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气的广济寺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广济寺本不该小气,也不能小气,因为它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

以前很多次开车从广济寺边上过去,一直不知道这么热闹的街市里,还有一处释家妙处,今天不经意之间在地图上发现了这个所在。

一看吓一跳,广济寺竟然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我必须要去参观一下。

坐地铁4号线西四站B出口,到地面就见到一个题字为“行义”的牌坊。出地铁往左拐,大约50米就走到了中国工商银行网点的街口,过马路,马路对面有一家新华书店,银行和书店的楼应该是古建筑,过了书店,就到达了广济寺门口。

广济寺的大门非常有特色,由三座单檐歇山顶的亭子连接而成,东边的亭子题名为“毗卢性海”,中间的匾额是“敕建弘慈广济寺”,西边的题名是“华藏玄门”。这个题字大有来头,它出自《华严经》:"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意思是说,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最主要的任务是普度众生,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意思是祝愿所有人都能入修行的总持门华藏玄门,毗卢性海就是佛法的庄严海,祝愿天下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门楼上挂上中国佛教协会的牌子,才跟协会的身份相映衬。

也许因为是机关的缘故,广济寺不收门票。进得门来,里面就是一个停车场,也难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佛教协会也是个衙门,好在没有车来车往。

瞬间就感觉到寺庙中的闹中取静,顿时感觉速度降下来了,时间慢下来了,最主要的是,心也静下来了。

钟鼓楼掩隐在巨大的槐树之下,从匾额上看,这两座楼应该是经常用的,或者是经常被维护的,估计每天还会有暮鼓晨钟的声音。

在两尊石狮子的守护下,天王殿就在眼前了。由于殿宇关门闭户,我都不知道本该供着弥勒佛和韦陀,以及站立四大天王的殿宇,里面究竟供着什么宝贝,原本想通过门上的玻璃往里观瞧,没想到,他们用的是磨砂玻璃,这是我第一次发现一座寺庙非装修情况下禁入天王殿。

只好从边上的侧门进到里面,天王殿后有一座香炉,信徒们可以在寺里领三根免费香供上。顺便说明一下,免费提供敬香,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对于信徒们来说,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免费领的香,假如没有“做功德”,这个香就白烧了,没看大殿门口摆着功德箱吗?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殿,正赶上寺庙里的和尚做功课,殿里还带了一些穿海清衫的居士一起唱经念佛。本想近前观瞻,大殿外几米之内,都有信徒给拦住了,闲人不得靠近,远远地,我几乎什么都看不到。我本想看一下大厅里柱子上的楹联,也被外面守望的居士制止了。

看那些信众眼神痴迷的样子,我感觉他们身上有了一份让人不好亲近的障碍。按照正常来讲,修行的人一心为善,修行一段时间应该是万事皆空,定会修得一副慈眉善目像,但是,很多修行者修得执着和痴呆,我觉得他们是修歪了。当然,这年头愿意进寺庙清修的,大多经历了人世间的悲苦吧,因为修行不到层次,所以无法去除面上的悲苦之情,这是我理解的。

我只好远远地看着里面的风景。

大约一个小时后,和尚的功课结束了,他们和居士陆续离开大殿。原本想我可以进殿瞻仰了,没想到,有几个做义工的居士,很快就将先前做法事时洞开的门窗给关上了,让我非常郁闷。以至于我都没有搞清楚,这里供奉的明代三世佛是横三世佛、纵三世佛,还是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组成的三世佛?

大雄殿后面是圆通殿,圆通殿里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及她的32个化身,圆通殿也是门窗紧闭,我拿着手机透过玻璃往里看,看见里面好像是供桌和鲜花,门上写着供奉父母牌位的什么注意事项之类的话,我估计,这里已经成为大众的公共灵堂,要是没有供养证,估计是进不去的了。

圆通殿的后面据说是藏经阁,里面还有很多宝贝,很清楚地可以看见殿后确实有一群古建筑院落的样子,都成了佛教协会办公场所,可惜都不对游客开放。看介绍上,广济寺是左中右三进院落,里面还有乾隆时期的戒台,可惜都难以见到尊荣。

用小气形容广济寺好像都不对,感觉就是一股霸气。出家人的所在,原本是与世无争,与世无求的,这么大的一个所在,怎么就被一个部门霸了去?我们现在见到的广济寺,其实是1935年由大军阀吴佩孚等出资修建的,当年军阀修建这座寺庙目的还是为了普度众生、广结善缘,没想到,这座寺庙变成了一座衙门,真的有点不值。

宝物不是收藏才有价值,天下之宝为天下人所享,这才是大同世界。广济寺,你真的太小家子气了。

出西四地铁,就见到这座牌坊。

山门一看就是非常有气派。

最主要的还是中国佛教协会这块牌子。

广场是停车场。

天王殿大门紧闭

大雄殿前的香炉。

这里有明清五代皇帝修寺的碑。

三四佛应该是毗卢遮那佛。

圆通殿里该用观音菩萨及其化身像。

通过玻璃窗拍出来的圆通殿里都是鲜花。

这么一间偏殿,都是启功大师题写的牌匾。

从七只脊兽和黄色琉璃瓦可以看出这间大雄殿的级别不低。

僧侣在做法事。


信众真多。

乘关门之前,拍了一张照片。算是结缘。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