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过几年人类就要永生了?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我最近读了好几本有关未来的书。

第一部是前阵子大热的《未来简史》,书里预测,未来的一般人类(没错,就是你我这种不是精英的一般人类),可能每天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啊不,打游戏了。

因为到时候,大部分工作都人工智能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越来越少,人类就不再需要以人口数量取胜了。人类就要从“智人”发展成“智神”了。

还有一本叫《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作者总结了未来需要具备的六大能力是: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综合能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所以昨天在和网友LIU聊天的时候,我就说,现在不知道该让欢丸上什么兴趣班,因为根本就看不清楚未来。

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后,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所面对的世界,根本就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

就像二、三十年前,起码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大部分人都无法想象现在我们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我们小时候那么流行的珠算、五笔字型、DOS编程,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仿佛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读了这么多未来的书,让我对未来,更加迷茫了。

然后我今天就看到了这个:Google首席工程师Ray Kurzweil说:到了2029年左右,人类的寿命将不再是通过出生的日期到活着的时间来进行计算,那时,人类每年所延长的寿命会比已经走完的时间还要长。

我不知道这段话的原文是怎么说的,我的理解,翻译成人话就是,人类到2029年就要永生了。我今年24岁,到了12年后,2029年,还是24岁,真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就能看到人类永生。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叫《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我当时特别羡慕里头万绮雯演的马小玲,腿可真长啊。还羡慕里头的僵尸,可以永生,那不就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可以用来,呃,看电视了吗?

后来我不看电视了,看了一个电影,叫《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我也特别羡慕里面那个已经一万四千岁的男人,那不就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可以用来,看电影了吗?

于是今天我想,等到了那个可以永生的未来,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会如何看待时间和时间管理呢?

我们肯定会把多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时间,拿来看电视、看电影、打游戏、看小说,反正不会用来干什么正事。反正时间还多的很,不是吗?

著名的时间心理学大师津巴多在他的《津巴多时间心理学》中界定了六个时间观念:

两个过去维度,两个现在维度和两个未来维度。这些时间观念被命名为: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积极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未来时间观;超未来时间观。一个健康的时间观,就是高度的积极的过去观,中等偏高的积极的未来观,和温和的、选择性地享乐但不冲动反应的现在观。

而现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在眉睫的时间管理问题,是不是等到人类永生了就会迎刃而解了呢?

我觉得并不会。

众所周知的拖延症,往往到了deadline的那一刻才会突然痊愈,如果没有了dead,那这条隐形的deadline是不是也就会逐渐不存在了呢?或者会被继续无休止地拖延下去了呢?

回头去看,古人可能平均寿命也就是个三十来岁,现在,我们的寿命翻了一倍都不止,平均寿命都到八十多岁了。可为什么时间反而越来越不够用了呢?

有了更多的时间,我们下意识就会想多看几集电视剧、多打几局游戏、多看几个电影,而未来的人类也一定会受到更多这样的诱惑。时间从稀缺变得不稀缺,这似乎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

时间是大家都拥有的,未来可能还会变成无穷无尽的东西,但唯有能够更好地利用它,才能够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而通过时间的复利效应,这个价值也会被无限放大。

所以我们更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习时间管理,才能应对未来的,永生。

《小学生必学时间管理:三节课让你学得更好、玩得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