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义:​轮 回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轮 回

● 李义

是怎样的幸运,让我成为娘的儿子。又是怎样的荫德,让我拥有两个健康活泼的儿子……

无意中看到圈中一位老师撰写的文章《孝顺是最好的回归》,有些感慨。

回首自己的过往,一直是对父母有些愧疚的。我不知道父母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但我始终清醒,我永远是父母心底的牵挂。孩子有出息、光宗耀祖或是老人们最朴实的期待,读了一个好大学,却没有搏得一个好前程,只蜗居于这一方故土,或曾让父母有些失落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人生的定义或又各有不同。其实,我亦不曾后悔没有走出去,父母陪我长大,我亦能陪他们变老,如此,甚好。

孩子现在已经上了五年级,活泼健康、聪明伶俐,不愧是老李家的血脉。看着现在孩子每天的喜乐忧愁,仿佛就在昨天,我是孩子,父亲是我。

母亲是一样的慈祥,可当年伟岸的大山,却被岁月侵蚀成了一个小老头。年轻时从不曾关注过父亲,现在,我待他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需求,父亲更是。

我是从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的。因为父亲是爷爷奶奶的最小的孩子,待我出生时他们早已过世多年,这是我小时候埋在心里多年的遗憾与对其他同龄人深深的羡慕。彼时的农村,没有父母的支撑,一对年轻的夫妻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其艰难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父亲做什么都是一把好手,木工、泥瓦匠,更别说种地务农的本分。

好像是从某一次父亲尝试举起一袋西瓜而无果后,他尴尬之余开始重新寻找自己个人要强自信的支点了。他会在家庭聚会时骄傲地给我们兄弟妹三人讲,他这一辈子就是靠脑子吃饭的,即便现在人老了,但脑子还在,聪明还有,就是打麻将,也是没有几个人是对手的。父亲愈发像个孩子,需要我们做儿女的去关注他、关心他,去赞美他、请教他更是要去服从他。有时,我感觉和父亲相处就像是在做游戏,看到父亲满意开心的表情,就像看到自己孩子受到表扬时同样的神情,我亦甚是慰藉,觉得自己能多少为爹娘做点什么,也会心安一点。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念与生活。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打心底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朋友文章中写道,调查显示现在全国的年轻人有六成一年与父母见面团聚的次数不超过十次,比起陪伴与孩子“有出息”,我不晓得天下父母更钟情于哪一种,我却更喜欢看到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举家团聚。虽然和父母现在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想见时也只是十分钟的路程,这一点我还是很具优势的,心里也有点欣慰。

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很多熟悉的面孔再也不能见到一次,难免时有伤怀与恐惧。生命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一茬去,一茬来。时常会从梦中惊醒,因为害怕一起床就听到父母逝去的噩耗。我曾梦见过两次父亲去世了,那样的心痛与无助让我哽咽无声……父亲已然72岁了,不知道陪伴我们的年头还有几个。心中无时不在祈祷:时光你慢些走吧,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亲人再变老了……

轮回,是自然的不可更逆。亲情,更是我们坚强活下去,去感受生命美好的心安所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心灵亦有皈依、兄弟仍是家人……只愿时光静好,父母能够喜乐平安,年年岁岁。

品 读 评        

轮回,是佛语。又称流转,轮转。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佛教第一经典《心经》有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悟透真相,放下痴念,也就没有若许烦恼。然而,生来为人,在亲情环绕中成长,哪里能够轻易摆脱本性悲喜?落叶飞黄蝴蝶,泪水依灌红杜鹃。我读《轮回》,心有所思,想起前几天一位朋友诠释风车。他说:“我理解:一是代表乡村的古朴,二是代表轮转的时光,三是终得圆满。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逢。”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想的就是人生。在自然以远,循自然法则,享自然恩宠,听自然歌唱,这样很好!

 《思与远方》评论员:王倩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李义,陕北80后,喜山水,偶健身, 好吃懒作,性情不羁爱自由!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投稿邮箱:whming369@163.com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