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三代12位教师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9-11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筱

张要武是南方中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也是家中的第五位教师。他继承了曾祖父和父亲的职业,又培养了一名教师女儿。他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师之家”。

从教33年的张要武,说起家里的教书人,满满自豪:“我一家三口,姐姐、姐夫、两个妹妹,还有侄儿、侄媳都是老师。”张要武介绍,“算上叔辈的,加起来就已经12个了。”

在张要武看来,读书、当老师是家族的传统。他从小就把成为一名教师当作自己努力的目标。

当教师是家风传承家族荣光

“以前蛮辛苦的,学生多,课也多。在当年,教师并不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张要武的父亲81岁的张训权老人感慨,相较于现在,三十年前的老师教书条件艰苦太多。教龄42年的张训权老人先后在醴陵10所小学分别担任过语文、算术、体育等多个课程的教学。

艰苦的岁月虽已成过往,一说起自己教过的学生,张训权老人总是喜滋滋的:“没想到他们还能记住我这个小学老师,心里蛮高兴的”。

“父亲常常会在家翻看老照片。每次看到他从前教过的学生,都会很自豪地和别人介绍一番。”张要武说,当有学生回来看望父亲时,父亲会开心得合不拢嘴,“他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

“当教师是家风传承,更是家族荣光。”张要武说,他的曾祖父也是一名教师,曾任张姓家族“选青”学校校长。

父亲希望后人都成为教师

“父亲特别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在当年我面临择业时,他极力主张我当教师,所以我填的志愿都是师范类的。”张要武回忆说,1984年,他被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后,父亲在老家办了十几桌酒席,还放了两场电影。当时父亲的那股高兴劲儿,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同样的事发生在张要武侄儿张欢身上。多年前,张欢从湖南师大毕业后去了省建工集团工作,张训权老人认为当教师更稳妥,适合没有背景且书生气十足的孩子。当年,老人因身体不适住院,躺在病床上都念叨着希望张欢回株洲教书。

直到一年后,张欢辞去工作考入株洲市九方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后,张训权老人紧皱的眉头才得以舒展。

家庭聚会时最爱讨论教学经验

在这个大家族里,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教师。

“我们家里最热闹的除了春节,就是寒暑假。”张要武笑称,每次聚在一起,大家聊天时总会在不经意间把话题转移到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来。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如何实施教学?”“如何看待如今学生的习惯?”……

“学生们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会常常会来找我开导。”张要武女儿张依屏说,在她高三备考期间,父亲常用书信和她交流,爷爷也会亲自抄写名言警句,编印成册送给孙女。至今,张依屏都保留了当年的文稿。同样,在她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也常常借鉴父辈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家庭聚会就变成了热闹的小型“教学研讨会”,不同年代的教师在交流探讨中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