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我该怎么教育你?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一直以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有想法的。

国庆八天假,孩子觉得压力特大,我们就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让她放松了几天。节后孩子学校随即组织月度考试,因为假期的休整,孩子也算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了复习和应考中。不求孩子考得多好,惟愿她能将自己所知所学尽情发挥出来。

刚刚得意于孩子的安排,不久就被一篇某名校布置的假期作业,搞得我的小心脏又忐忑不安。那个学校在假期里布置初三的学生搞研究40多个学生提交了20多篇研究论文。这件事竟然成为新闻被电台和网络热播。

说心里话,我是不喜欢让孩子在不读苏轼作品的情况下,用什么劳什子大数据分析苏轼的诗词特点,假如孩子对苏轼感兴趣,我还是建议她认真地读几首苏轼的诗词;大数据也不是很神秘,只要有好的模型,现在计算机这么普及的年代,统计一些单词频度之类的,也不是难事。有学者跟我持有相同的观点,我还没有给这个朋友点赞,就看见这个学者的文章后面被人批驳。

批驳的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怎么能以不是创新的观点去质疑创新?传统的研究模式是否适合孩子,干吗要把年幼的孩子纳入到所谓成熟的研究模式,这不是在压制创新吗?二是因为学者本人或者孩子没有人家优秀,学者有什么资格怀疑人家的研究成果?那个学校及学生家长都是国内一流的人物;三是名校招生时非常看着孩子们在中学阶段的研究成果,这是自主招生的重要门槛,假如孩子没有这些所谓的成果,就失去了自主招生的机会。

针对别人的批驳,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生物学研究,人群的分布都呈现了橄榄形结构,即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处于两端的人都是人群中的少数,用精英的方法对普通人进行拔高,这本身就是违背科学常识的方法,除非你说那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精英,那我就没有话说了;科研原本不该有定势,但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基本界限是,科学是可以验证的,科学的方法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这些孩子搞的所谓的研究,要是套不到科学的框子里面来,你自说自话自己是科学的,我就不好跟你继续讨论了;通过实践提升孩子的研究能力没有错,但是,让孩子用百度不仅可以查到过程,也可以查到结果的活动,那是检验孩子使用百度的能力,还是检验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呢?估计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

假如,那些父母说,我不喜欢,那是因为我和我的孩子没有他们优秀,我也没有能力跟他们辩驳。我只能说一个笑话,话说某名牌大学毕业的人坐在出租车上,用手机跟友人聊天说,某某人在某地炒房赚了多少钱,自己痛恨没有钱买学区房之类的,出租车司机受不了他的唠叨,强行插话说,假如那么牛的学校毕业的人,他们还在抱怨买不起那个学校所在学区的房子,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这个当然是笑话,且是一个非常冷的笑话。假如哪些读过所谓名牌大学的人就是精英,且他们就应该主导一种方向,那这个社会确实没有希望了。

几千年前,古人就说,有教无类。我们现在搞所谓的素质教育,结果越搞似乎越没有素质,反而让教育走进了钻牛角尖的死胡同,这真的是民族的悲哀。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知道孩子该如何长成的,如果非要把孩子往犄角旮旯里面塞,以让孩子成为所谓的牛孩,结果不仅害了孩子,更侮辱了自己。

孩子,咱就平平淡淡地往前走吧,在人生道路上,假如要是走虚了,迟早要跌跟头的。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三部历史专著:《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金融时报》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文字200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