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廉颇刘安墓

 大春观察 2020-09-10

廉颇刘安墓

——————

作者〡夏冰

去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出差,下了高速,沿寿县通往凤台的省道上一路西行,意外发现了廉颇和刘安的墓。当时还是很惊诧的,廉颇!?就是那位战国晚期叱咤风云,曾率领赵国军队以少胜多,战胜秦国虎狼之师的廉颇?就是那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成语典故上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将相和”、“负荆请罪”的廉颇?他不是赵国将领吗?怎么会葬在安徽寿县?寿县在战国时期可是楚国的地盘啊!

更令我吃惊的还不止这些,停车下来,看见街边的指示牌,显示廉颇墓距公路仅500米,而且是一条农村的乡间小道,小道两边都是农家。

一个光屁股的小男孩在门口的沙堆上玩着沙子,看我的车开了进来,连忙跑回自家院子。不知道这里世世代代的农民是否清楚廉颇是何许人也,但廉颇墓就在前面,刚刚驶过村子,它就突然刺眼地跳进我的眼球!哎呀,这就是廉颇墓!?

眼前哪有什么墓地,没有想象中的墓道、牌坊、题字、纪念亭,甚至连个坟丘也没有,只有一块黑色的石碑,孤零零的立在田垅上,“廉颇墓”三个字,分明告诉你,这底下就埋葬着两千多年前的一代战国名将!这就是廉颇墓?它就在山脚下的乡村小道边,周边都是果林,挂满了还没成熟的梨子、石榴和枣子。周围很安静,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金戈铁马,没有血雨腥风,只有风吹过果林的沙沙声。     

意外惊诧于廉颇墓之如此简陋,不知道当地政府是如何保护这个“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既然在公路上设立了指示牌,那就是希望有人进来参观的,干嘛不对墓地做些整修呢?搞个墓道、盖个牌坊也是应该的吧。想一想,这就是那位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啊,何况他曾经横刀立马,驰骋沙场数十年,一代名将啊!真是太对不起这位老英雄了。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曾率赵国胡服骑射训练出来的新军长期驻守在赵国北境抵抗胡人入侵,并曾打败过当时已经几乎战无不胜的秦军,成为当时赵国柱石。而蔺相如初出茅庐就完壁归赵,渑池盟会,又逼秦昭王击缶而一举成名。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不必多说,与蔺相如“将相和”后,结为刎颈之交。蔺相如誓言,廉颇但去,相如墓前刎颈相随!一文一武,珠联璧合,使得赵国国内政治空气清明,曾使秦国名将白起不能前进一步。惜乎蔺相如早亡,秦国使反间计,使得赵王不再信任廉颇,而任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才有了长平之战,赵括战死,40万赵军被秦兵坑杀,这时赵王才又重新启用廉颇,在邯郸又抵抗了秦军几年,期间数次打败秦军。无奈昏庸的赵王仍然对廉颇不信任,致使廉颇出走,先奔齐,但齐王也不重用廉颇,廉颇再奔楚国,楚王倒是很欣赏廉颇,但廉颇心系赵国,这时秦国已兵临邯郸城下,赵王欲再次召回廉颇,派人去楚国打探廉颇的意向,廉颇当着来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开弓射箭,跃马扬威,以显示自己宝刀不老,可惜来人回去后对赵王说“廉颇老矣!”,致使廉颇最后丧失了为赵国尽忠的机会。不久赵国亡国,廉颇英雄无用武之地,也病故于楚国寿县,这就是为什么廉颇埋在寿县的原因。这正应了那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距离廉颇墓不过几公里,就是西汉楚王刘安的墓园。

刘安(前179-前122),是淮南王刘长的长子,刘长阴谋叛乱被发觉自杀,淮南国一分为三,刘安继承了淮南王王位。史书记载刘安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集思想家文学家与一身,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淮南子》一书,使得刘安本人也在中国历史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淮南子》原为鸿篇巨制,共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据说,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刘安的制国思想是“无为而制”,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屡遭谗言。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相传刘安宾客云集,其中有苏飞、李尚、左吴、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称之“八公”。八公聚此炼丹,丹药方成,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诛戮。后传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从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亦广传今古。    

如今刘安就葬于八公山下,他的墓园和他的王侯身份也极为不相符,但这也符合他造反未遂被逼自杀的历史。说是墓园好听,不如说是菜园,但进门还得买5元门票。

这就是当年显赫一时的皇亲国戚,《淮南子》的总编,淮南王刘安的墓。   

刘安与廉颇历史上相距并不遥远,本来风马牛也不相及,但却阴差阳错,殊途同归,都埋在了寿县,都埋在了八公山下。功过是非,也只有任后人评述了。    

寿县就是古时的寿春,也是一座历史古城。战国时楚国本定都郢都,在今湖北荆州,后秦国并吞巴蜀,从长江上游和秦岭以南对楚国形成了两面战略包围,楚国无奈东迁寿春,时称寿郢。《三国演义》上袁术称帝,建都寿春就是此地。(作于2013年7月26日)

看《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写到廉颇负荆请罪,于是又翻开《史记》·《赵本纪》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想起当年曾路经廉颇之墓,多有感慨,故此后记。(2016年3月23日修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