他的心里组织的话就是绝对命令,坚决执行是一名退伍军人应有的素质,我支持他!
“要把曹店段建设成为高标准的河工之家”!这是他来到曹店段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带领着当时仅有的4名职工,徒步拉网式普查,每天微信运动步数达4万多;把时间关口前移,多与上级汇报沟通,解决难点、堵点,在他的努力下,曹店段在一个月内全部步入正轨。“用汗水浇灌的果实分外甜。”就在这一年底,所有的辛勤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曹店管理段被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工会评为山东黄河优秀“五型”段所、职工满意食堂、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三项荣誉。看到满墙的荣誉,我从心里认同了他的选择与付出,也理解了他心中所谓的幸福,一切都值了。

扎 根


“今年春节我在段上值班,你们轮流吧,多一些时间在家里陪家人过年。大家辛苦一年了,给家人们都带个好!我代表曹店管理段谢谢家中亲人们一年以来对咱们工作的支持!”节前会议上,“于班长”部署完各项工作最后说道。只言片语让职工们的心里暖洋洋的。他总是行动大于说教,默默埋头苦干,他能做到的就是四个字“以身作则”。
2020年的春节是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一个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想到孤身一人在管理段值班的他,我和孩子坐不住了,没有多想,我就从家中收拾好衣物、防护用品和米面油等物资,跟孩子来到了段上,防疫战疫全家兵,同他一起消毒、做好防护、张贴通知公告、设置劝返点,用行动支持他的工作。“全家坚守”,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除了要保障基本生活外,日常工作任务不能等、不能停,形势异常严峻,曹店引黄闸所属的黄水东调任务迫在眉睫,而此时首当其冲的难题是,闸前泵站受大河枯水期的影响自然引水量根本达不到要求,必须开泵抽水,而想要顺利开泵抽水,泵站前清淤刻不容缓,但是雇佣社会力量,人员聚集根本不符合当时的防疫要求,这一个个难关摆在面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他早已胸有成竹的干了起来,他亲自动手用电气焊和三根架杆制作了加长喷水枪头,安装高压潜水泵,开始了泵站前的清淤工作;这可是冰冷刺骨的正月啊,天寒地冻,每隔一个半小时就要挪动一下重达120斤的喷水枪头,为了保证进度不耽误供水,他这样一干就是一天。正是他的辛勤的付出,才有了疫情期间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引黄供水黄水东调任务。

筑 坝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亲河“健康”起来。7月3日16时48分,利津水文站实时流量4580立方每秒,水位11.88米,形成1989年以来最大流量。管理段第一次面对如此大流量过境,许多年轻职工没有经历过,要在最短时间内教会、带好新人。他每天早上五点穿好救生衣,带好安全绳等装备,带领管理段青年职工到滩区测量滩唇出水高度、上报平滩流量。出发前,他都要仔细检查好各项安全措施,途中走在队前,用自己脚踩实前进的路,发现一点安全隐患都嘱咐好身后的职工。从管理段前往滩区的路并不近,一次巡查全程走下来接近两个小时,每一步的背后都是他冲锋在前的担当和对职工的爱护。
大水逐渐退去,防洪工程面貌大提升的计划提上日程,他无周末、无假期,脚步遍布整个曹店段辖区,无论是堤防险工还是偏僻的淤背区、滩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与去年相比,他唯一不同的是在管理房、险工巡查时不再步行,而是骑上了电动三轮车。在其他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低调的代步,只有朝夕相处的管理段职工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晒黑的肤色只能代表外在的变化,每日的劳作、长期的劳累已经超出了这个年近五十岁的身体承受能力。但是不管多累,多苦,每天都有“乐呵呵”洋溢在脸上,从来没有抱怨过。用他的话说——“奋斗,正青春!”
有一次,他来局里开会,门卫新来的值班人员以为他是收废品的,进门就叫住了他“嘿!同志,我们这里没有废旧报纸,即使有废品,疫情期间也不能进去了。”他回家跟我说这件事时,我又好笑,又心酸。或许只有作为妻子的我明白,这一年来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操劳过度,无情的白发爬满双鬓,他已不再年轻;有时在段上一住就是好几天,黄河边整天风吹日晒,一忙活起来,也懒得再收拾、打理自己。所有的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能做的也只有在他身后全力支持。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敢于创新。在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声音的同时,曹店段治理建设正在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注入更多鲜活的生命力,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让黄河文化更适应时代、更顺应潮流、更贴近群众。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启程。愿他用实干精神,诠释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竖好管理段房顶的那一面红旗;用敬业奉献之深情深深扎根一线,挺直管理段门口的那一颗大国槐;用坚定信念守卫黄河安澜,用“老班长”精神筑牢黄河岸边最结实的一道堤坝。扛旗、扎根、筑坝,陪他一起铸就黄河一线最坚实的钢铁长城。

作者简介:史萍萍,就职于东营黄河河务局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