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津风物志|王红英:流动菜贩

 享道 2020-09-11

流动菜贩

王红英

我住的小区比较旧,管理松散。小贩们进来卖东西也不大有人管,可以随便进出小区。开始时,门口扎零散的小贩,卖些水果。后来,小区门口的平房有人租去,开了卖肉的铺子,随后,日常品,饭店,干洗店,也都相继开起来。这些铺子中间,隔两个房子,就有一个卖菜的铺子,菜的品种全,又新鲜,其他几个小区住户都来这里买菜,人多了,流动菜贩也看到商机,又能自由出入,拉着菜车来这里卖菜。慢慢地,小区门口,成了菜市场。

下了班,我回家经过这里,顺便买些菜。我常去平房买菜,进去转一圈,基本上可以买齐全,流动菜贩卖的菜种少,只有配菜时,我才会去他们那里挑拣。这些菜贩在路边支个座,把菜摆在台阶上,看着每一个走过的人,只要有人眼稍描一下他们的菜,他们马上说:“便宜了,黄瓜一块五,西红柿二块,比铺子便宜。”声音低得只让过路人听见,怕那些铺子里听到后,找麻烦。中午菜贩最多,有时摆到路上,把路挤成一条线,只能容一辆车通过。

平房和菜贩各占地盘做生意,也平安无事。

直到来了一个小伙子,他是开着三轮车来的,突突突的声音直开到菜市的最后面。因是拐角,人少,这里没有小贩摆摊,台阶上有一大片空地。他停住车,把菜搬下来,摆到这块空地上,他带的菜样数也多,竟摆满了那块地方。

开始,我没注意到他,那天,我在菜铺买完菜,准备回家,走到他的摊位前,忽然想到家里没姜了。为一点姜,不想转回去再买。只得停在他的摊位前问:

“有姜吗?”

他转着身子在理菜,没有理我。

“有姜吗?”我的声音提高了,音重了。

他转过身来,愣愣看我一眼。我盯着他,没说话。他就又转过身去。

这卖菜的,怎么这态度,真是的,问两句了,也不说话,竟然不理人。

我正想转身走开,看到有人走过来买菜,问黄瓜怎么卖,他看着买菜的人,不吭气。只是笑。

那个人不耐烦,吼他:“笑什么,我要买菜哩!”

他把一只耳朵伸过去,这下听见了,赶紧拿起称,问:

“哦哦,我耳朵有点背,听不到你说什么,你要啥菜?我给你称。”

原来他耳朵背。

我息了气,等那人称完黄瓜,再大声问他有姜吗,他也大声回答,有。

他耳朵也不是全聋,小声说话听不到,声音大了也能听到点。

称完姜,他大概看到我袋子里有块豆腐,转身从菜堆里抓了一小把韭菜,大声说:“再给你添几根韭菜,不要钱。”

他转身又抓了一小把韭菜,塞给其他买菜的人。有人不要韭菜,他就另送些香菜。

后来,他这里买菜的人多起来。他还会搭菜,我成了他的老顾客。有时,他给我称完菜,尾数有几毛钱,我就给他个整数。他没小钱找,我也就不要了。他心里总会记得,看到我远远走过来,会在袋子里装一点绿菜,我不要,他就会说:“不值钱的,送你的。”我告诉他中午不做饭,他只好放下袋子,说:“噢,需要什么就过来。”我笑着点头走开。

慢慢的,他的摊位红火起来,原来在其他菜贩前买菜的人,也来他这里了。他这里的菜卖得很快。他很忙,但不管怎么忙,他也不忘搭菜,也有喜欢占便宜的,说只要一根葱,或一个辣椒,他就很大方地说,拿上,自己拿。有老太太跟他要白菜叶,他把白菜外面的叶子剥完,再剥几片给她。像这些,都是白送的。他这样做,我以为会亏本。时间一长,那些喜欢占便宜的,反而不好意思,一有空闲,会帮这小伙子招呼客人,有时,还会帮他算帐。到头来,竟还有盈余。

一个人懂得舍,才会得到更多。

小伙子见人笑嘻嘻的,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生气。

他的忙乎。让其他菜贩很不高兴,我那天下班回来,看到他的菜乱蓬蓬的,正在整理,原来是其他菜贩故意来搅场,说要看看他的菜新鲜不新鲜,乱翻了一场,还说了他几句,不许他在这里卖菜。

他没有争辩,只是默默地低头整理菜,有人来买菜,他还是笑呵呵地,临走,再搭些菜。

第二天,他又来,有个菜贩走过来,往他菜上扔了几把土,他低头把菜上的土弄干净,也没说话。我去买菜时,他说明天不来了。他有个亲戚在高家湾市场卖菜,叫他过去一起干。那是个大市场。

从此,那块地方又空了,菜贩们高兴地说那聋子走了。那小伙子是耳聋,耳聋心不聋。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王红英,万荣里望乡人,现居河津市。喜欢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