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婆为了让自己的瓜有个好销量,就吹嘘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其实这是无可厚非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都不营销客户哪知道哪个是好的呢? 前几天,看见有几个作家转了一篇文字,这篇文字是记者的采访报告,记者访谈好几个出版社的编辑,他们不约而同的观点是,只有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才算是有质量的文学作品,否则,自己出版作品的,都只能称为写手,不能称为作家。 这样的文字,我觉得很无聊的,这些所谓的名编辑,其实不过是卖瓜的王婆。 文章好不好,跟出版形式有什么关系吗?难道就得在期刊上发表的才算是文学作品,这是谁定义的?仅仅凭你们是编辑吗?有些作品适合在期刊上发表,有很多作品其实是不适合在期刊上发表的。 假如在若干年前,我还是相信期刊杂志的质量,因为那时候读者主要还是通过纸媒去接触文学作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自媒体的不断发展,期刊杂志越来越穷途末路了,作为一个编辑,你凭什么就以为自己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就比别人强呢? 印象中,当年明月就是一个海关的工作人员,他的作品好像就没有在什么所谓的期刊上发表过,还有就是南派三叔及天下霸唱,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期刊是什么东西,最后呢,他们的作品畅销全中国,稿费赚了成千万上亿,也许,这些期刊杂志的编辑们会认为这些人没有文学水平,我就问一句,什么叫文学?难道就是你们几个所谓圈内人整天在屋里瞎琢磨的玩意,就叫文学吗? 以前的平面媒体的编辑们,他们会认真对待作者邮来的稿件,无论最终是否采纳,应该还有人看一下投递来的稿件,现在的很多平面媒体编辑部,如果不是熟人推荐,作者投稿基本上石沉大海,因为编辑的邮箱每天收到的邮件实在太多了,以至于,部分编辑看都不看邮箱就直接清理邮箱。他们只看人情稿、关系稿,甚至是利益稿,试问现在的编辑,有谁还从对外公开的邮箱中选取稿件审稿?有谁还会从这一堆邮件中沙里淘金? 比较搞笑的是,很多杂志或者报纸上的采访稿,都是被采访者本人写好了稿子给编辑,编辑看看差不多了就署上自己的大名,就堂而皇之地公布于众了。 编辑不担心稿件的质量吗?谁说不担心呢!可是,那种满篇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稿子还是少的,大部分稿子字词句篇章结构的基本功还是有的,至于好或者不好,谁敢说?就算是敢说的人,他会说吗?时代就是这样的,个人何必跟主流较劲呢? 就像读者,人家订你的杂志,绝大部分都不是为了阅读的需要,因为现在可以阅读的渠道太多了,谁还会去邮局买纸质的杂志呢?真想看的可以读电子版,拿到杂志的人,大多看看,自己的文章是否在上面,如果看到自己的大名,连忙在朋友圈吹嘘一通。除了自己的文字,别人的基本不看,即使要看,也是浏览一下标题,知悉一下作者的身份就完事了。因为社会节奏太快了,期刊的标准跟以前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别以为登出来的都是好文字。哪个杂志上没有领导的稿子,哪个杂志上没有大客户的稿子或者其他人情关系稿子,哪个杂志上没有滥竽充数的稿子? 因为现在号称作家、诗人的实在是太水了,就因为人情和关系,跟某报刊杂志进行了一次非亲密接触,在这些所谓作家的笔下就成为“资本”了。我见过好几多作家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在《人民日报》等中外媒体上发表过作品上百万字,这句话一看就是病句,因为《人民日报》上可能就录用了他的一个小豆腐块,后面跟着一个豆制品厂。 中国奇怪的现象有很多:鲁迅文学院不给学生讲鲁迅,鲁迅文学院的领导可能是诗人,很多人生前名气很大死后默默无闻,很多人有名不是因为他有立世的作品,而是因为他是某领导,很多文学或者文联机构的负责人是官员而非专业人士。就凭这些乱象,谁还有资格说谁好谁不好呢? 作品到底怎么样,还是历史说了算。等都死了,臭皮囊上的包装物跟尸体一起烂掉,假如从尸体上还能冒出一些东西,这就是牛人!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用的。
朱晔,男,1970年8月生于安徽望江县,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五本文学专著。2012年出版了《理说明朝》(2012)、《理说宋朝(北宋篇)》(2013)、《理说宋朝(南宋篇)》(2013)三本历史评论类专著,2014年出版散文集《一车一世界》,2015年出版类自传体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累计出版的字数近200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