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届“图书杯”征稿〗李靳‖渑池住院往事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李靳,河北魏县人,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小小说艺委会理事。

征文作品

渑池住院往事

李靳

1

胆结石医院

二十六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无论怎样治疗,针灸、服药、注射、输液,四十度的高烧始终没有降下来。烧我迷迷瞪瞪,晕晕糊糊,浑身如挨打后的感觉,心疲身软,疼酸难耐。当着医生的表妹夫在我家住了三四天,就这一点,我意识到我病不轻。因为平常我有病去找他,我自认为是患了大病,可在他眼里根本引不起重视总是说没事,没事,回家多喝开水,服用几个消炎药片就好了,不要神经兮兮地疑神疑鬼。而这次他那么认真重视,传递的信号很令我忐忑不安。病好后,他陪我去邯郸地区医院作了全面检查,包括用了最先进的CT。最后,发现有两块结石在我肝内胆管居住着,像两个没经主人批准而偷偷居住的房客。所以等冬闲后,便去了全国最好地治疗结石的医院——渑池胆结石医院住院治疗。

渑池胆结石医院,是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治好胆结石病的地方,在李副主席的批示下,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一座当时属一流的豪华建筑,有上千张床位,配套设施相当上水平的胆结石专科医院。

我坐上火车,第一次出远门,经郑州,过洛阳,钻隧洞,渡涵桥千里迢迢来到这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古镇渑池。

医院设置齐全,专家是国内一流治胆结石的医师,有对结石病奇效的祖传秘方。专家室内陆面铺有地毯,墙上挂满奖状锦旗,最正面有张和李德生的合影照片。

到医院后,先作B超,后开方、拿药、交费、住院。穿着洁净的白衣护士,个个长相靓丽身段苗条。有个护士帮我们拿来被罩床单,安置床位。住处相当干净舒适。这胆结石病都是慢性病,若没有其他合并症,根本不用住院治疗。但那八层住院病房楼有上千个床位,只用了二楼几十个房间。所以开药之后,都要住院十天才能拿走回家长期喝的中药。若让病人选择是否住院,那住院大楼可能要完全闲置了。

当时医院规定,病人伙食自理,每天交四元住院费。可外边客店最便宜的是每晚六元,而设施比医院差远了。当时说是住院,可连个陪护也没有。每日里白天串街逛店、上山游玩,夜间在暖气电灯下,下棋打牌、闲聊乱侃比高级干部住疗养院还惬意。

那次住院,加上拿回家后服用的药物,用费超过千元。治病历时一年,中草药用的有两大草篓,每日两碗胆汁般苦药汤,最后将两块结石消灭了一块。可锻炼了我喝苦药汁的本领,一大碗苦药汁,我能一口一口品尝佳酿似地服下,说来令很多人乍舌。

2

会盟台

来到渑池,第一个要去看的地方是会盟台。吃过早饭,我打听到会盟台在县城西驻军营地,便一人前往,因为许多病友还未混熟。进了兵营,只见有一八角小亭,红柱绿瓦。我想,怎么这样小呢,那秦赵两国君臣、近侍、兵将人众,怎么能摆得开呢?我便向一人打听,这是会盟台吗?

这一问,问出事来了。那个人便问我你是来参观会盟台的,买票了吗?

我问在哪儿买票?

在兵营门口呀。

我回头望门口,果然有人坐在那,怎么刚才没见人呢。我便到门口买了票,收了我五角钱。唉!一顿饭钱没了。其实不用问,也就是这个地方。因为亭中立一石碑,刻着古秦赵会盟台字样,外边立着很多小石碑,分别刻着某某捐钱二十元,也有十元的,五十元的,最多还有上千元的。

我付了费,就坐在亭内仔细参观,华丽的现代建筑透出一股浓浓的战国气息。转亭外漫步,在地上寻觅散落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历史碎片。我可没有九里山前牧童的命运好,没找到浸润着战国时代古韵味的残刀断枪,只有年代更为久远的黄沙红石。

里边是红砖瓦房的驻军营房,很多战士进进出出,这儿是从战国时代就是兵家争斗的地方。我心里穿越时空,浮现出了两千多年前,在这个遣址上的古房驿站里,秦赵两国君王在此召开会议的画面。会议上,赵王对着咄咄逼人的秦王,又惊又羞的鼓瑟。而秦王在蔺相如以命相挟的威胁下,无奈地击缶。王者顶珠冠束锦带,在台内唇枪舌战;武士披甲挎刀,个个长着兵俑的生动面相,怒目侍立。而在秦赵边境,廉颇率有十万将土,铜盔铁甲,佩剑执矛,枕戈待旦。似乎听到战鼓咚咚,号角长呜,杀声震天的远古回声。

中国有史以来,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金戈铁马,争斗杀戮,进化了人类,谱写了历史。一阵清风将我从古代遥远的遐想中吹醒,想想历代君王诸候,早己嘴噙黄沙两眼泥,名呢,利呢,黄金呢,珠玉呢,权力呢,美女呢?皆是过眼烟云,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看着这小小的纪念亭,我感受出了在两千多年前,秦赵两国王在此处剑拔弩张气势磅礴激烈对抗的氛围来。天己至中午,我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医院。

3

小饭馆

出医院东拐是条南北大街,街东有家小饭馆,是我们住院病人经常用餐的地方。虽说简陋,却很洁净,面积不很大,屋中放方桌木椅,是家家庭饭馆。掌勺的是男主人,打杂的是女主人,往我们餐桌上端饭上菜的常常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名唤二妮,正上中学。梳两个羊角小辫,稚气的脸上忽闪着两只大眼睛。下学后常替她母亲当服务员。身上从不系围裙,但衣服上从没有油渍和污垢。一次她往我桌上端面,堆尖的大碗往桌上一放,轻轻地一仄,汤汁溢在桌上。她马上拿抹布揩干。我说这拉面论碗卖,盛那么满还有钱赚吗?她羞涩地一笑,说你们是常客,天天在这吃饭,把这当家,我们能多赚你们的钱吗

早晚我们吃馒头稀粥,总给我们免费上盘豆芽菜。

有位客人来喝酒,要了一个炒豆芽。结帐时问这豆芽菜多少钱?当听到菜价四元时,被酒精烧红的脸顿时拉长了一盘豆芽凭什么要四元,生豆芽二角一斤,油加二角,盐一角,调料一角,煤一角,工钱五角,才一元多点,我给你两元。说着掏出两元,扔下就要走。这时,洛阳一病友呼立起,说:你灌二两猫尿往这撒野来了,告诉你,快将菜帐结清,哪有吃完后再还价的道理。那人虽有酒精壮胆,可一看我们四五个人,个个怒目相对,便乖乖地又交出两元来,狼狈地走了。那人走后,洛阳病友对大伙说有这样算帐的人,你去商店买电视机,算算共用了塑料多少,铝铜金属多少,然后加上工钱,能抱走吗?

饭后,我们要游北山。这北边不远便是市郊,地势北高南低,坡度不小。往南到谷底,是陇海线,贯穿祖国的东西大动脉。往北十几里,便是闻名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我们顺街前往,向北一望,远处白云飘处,能望见崤山的崇山峻岭。走出郊外,到处是谷壑山峰,有很多当地人从前居住的窑洞,门窗也拆了,往里很深,望不见后壁,里面有个玉米杆打的铺,还有几条破旧的化肥袋。过去当地人都住这样的房子,优点是冬暖夏凉。可往上一看,山高数丈,半坡若落下石块,全会砸在门前院内,令人吃惊,不敢想象。铁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红砖洋瓦、玻璃门窗、现代化的砖房。忽然看见墙上刷有标语,内容是劝那住在窑洞的人家,都迁出来住砖房。这才明白,住窑洞的历史,现在还没有彻底结束。

4

仰韶文化

一次晚饭时,他家的大女儿回来了,给我们端饭上菜。她在县一中教历史,吃在校,住在家是个十分漂亮的女子,举止文雅,风度翩翩。话语间带有知识分子的矜持,很健谈,话音带有磁性,挺吸引人,不愧是个靠嘴巴吃饭的人。

饭后,我问起仰韶文化遗址,一下子打开了她的话匣子说那仰韶文化遗址,在城北十几里处的仰韶村。村北是属于崤山系的韶山,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是新石器时代老祖先的住处。也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史前遗址,属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刀耕火种。用的是石铲、石锄挖掘土地,砍伐林木用石斧,收割作物用石刀和陶刀。加工粮食用石磨盘,石磨棒(这两样东西我在邯郸市博物馆见过)。当时是母系社会时代,在黄帝和炎帝以前,距今有五千至七千年左右。当时有较发达的农业,种植粟黍也饲养猪羊,喂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那里出土了上千件文物,泥陶彩罐,新石器时代的用石块打磨出的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还有骨针等骨制工具。

听了她的介绍,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和欲望,真想马上去一游。可回医院和病友们一商量,洛阳病友说面对现实吧,咱是来住医院看病的,不是公费旅游的。那儿离这有一二十里,多为山路,交通不便,咱又无自行车代步,来回步行,咱是病人吃不消的。况那儿也没啥看头,破罐子碎碗渣,几块石头片子。想去游玩,出院后咱去洛阳,看龙门石窟,游嵩山少林,串白马古寺,赏国花牡丹。如何?

我知道,此时不去仰韶一游,今生再去无望也。果然如此,至今几十年了,再也走不到仰韶了。

这天夜里,下起了小雪,远山近坪,粉妆玉琢。飕飕北风带来了冬日的淫威,气温迅速下降。

可能受了凉,夜间我上来了腹疼,越来越厉害。几个病友全起来了,除一人守着我外,另外三人楼上楼下,见门就拍,找遍了整个大楼,终于找来了医生。开了药片服下后,停了一会,肚不疼了,可上来了头晕。两眼看着天花板,一会儿昏迷了,一会儿又醒了,一会又昏迷了。我真的害怕了,离家千里,真命丧此处,遗嘱也得靠别人捎传。病友们又忙去找医生,医生说不碍事,停会就好了。几个病友守在我床前,直到天亮。我和病友在医院萍水相逢,不是亲人胜过亲人,实属患难之交。当时就感动得我流下眼泪。

过了两天,我便出院回家了。与病友们洒泪告别。

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想念那几位病友。

编辑:孙传海

征文启事链接

《纪实纵横》首届“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征文启事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4.发稿时必须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如果有与文章相关照片,也发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