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汾东风物志丨张玉虎:茄娃娃

 享道 2020-09-11

茄娃娃

张玉虎

茄子,是百姓餐桌上的大路菜。

茄子,是农人菜田里的大路菜。凡是种菜的农民,到了播种的季节,哪能不种几畦茄子?茄子这种菜憨实,病害少好作务产量高,爱吃的人多好出手,尽好处没坏处,不种它种啥呀。

茄秧子栽活后,便不断地往开分岔,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在每一个岔口上都要开一朵花,结一个茄子。在第一个岔口上结的一个茄子叫作头别,在第二个岔口上结的两个茄子叫作二别,在第三个岔口上结的四个茄子叫作四梢,在第四个岔口上结的八个茄子呢,就叫作八岔……由于我们太原地区无霜期有限,茄子不能无限地生长下去,头别二别和四梢结的七个茄子都能顺利长大成熟,光溜溜紫腾腾地上市出售卖他个好价钱。而八岔上所结的那八个宁馨儿呢,则等不到成熟,只长到鸡蛋或小孩子的拳头那么大时,寒霜就来了,就再也长不大了,农人只好忍痛割爱把它们收回家来。北方的农民出于对茄子的爱喜,叫这种小茄子为茄娃娃。别看茄娃娃个小面丑,拿到市面上不受人待见。可经过农妇们的巧手烹调,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做出别样美味,让人大快朵颐。因此,每年深秋到了茄子扯秧拉蔓的时候,村里几乎家家都要做茄娃娃吃,农妇们串门时也要互相品尝,看看谁家的茄娃娃做得好吃。

做茄娃娃时,千万不要像做大茄子那样把茄蒂去掉,因为嫩茄子的茄蒂也是很好的食材。将茄娃娃洗净后,用刀从茄蒂的对面剖开,但不要让剖开的辨儿从茄蒂上掉落下来,小的一剖两辨,多少大点儿的剖成四辨或六辨。剖好后上笼蒸熟,但不要蒸得太烂,放在盆里备用。然后便是决定味美与否最关键的一步——拦调和。拦调和时,先往锅里倒油放花椒大料烧红,再放入盐和切碎的葱姜蒜等人能想到家里所有的各种调料炒熟,然后往里倒醋煮沸,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熬一熬就可以往盆里倒了。调和汤的多少,以能淹住茄娃娃为宜。往放有茄娃娃的盆里倒调和时要注意,如果盆里的茄娃娃尚热,就可以趁热倒入,如果盆里的茄娃娃已经凉了,那就要把调和凉到和茄娃娃的温度相当,才可倒入。要不然容易腐烂。

茄娃娃在盆里腌两三日即可食用,口感绵软,回味悠长,即有炒菜之香,又有腌菜之醇,是佐餐之佳品,往往叫人不忍释手,食之过量。特别是那种带楴的茄娃娃,用手拿住茄楴张嘴嘶咬,更有一种不羁的浪漫在里面,吃完茄肉之后你再嚼茄楴外面包着的那一层幔,其情其味就更无法言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