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被医院放弃抢救,回家后“起死复生”,背后究竟如何?

  平凡的人 2020-09-09
已经被医院宣布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病人会起死回生吗?
这种天荒夜谈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在看似闹剧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些误会,甚至是否存在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当你在义愤填膺指责医务人员不作为的时候,又是否会想到自己已经被别人当枪使了?
当你在听见某些媒体满腔悲壮甚至歇斯底里的呐喊时,又是否想过自己正是别人收割的流量而已?
当你正义感爆棚为他人鸣不平的时候,又是否明白正义在某些人眼中其实一文不值?

下面就请擦亮眼睛,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则近期发生的'新闻报道'。
请准许我为“新闻报道”四个字打了引号,因为在我看来,这种东西根本配不上新闻报道四个字,它完全没有遵守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
这种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猎奇而已。
在还原真相之前,我再次想对媒体朋友们,尤其是从事医疗相关媒体报道的朋友们强调:事实是报道的第一性,新闻性才是第二性,不要为了某些目的而本末倒置。



言归正传,上面这张《都市频道》的新闻报道标题能不能吸引你的眼球?

说不吸引的都是装逼犯。

最起码我自己被吸引了,“医院放弃抢救,男子起死复生!”

这样的标题还不够震惊吗?

连医院都已经放弃的患者,必然是已经无药可救了,但他却起死回生了?

我们下意识里想到的是什么?

是医院误诊了?

是家属用了某些灵丹妙药?

为了一探究竟,我又继续查看了这则新闻的具体内容。

不查不要紧,查看后不仅让人大跌眼镜、嗤之以鼻,更让人对这人间闹剧感到悲凉不甘。

因为从这闹剧背后,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那些缺乏基础医疗常识者的奇怪逻辑、看到人性的贪婪、看到人与人之间缺失基本信任的社会关系。


根据《都市频道》的报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8月17日,焦作沁阳的田某服用农药自杀。其父将其送入沁阳市中医院救治。

8月18日凌晨2点多,医生告知患者父亲人不行了,而且推荐了一辆拉死人的车,把患者拉回家了。

就在亲戚朋友在为患者准备后事时,当天中午1点多钟,患者田某竟然起死回生坐了起来。

后来,患者又在其它医院诊治,现在“基本痊愈”。

患者“基本痊愈”后,家属却对沁阳市中医院有意见了:“连死人活人都分不清,耽误了救治时间。”

新闻报道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是沁阳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的一句话:“活了不比死了强?”


如果仅从《都市频道》的报道内容来看,人们很容易得到三点信息:
第一、沁阳市中医院放弃了对病人的抢救,让家属将病人带回家,并且推荐了一辆拉死人的车。
第二、沁阳市中医院对病人病情的判断失误,草菅人命,患者的病情根本没有严重到不能在抢救一下。
第三、沁阳市中医院某些医务人员缺失爱心。

有了以上三点,读者们还能够不义愤填膺吗?还能够不指责医务人员吗?还能够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吗?

有了以上三点的潜台词,还怕不会成为爆款新闻吗?还担心没有没有流量吗?还担心没有人关注转发吗?

不错,但从文案来看,这款内容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唤起了人们内心的真善。

从新浪微博上关于话题“被料理后事的男子起死回生”的阅读量就可以得知了。

换句话说,这则新闻报道截止我发布这篇文章(2020.09.09:08:00)仅在新浪微博上便已经有了超过八百万的阅读量。

也就是说,短短时间里就有了数百万人对这则报道产生了共鸣。

再换句话说,《都市频道》制作报道的这则新闻已经在社会上广发传播了,对沁阳市中医院、乃至对全国医务人员都产生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如果它算作谣言的话,以这种传播热度,某些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呢?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实际上,事情被网络曝光后,沁阳市中医院已经给出了说明,从知名博主@白衣山猫 的微博上,我们可以看见如下内容:



其次,通过某些热心人士的微博、朋友圈可以进一步得到佐证:



看到这里,我们才可以进一步还原整个事情的过程,其实它并不复杂。

简而言之,事情的经过就是:

2020年8月17日15时56分,39岁的田某因为家庭纠纷服用了农药敌敌畏而被送入沁阳市中医院。

当时的诊断是重度有机磷中毒,医院予以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抢救治疗。

8月17日17时40分,患者病情加重,进一步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期间医院多次同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并建议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血液滤过治疗。

但,其父拒绝,并在8月18日02时50分签字放弃治疗,带着患者自动回家。


回家后,便为患者准备后事。

然而,患者于当日中午病情好转。又经过其它医院治疗后,在《都市频道》报道时已“基本痊愈”。

家属认为,沁阳市中医院的治疗存在问题,不仅连死人活人没有搞明白,而且让自己因为为田某准备后事而耽搁了治疗时间。

于是,便有了《都市频道》这则看似伸张正义,为民请愿,阅读量超过八百万的报道了。


在继续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些基本知识。

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常会遇见的急性中毒病例,中毒的情况多种多种,包括生活中毒、生产中毒、使用中毒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不同。

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严重可致死,病死率在3%-40%之间。它起病急、进展快,及时、规范的救治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3、敌敌畏在有机磷农药中属于高毒类。对人体的毒性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导致人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胆碱能神经持续冲动,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症状。不仅可对全身器官产生影响,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4、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除了积极的基本治疗之外,对于重度患者推荐尽早血液灌流治疗。

5、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不可掉以轻心,即使患者一时间得以缓解,依旧不能等同于“基本痊愈”,因为还要注意中间综合征、反跳、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以及其他脏器的损伤。这一点在口服有机磷农药的患者中尤为重要。

看到这里:重点来了!

01
第一、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田某,是否被沁阳市中医院放弃抢救?

《都市频道》制作的视频新闻中用着加粗标题,豁然写着“医院放弃抢救”。

事实上,医院不仅没有放弃抢救,而且予以了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抢救。

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后,多次同家属沟通,因为患者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建议转上级医院行血液灌流治疗。

然而,患者的父亲却拒绝了!

至于,患者父亲为何拒绝转院进一步行血液灌流治疗,没有人知道答案。

当时处于何种考虑,可能只有这位父亲自己知道了。

02
第二、患者田某是否真的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的前提是患者曾真的死亡,最起码也是心跳停止吧?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患者已经死亡呢?

不说那些复杂的标准,就说一条最简单的道理,人在医院里死亡了,医生最起码要给你拉一份直线心电图,要给你一份死亡通知书,最起码要让家属签字确认吧?

那么,对于患者田某来说呢?

沁阳市中医院根本没有下过死亡的通知,也没有给患者拉过一份直线心电图。

就算是在医院里死亡,为何没有被直接送往太平间或殡仪馆?

事实上,是患者家属主动放弃了给患者的治疗,要求出院,一切后果自负。


这种情况下,医生充其量会和家属沟通,放弃治疗的后,患者有可能会死。

所以,患者田某根本没有起死回生,因为他从来不曾死过!

03
第三、被家属放弃救治的田某为何能够好转?

前面说过,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来说,及时、规范的救治非常重要。

虽然报道中没有提到田某倒地服用了多少敌敌畏,但是从重度中毒和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来看,服用量应该不会少。

这一点也可以从患者被送进沁阳市中医院后,第一时间予以绿色通道抢救的情况得以佐证。

要知道,在医院里,除非是危及生命的情况,否则的话是不可能得到绿色通道优先救治机会的。

因为急诊急救的资源宝贵,必须要留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不可能被滥用。

患者被送进医院后,得到了医院及时、规范的治疗,才得以保有一份生存的希望。

这便如同吃饭一样,你先吃了两碗饭没有吃饱,又接着吃了一个馒头。

难道你能说,自己吃饱的功劳全是馒头,前面两碗饭白吃了吗?

如果没有沁阳市中医院前期的积极救治,患者不可能得以好转,甚至用不了多久就会殒命。

你不信?

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看看那些服用有机磷农药而没有被及时送进医院的例子。


04
第四、患者“基本痊愈“后,家属为何要找沁阳市中医院麻烦?

按照常理来说,患者一度被认为没有了希望,家属甚至已经办理了后事,最终却又能够站了起来,这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即使不感谢沁阳市中医院前期的积极救治,也不应该去找麻烦,讨说法吧?

难道这位拒绝转院进一步血液灌流治疗、放弃抢救要求离院的父亲忘记了自己曾经签下的字?

口口声声说沁阳市中医院连死人活人都搞不清楚的家属,难道真的从某位医务人员口中听说了:“你儿子已经死了,拉回家去吧?“

口口声声说沁阳市中医院耽误患者十几个小时救治的家属,难道忘记了是自己拒绝转院血液灌流?

我想他不会忘记,因为事情毕竟还没有超过一个月。

既然如此,他为何要坚定的去讨说法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他没有想到患者竟然会又活了过来!

如果不去讨说法的话,他该要如何去面对自己而儿子,难道要对儿子说:“我担心人财两空,就没听医生的话去给你做血液灌流?“

难道他要对儿子说:“是我判断失误,签字主动放弃了对你的抢救,现在你活了过来太好了!“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个锅都必须要由沁阳市中医院来背。

更何况,搞不好还会有人煽风点火:“医院没给你看好,现在自己好了,你不去找医院吗?”

最不济,他们还可以说一句:“我们是病人我们不懂“

05
第五、《都市频道》等媒体为何要报道?

道理很简单,这种新闻能抓眼球呀!

不是有一句话嘛,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事实上,这样的新闻从来都是媒体们的宠儿。甚至没有新闻,制造新闻也要上!

至于什么客观公正,什么第一性、第二性,都被抛之脑后。

在热度、流量面前,良心和道德又能值几个钱?

比如张主任一句:“活了不必死了强。”

就被他们掐头去尾,反复拿来炒作了。

你看,就连人民网这样的媒体也一字不差的跟风报道了!


出现这样不顾事实、甚至颠倒黑白的报道,真是媒体人的耻辱!

多巴胺真是佩服这些人的勇气,竟然敢于制造传播这种引起全社会关注,仅新浪微博便超过八百万阅读量的谣言!

多巴胺真的佩服这些媒体的勇气,就在国家为抗疫人员举行表彰大会的同时,他们却又制造了一起割裂医患关系、抹黑医务人员的报道!

这是无耻至极!

这是顶风作案!

这是连脸都不要了!

最后的最后,我想总结的几点便是:

1、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蛊惑,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2、敬告某些新闻媒体从事者,不要一再突破职业底线,否则是要被粉丝抛弃的,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
3、给患者家属一点建议,不仅不应该找沁阳市中医院讨说法,反而应该感谢沁阳市中医院前期的积极救治。患者田某如今“基本痊愈“并不等于完全没事了,千万要注意有机磷农药中毒带来的后期并发症。
4、告诫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请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类似新闻报道,不要让自己的正义感充当了别人牟利的工具。
5、《都市频道》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没有新闻的话请回家休息,千万不要人为制造热点,更加不要为了追求热点而忽略了新闻报道的事实性。你们欠沁阳市中医院一个道歉,欠全国医务工作者一个道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