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美文:怀念四合院(作者:管利明)

 当代文摘 2020-09-09



·精·品·悦·读·


怀念四合院


文/ 管利明(贵州作家)

晴朗的天空下,一座由水泥、钢筋组成的如积木般森林一样的城市在渐渐拔地而起。到处是高耸的塔吊的手臂;到处是鸡啄米似的忙碌的挖掘机;到处是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于是,许多如我一般的人站在曾经是四合院的旁边,眼睁睁地看着断壁残垣不断地轰然倒下,腾起一片黄色的粉尘。粉尘消散后,只剩下一片砖头瓦砾的废墟。目睹此景,我在想,这略显笨重的挖掘机,是不是像一个不懂电脑的人,胡乱地按下了删除键,在删除那段早已写成的历史,在删除人们曾经的过去?

尽管现实的空间和储存的硬盘被无情的手臂瞬间删去,但人的记忆却像春风吹又生的小草,是历久弥坚、无法抹去的。于是,四合院的生活恍然如昨,并且更加清晰起来。

四合院,是中国人传统的民居,许多上一辈的老人和四五十岁的人都曾居住过。我在搬离四合院之前,曾在那里生活过十多年。那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亲如一家的邻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四合院就是一个大家庭。每家都是门对门、户对户,各家的基本情况彼此都大致清楚。哪家儿子正在读初中、哪家闺女准备考大学、哪家媳妇贤惠、哪家女婿能干等等,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甚至来往的亲戚朋友大家都有几分熟悉。经常是人在家中,就会听到“张某某、王某某,你家来客人了!”的声音,可见邻里之间的熟悉程度。在这个大家庭中,若是哪家婆媳关系不甚和睦,或夫妻之间闹闹别扭,大家都会在路途相遇的聊天中或夜晚纳凉的时候相互劝和,不会让婆媳之间的隔阂如发酵的陈醋酿子越来越深,也不会让夫妻之间的矛盾如破旧的棉絮口子越撕越大。在四合院里,大家彼此了解、知根知底,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也都顾及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凡事都有一个做人的准则,因此极少听到哪家传出寻花问柳或红杏出墙的风流韵事,也几乎没有人干那种偷鸡摸狗、伤风败俗的事情。即便偶有小孩之间的口角与斗殴,家长们都会觉得自己教子无方、面有愧色,都会严厉地呵斥自己的小孩,反复向别人家长道歉。四合院的伦理道德就在大家自我约束、相互宽容、彼此尊重的氛围中和谐地循环往复。

四合院也是一个集散地。住在四合院的人,白天各上各的班,各忙各的事,到了晚上,都会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每个人既是新闻发布源,又是消息接收者。电视上的新闻、社会上的奇事、中国的、外国的,自家的、别家的、家长里短、事无巨细,无一不是大家的淡资。尤其是春夏秋季的晚饭时分,一阵锅碗瓢勺的碰响之后,各家各户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于是,人们都乐意端着饭碗聚在一起吃饭。哪家的荤菜、哪家的素菜、哪家味道香、哪家有特色都让人一目了然。有的还会在彼此的碗里夹一箸菜肴,相互品尝不同的味道。仿佛只有这种方式,晚饭才会吃得格外的香甜、格外的舒心。有的男人喜欢端着饭碗三家五户地串门,遇上哪家男人好酒,也会毫不生分地坐下来陪着喝上一两盅,彼此说说笑笑地打发闲暇的时光。一顿饭,串来串去,走走停停,会吃上个把两个钟头。这种自由自在、悠哉游哉、毫无拘束的生活方式只会在四合院里才能找到,同时也彰显了人际之间无与伦比的和谐关系。


四合院更像一个世外桃源。四合院由于相对独立、住所紧凑、封闭性好,极少有外来人员涉入,因此较为安全,不仅很少发生被盗事件,就连晚上忘了取回晾晒的衣服,第二天也会一件不少地挂在那里。有的时候半夜回家,邻居却早已将晾晒的衣物替你收好,第二天又完璧归赵。四合院没有专人打扫卫生,却一年四季清清爽爽、干净整洁。四合院的人见到小孩扔的纸屑和杂物都会自觉地弯腰拾起,有空的时候,也会主动拿扫帚清扫一下,随时保持着院落的清洁,如同自己的家庭一样。四合院的人以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到了夏凉的时候,也会聚在某一人家唱一唱卡拉OK,也会放着录音磁带在院子里跳交际舞、健身舞,直跳得大汗淋漓、尽兴而归。而每到这个时候,便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大人欢娱的时候,总会不失时机地邀约一起,三五成群地玩躲猫猫、打游击、抓特务的游戏,直玩到临近子夜、大人寻找为止。尽兴玩耍的大人和小孩,各归各屋后,一上床,醒来便是天亮。这样的生活,没有田园,胜似田园,让人过得十分愉悦、十分轻松。

如今,告别四合院的生活已有十余年,人们虽然住进了住宅面积更加宽敞、生活条件更加优裕的商品楼房,但却没有了当年四合院那样温馨的生活环境,缺少了毫不生分的人际关系。即使住在同一楼层的人,彼此之间大多也不知姓甚名谁。每当我机械地上下电梯、木然地走过楼道、枯寂地听着住户冷漠的关门声,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怀念四合院的生活,怀念那段人情味儿最浓的时光。

当 代 文 摘 原 创 精 选


作者风采与简介


❀❀❀❀❀

作者简介

管利明,男,重庆合川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四川到贵州学习、生活、工作,定居于清镇市。198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内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百余篇,近百万字。多次获省、部级创作奖。出版有小说集《都市无泪》《五彩文集》和《我从山中来》。

系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贵州散文学会会员\贵阳市作协理事、贵州地质作协副主席\清镇市作协副主席。

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授权发布,其他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当代文摘微刊

dangdaiwenzha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