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人物】焦根思‖庚子清明忆父母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焦根思  汉族,19573,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612参加工作,曾在磴口县文化局乌拉特前旗公安局、乌拉特前旗旗委办工作。先后任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民政局副局长统计局局长苏独仑乡党委书记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文体广电局局长。是巴彦淖尔市第一次党代会代表,旗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乌拉特前旗第十五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17年春退休。参与编纂了《乌拉特前旗人大志》《林海公园》《乌拉特传说》,整理了乌拉山镇三公广场浮雕《乌拉特前旗历史人物》,创作了歌唱乌拉特前旗的歌词《家园》和《秀美富庶的乌拉特前旗》。

身边人物

庚子清明忆父母




焦根思



爸爸妈妈,清明到了,院子里的山桃花开了,满眼雪白雪白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今年不同以往,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整个世界都经历着命运的挑战,非常时期,国家把清明这一天定为全国悼念日,苍天不负,大自然也灵犀相通,是那么的庄严肃穆,为清明祭祀平添了一分凝重。

今年,政府倡导网祭,带着沉重而伤痛的心情,拙笔此文,寄上哀思,缅怀双亲!

1

2019年元月18日(农历戊戌年腊月十三)下午5:40分,敬爱的爸爸走完了他人生90个春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工作了一生的这片热土和挚爱的家庭。

数九寒天,清风淡淡吹送,虽然阴冷,但连续几天竟透出丝丝暖意,静静的牟纳山不时掠过一抹低垂的浮云,显得是那么的肃穆。我想,爸爸的辞世让天地动容,那是爸爸一生修来的。

慈祥善良的爸爸走了,走得那么安静。爸爸的一生,留给我们是无尽的思念。看着爸爸住过的床铺,人去屋空,望着年迈孤单的妈妈,我们心如刀绞,痛楚万分。

青山肃立云低垂, 天国招幡父魂归,

悲切心痛奈几何, 人去床空物已非。

任何记忆都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可爸爸的音容笑貌身姿背影,却在我们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爸爸出生于1930年腊月,18岁被抓丁,从军董其武部,1949年参加绥远“九一九”起义,之后,所在部队改编为公安大队,后转入公安局当干部,195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光荣离休。1991年7 月,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

爸爸的一生,一直在公安战线战斗和工作,为国家的和平解放事业和维护社会治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爸爸经历过解放前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3年私塾。为了能够适应工作,在工作中扫盲增知,钢笔字写得工整且苍劲有力,一点不亚于我们子女任何一个人。爸爸信仰坚定,不论在任何时候,爱党爱国,爱憎分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谋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遭受多少委屈、经受多少挫折,都会默默地承受着。爸爸一生最大的特质是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爸爸曾是原西山嘴镇(现乌拉山镇)的首任派出所所长,当过公社公安特派员,当过看守所所长,政保、治安、政工、预审、刑侦等工作全干过,是个公安通。爸爸教育改造了好多失足青少年,挽救了不少违法犯罪灵魂,就连那些被他羁押过的犯罪嫌疑人都很敬重他,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和印象。无论到哪里工作,哪里的领导都会说爸爸是个好同志,哪里的老百姓都说爸爸真是个好人。爸爸忠实厚道的人品能得到公认,是润物细无声的奉献的积累,是爸爸人格魅力之所在。爸爸一生与世无争,不计名利,工作几十年,品行端正,真诚坦荡,平易近人,宽厚淳朴,和蔼善良,正直贤明,深受领导赞赏和同事的尊重。离休在家后,他老人家仍然坚持看报刊杂志,关心国家大事,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优良的思想作风。敬爱的爸爸,您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清白的一生,奋斗不息的一生。

从警一生老革命, 贤明正直多好评,

信仰坚贞两袖清, 为人忠厚受敬重。 

爸爸和妈妈1955年结婚,一生养育了我们4个儿子。为了拉扯我们,他与母亲勤勉同心,相濡以沫,勤劳治家,吃了很多苦。在家里喂过猪,养过奶羊,多年帮母亲压挂面。每天,当晨曦微露时,便起床出外晨练,步行至少5公路,回家时还要扛一捆柴草,几十年如一日。爸爸爱家顾家,一生俭朴,不图奢华,从不奢侈,不乱花钱,白手起家。过去,家庭生活不富裕,养成了爸爸节俭的作风,一根铁钉、一节铁丝,在爸爸的眼里都是宝贝。我们的爸爸一个月三五十元的工资养家糊口,把4个儿子抚养成人,为我们成了家,那种境况很难想象啊。爸爸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从不在外玩乐,从不逛街,工作之余,我们看到的总是他做营生干家务的身影。爸爸的左手在小时候被烫伤残疾,一只半手因长期劳作,很粗糙,真是看到这一只半手,就看到了爸爸的艰辛,看到了我们这个家的艰难。居住平房几十年,睡得是火炕,做饭用的是传统的土炉灶,烧的大多是爸爸捡回来的柴火,为此,爸爸每天蹲下劈柴、打碳、烧火,干活的时间在三个小时以上,也正因如此,常年累月的下蹲,造成爸爸腿关节严重受损,老年时腿脚不利索,让我们心痛不已。爸爸干活比较慢,但很细心,住平房时扫院用的扫帚都是自己亲手栽做,自己做的墩布要比市场上卖的好得多,而且耐用。每逢过年,爸爸总是把家烧的热热乎乎,给儿孙们无限的温暖和温馨,熬年守岁时都坚持到儿孙们都回家睡觉才休息。

爸爸工作一生,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经常教育儿孙要自强自立,但从不干涉晚辈的工作和生活,更不强加自己的意愿给晚辈。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们弟兄4人爱岗爱家敬业,生活幸福,各自身上都有着爸爸优秀品德的影子。爸爸从孑身一人到儿孙满堂,可以说功高至伟。敬爱的爸爸,您的一生的的确确是艰辛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是关爱家庭彰显父爱的一生。

勤老治家多艰辛, 父爱慈恩道不尽。

音容笑貌长相忆, 一缕青烟化彩虹。

爸爸一生崇尚德行,从来没有和同事邻里发生过一次不愉快,从来不宠爱自己的孩子,不娇生惯养自己的孙子,完全凭靠自己的德行影响儿孙,父爱处处体现于潜移默化之中。几十年来,不知疲倦地经营着我们这个家,从没喊过累,从未抱怨过苦和痛。80多岁时,爸爸得了一次轻微脑梗,就医及时,基本痊愈,但还是落下了走路困难的后遗症。步履蹒跚,可以用挪步来形容,不能再进行坚持了一辈子的锻炼,不能再向中年那样扑下身子做营生,但却耳不聋眼不花,坚持看报,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坐功十分了得。我敬佩爸爸,敬爱爸爸,怜惜爸爸一生的艰辛。爸爸付出的是对家庭最无私的任性,是我们弟兄在这尘世间最美丽的画卷。

爸爸走了,都说是90高令黄金入柜,是喜丧,对于儿女,对于亲人,却犹如大厦倾倒,割舍难休。回想起爸爸不能自理的日日夜夜,您的儿子儿媳精心护理,喝水喂饭,扶起放倒,端屎送尿,擦洗身上,爸爸有话说不出,总是盯着看。我们领悟得到,这是用无奈的眼神传递对儿女的愧疚和深情。

2019年元月9日(腊月初四),夕阳西下,余辉未尽,天色却是那样的暗。爸爸病情加重,便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临走时,妈妈隔窗望着相伴一生的你被拉走,心里酸楚楚的,眼角流出了苦涩的泪花。到医院后整整10天,爸爸再没有回来!敬爱的爸爸,对不起,您走时,距90岁生日仅有3天,儿悔恨,悔恨不应该送您到医院,悔恨没有让您过再过一个生日,没有挽留您熬到过年。爸爸就那样走了,长时间的卧床,大腿上的褥疮烂到了骨头竟然没有血,儿子们的心在滴血!爸爸曾经说过,活到九十岁就行了,这句话竟让阎王爷听去了,天意还是天命?爸爸没有留下一句话,留下的是对儿子们的信任。想到这一切,儿子好想哭!

敬爱的爸爸,您一生平凡无奇,没什么辉煌的功名和事业,没有高官厚禄,没有厚实的物质财富,但您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您有一身硬骨,您有可贵的德行,您有一颗善心,留下世人念叨一个“好”字就足够了。儿觉得您一生无愧,您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您的高大蕴涵在平常琐事的点点滴滴中。

2

爸爸辞世仅仅6个月零22天,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5日(农历己亥年七月初5五)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爸爸虽然不在了,只要有妈妈,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有了妈妈,我们便没了依靠,没有了妈妈,孩儿的心就像一颗随风飘荡的小草,没有了扎根的地方。

妈妈生于1937年4月11日(农历丁丑年三月初一),伊克昭盟(撤盟设市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过去的伊盟,人烟稀少,荒凉无际,生存环境差,人称梁外。姥爷家境自然很贫穷。1953年,妈妈随姥爷逃荒来到乌拉特前旗。1955年,经他人介绍,妈妈与爸爸结婚。她老人家一生养育了4个儿子。为了拉扯和抚养我们弟兄,妈妈做过很多工,干过不少活,吃过千般苦。70年代初,每到夏季,妈妈就会去田野里割草,卖到食品公司,有时一天两次,遇到雨天,浑身被淋湿,也要把草背回来,这样,一个月下来,可以填补几块钱。到了秋冬,妈妈还要捡柴火、拾牛粪,供家里做饭取暖。妈妈在蔬菜队劳动过,干过农活,当过装卸工。蔬菜队解散后,妈妈连续几年在自己家不大的院子里养猪,解决全家人的食用油和肉食。80年代中期,自己买了挂面机,在家压挂面,一干就是10多年,直到2001年,妈妈才停了下来。我们弟兄4人,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妈妈亲手做,为此,妈妈在70年代初就买了缝纫机,这台缝纫机陪伴妈妈几十年,都成文物了。妈妈为了家,为了我们,是那样的勤劳,那样的付出,辛苦了一辈子。艰苦的岁月,凝结了妈妈无尽心血。妈妈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遮挡风雨,虽然吃尽酸甜苦辣,日子却充满了阳光。

   我们弟兄4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我高中毕业赶上了上山下乡,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我的青春被浸染,自觉地融入到了知青下乡的浪潮当中。妈妈不愿意我下乡,可我毅然决然地报名下了乡。我下乡时,旗里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欢送,妈妈没有送我,一个人在家哭泣。当时,我完全沉浸在激情燃烧的兴奋中,根本没有体察到妈妈的忧心。老三小时候,像个女孩子似的,爱干净,乐帮妈妈打扫家,只要他拾掇家,家里一尘不染。老三愿意当兵,参了军。走的时候,妈妈送到车站,不停地抹眼泪,一直目送火车走远。1985年夏天,妈妈和爸爸还前往天津部队去探望老三。儿女就象一只风筝,纵然万水千山,走得越远,拴在妈妈心头那根线就绷得越紧,心就悬得越高。老二遭遇了两次车祸,很危险,妈妈揪心了很长时间。老四最小,与哥哥相比,没有吃过什么苦,妈妈比较偏爱,工作后,长期在异地,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惦念。妈妈母爱之高尚之伟大,真是我们的福气!

妈妈性格开朗乐观,与人为善,只要亲属来家,总是热情招待。妈妈宅心仁厚,待人实在,从不耍心眼,没有防人之心。1980年叔伯妹妹高中毕业后住在妈妈家,旗技校第一批招生时,考上了旗技校。因技校毕业后可以安排工作,妈妈很高兴,不经意间和曾在蔬菜队一块儿劳动过的人说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结果被那人告了下来,理由是农村户口不可以上技校,最后他家的孩子顶替上了技校。这件事,让妈妈很伤心,很生气那个告状的人,时隔多年仍然耿耿于怀。

妈妈对老人很孝顺。奶奶在世的时候,从没有听到妈妈对老人生硬的言语。姥姥在世时,妈妈不时地回去探望,姥姥瘫痪在床几年,妈妈每年回去伺候两次,姥姥去世后,妈妈一直惦记着两个舅舅;大姨夫过世后,妈妈经常叫大姨来家住,接济大姨的生活,体现了姊妹深情。

妈妈生活观念和习惯比较传统保守,不喜欢投入置家和消费,只求过得去就行。为了改善爸爸妈妈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2010年,由于爸爸得了脑梗,生活有所不便,我们弟兄商议,共同出资,于为爸爸妈妈买了楼房。妈妈一辈子勤俭持家,从不奢侈。每次为他们花钱办点“好事”,都会极力阻拦,纠结好长时间。但妈妈内心很高兴,很欣慰。

妈妈一生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却从来没有给我们找过任何麻烦添过丝毫负累。妈妈为了不给我们增加经济负担,一心想加入社保,以此可以得到养老生活费。2009年10月,我为妈妈办理了社保。参保后两个多月的2010年元月份就领到了社保费,开始,每月600多元,到2019年,社保金达到了2200多元,妈妈为此自始至终很高兴。

自古以来,最难相处的是婆媳关系。妈妈一生没有女儿,打心里把儿媳当闺女看待,为此,付出了博大的母爱和宽阔的胸怀。妈妈说话直率,但比较传统和保守,看不惯儿媳的做法时,也直言不讳,有时让儿媳们产生成见,妈妈却从不放在心上。妈妈曾说“我把媳妇当闺女,我认为不对时,该说就说,她们记不记我不管,反正我不记”。久而久之,媳妇们也都了解和理解了妈妈。2007年(农历丁亥年)春节时,妈妈给4个媳妇每人买了金猪项链坠子,为媳妇祈福。又是一年春节,妈妈给我们弟兄4人每人买了一个金戒指。这份心意,表露了妈妈真挚的母爱。自我懂事以来,我们弟兄不知和妈妈顶了多少次嘴,让妈妈伤了多少次心,想来心有余痛!多少年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妈妈都竭力维护我们这个家的和谐。

母亲如玉般纯洁、象牙雕刻般精致,为我们的生活酝酿着纯美和芬芳。

 妈妈只念过几天小学,文化不高,却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一辈子不张扬,没有什么奢好,从不招谁惹谁,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磨打。妈妈一生平淡无奇,却为家庭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妈妈就像一颗不知名的大树,经历了风雨,用顽强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了纳凉的绿荫,为儿孙们营造了温馨的港湾。每逢节假日,儿孙们都要团聚在妈妈和爸爸身边,弟兄几人几乎天天回去看望爸爸和妈妈,不为别的,只为多两个人,做饭可以像样点,妈妈爸爸能吃得好一点,家庭气氛其乐融融。妈妈对儿孙的希望有点恨铁不成钢,教育的话语有时比较尖刻,儿孙们有时不能接受,但我们都能理解妈妈的苦心。儿孙们也都比较争气,各个工作、家庭和生活都很安稳。几十年的岁月沧桑了妈妈那颗曾经柔弱的心,雕刻了妈妈一生的酸甜苦辣,艰辛的家务刻画了妈妈脸上的皱纹,染白了妈妈的青丝。

妈妈的一生经历过太多的艰难,也锻造了她坚韧独立的意志和任何时候都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年以后,妈妈坚持锻炼身体,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出去晨练,不管春夏秋冬还是雪雨风霜几乎不误,回家时捎带着买菜。2006年不惜花1.3万元买了理疗床。妈妈做过两次手术,2006年因胆结石做了胆囊切除,2011年又做了甲状腺瘤切除术。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依然那么年轻,令我们欣慰。妈妈本来可以生活在自己耕耘的天伦之乐中,突如其来的癌症晚期,而且病变迅速,让我们不能接受。就是病重期间,还乐观的说,这么好的年代,这么好的生活,正想多享受几年,老天还不让,你们也不要难受。听了妈妈的话,我们心如刀绞。真是正当苦尽甜来时,天不假年,妈妈未能很好享受,带着些许遗憾离我们而去。

亲爱的妈妈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芬芳而宜人。

时光向前流逝着,缓缓飘来的却是那永不褪色的甜美回忆。

亲爱的妈妈,儿为您点亮心灯,为您点燃心香,愿您在天堂与爸爸过的极乐!

今天清明,我们弟兄携同上山扫墓,为爸爸妈妈敬上鲜花,焚香烧纸,轻抚坟茔,哀思万分,物是人非,心中空落落,酸楚楚,不禁泪如泉涌。

敬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曾经温暖的家,再也没有二老的身影,往后的岁月,再也看不到你们的音容笑貌,再也没有爸爸可称、妈妈可呼,但我们对爸爸妈妈的念想永驻心中。爸爸妈妈,放心吧,天堂安息,我们是你们生命的延续,将永远铭记二老我们的养育之恩,经营好各自的小家庭,遵纪守法,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生如同东逝水,大地作纸,河水为墨,写不尽爸爸妈妈的载物厚德似海深沉的慈恩仁爱,道不完我们的无限怀念之情。爸爸妈妈,你们是我们的好父亲好母亲!来世,我们还做你们的儿子!

今年,政府倡导网祭,这篇拙文献给你们也留给你们的亲人,永世追思!您在天之灵一定能听到我们的心声。

爸爸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长子 祭于2020年清明)

作品链接


【焦根思作品】‖爱的奉献

【焦根思作品】‖抗击疫情战必胜


编辑 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2.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必须充满正能量,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别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含)以上的,将其60%作为稿费。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没有稿费。所有稿费都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以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发放以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予发放,算是支持平台建设。

4.投稿前请加主编微信(wltzqsch,以便以后联系稿费发放等事宜。另外,给本平台投稿,请先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ID号关注平台(本平台ID:gh_e93717c94c46

5.

5.给本平台发稿,必须发作者照片和作者简介,否则不予发表。为使文章图文并茂,请作者尽量多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的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