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海霞山水丨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德风堂说藏品 2020-09-10

何海霞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1908年9月生于北京,其父母酷爱文艺,对少年时代的何海霞影响颇深。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1935年,何海霞始入“大风堂”师从张大千,从摹古入手,临摹了大量宋元名迹,涉猎深邃广博,渐有所成,进而树立了自家画风,成为大风堂弟子中成就卓著的名家。50年代以后,与赵望云、石鲁等共创了“长安画派”,他的绘画也注入了新内容,形成了新格调,在当时的国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70年代末,他从西安回到北京,为钓鱼台等处创作巨幅山水画,作为厅堂装饰。这些画作,气势恢弘,主题明确,抒发了画家对如画江山的纯真情感。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何海霞的作品一向以立意雄奇,骨体坚凝,笔力雄健,墨色浑厚而引人注目,他长于将青绿、浅绛、水墨相互融会贯通,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能成就与此,源于他对传统的潜心研究,与对大自然和生活极度热爱,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何海霞先生对生活的深入体会,他笔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刻画的丝丝入扣,十分生动。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何海霞所绘山水无论是雄奇之景,亦或是诗意小景无疑不令人称奇。骨体坚凝,意象雄奇,无论是绘画语言亦或是思想境界、美学风格上都表现出何海霞吞吐山川、拥抱时代的力量和气魄,折射出一种积极向上,气势磅礴,无所畏惧的精神气象,着实令人赞叹和钦佩。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何海霞山水功力深厚,以至贾平凹称其为“中国山水画最后一位大家”。何海霞用传统扎实的功力和新颖的生活感受相结合,画出秦岭新的表现手法,这在中国历代山水画的描绘中从来还没有人如此来表现秦岭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以及时代特征,何海霞先生创造出的表现技法,无疑证明传统也是变化前进的,中国山水画也在传统中顺应着新时代发展而创新,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事实。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也曾对何海霞予以高度评价:“何海霞先生以浓厚的传统功力和独特的观察角度,深深体悟出北方山水特别是西岳华山的精神气象,其所画山水苍茫浑厚、朴茂雄秀,有长枪大戟、错彩镂金之美,充分体现出了北方山水的独特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