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oda汽车小而美的「共享试验」,在北京宇宙中心开了花

 cheyunwang 2020-09-11

车云菌记得,今年7月飞驰镁物发布Soda汽车品牌时,Soda的共享试验仅仅局限在深圳市郊一个封闭的度假村内,仅仅三个月后,Soda就开进了北京寸土寸金的中关村,正式开始城市内测。1015日上午,车云菌拿着首批内测邀请码,开始体验Soda汽车共享、绿色出行计划。


3个停车点、13辆电动车


车云菌在此前的《飞驰镁物Soda计划:汽车共享的比特币经济》一文中,曾详细描述了Soda的玩法,但在此次中关村的首批落地项目中,其玩法和此前的规划发生了一些实施细节上的改变。


车源的改变最为明显。在Soda此前的规划中,自己开发的开源智能汽车将作为共享模式的主要车源,意大利开源汽车制造公司OSVehicleCEO曾在飞驰镁物的发布会现场亮相,并带来了一辆成本约4万元的小车。不过,在此次中关村落地项目中,启辰晨风电动车成为第一批Soda共享汽车。


根据Soda方面的信息,目前已有30辆印有Soda字样的的启辰晨风加入了Sada中关村运营项目,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有13辆,分布在中关村范围内的海淀文化馆、希格玛公寓、五道口嘉园三个停车点内。Soda已经和这三个停车点达成协议,长期拥有固定停车位。


在前期的使用价格制定上,Soda继续了此前按分钟计价的策略,每次行程的总价格由行程时间+行驶公里数两个要素的价格相加得出,具体为0.19/分钟、1.99/公里。另外,如果用户租用车辆后停放在目前三个指定停车点以外的区域,则需要按里程和调度成本缴纳调度费。当然,用户也可以按天或按月租用Soda汽车,价格分别为269元和6000元。


用户在使用中无需缴纳任何押金,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违章或事故的情况,则需要用户自行处理并承担费用,也可以拨打Soda的客服寻求帮助。


租用1Soda,只需要4个步骤


说完了项目概况,下面聊聊具体的使用体验。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流程,总体来说分四步:注册-取车-用车-还车。


A、注册。用户需首先在IOS或安卓系统中下载苏打出行”APP,填写个人信息、绑定信用卡、驾照后完成注册并提交审核,Soda的客服将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审核。记得一定要绑定本人的信用卡和驾照,车云菌第一次注册时就曾因信用卡和驾照信息不符而出现审核不通过的情况。


B、取车。在取车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苏打出行APP查询目前车辆位置,确认好车辆状态和距离后,即可前往提取。APP提供步行导航,方便用户找到停车点。提车过程很简单,当手机APP检测到附近车辆后,用户可以点击用车按钮选择租用车辆,基于每辆车内置的Tbox盒子,用户可用手机APP“开锁按钮打开车门而无需钥匙,进入车内一键启动后即可上路。不过,由于处于初期测试阶段,此前Soda计划用于取车、还车时安全验证的声纹识别面部特征识别两项功能,以及方便用户找车的鸣笛闪灯功能暂时都没有出现。

C、行驶。在车辆启动并行驶之后,用户的手机APP上会出现计时信息,告知该车已被租用的时间。假设用户需要临时离车办事,只需按下锁车键后离开即可,此时车辆没有里程计费,只有时间计费。

D、还车。在车云菌的实际体验中,还车过程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车辆开至指定停车场,锁车后按下还车按钮即可,随后便会出现此次消费的账单,用户可以选择支付宝、微信、信用卡三种方式付款。车云菌此次驾驶行程由西至东,再由东至西,共计行程45公里,停车时间约1小时30分钟,总计用车时常3小时13分钟,费用总计126元。


关于未来发展的3个挑战

按照Soda的构想,真正的理想运营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关键词,使用便捷、价格合理、就近停放、高频

在车云菌看来,目前Soda的中关村运营试验只做到了使用便捷 注册、取车、还车过程都非常简单,用户学习成本很低。但是,其他三个剩余关键词的达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先说价格的事儿。事实上,Soda目前的价格对于用户来说非常便宜,按照车云菌驾驶45公里,费用126元的情况看,比出租车价格还要略低,别忘了,126元还包含了中途1小时30分钟的停车计费。

不过,这对Soda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因为目前Soda的运营成本很高,现有的定价状态很有可能不能覆盖掉Soda的成本。根据Soda方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单单三个固定停车点一天的租金就高达6000元,30辆车一天的使用成本在9000元以上,这还不加停车充电时的停车费用,据介绍,慢充的话单单一台车的停车费就要额外支出50元以上。

车云菌获悉,未来Soda团队将首先在中关村区域开辟13个固定停车区域,再向城东、城北渗透。可以预见,在车辆和停车位数量快速增长后,其付出的运营成本将非常巨大。

不过,扩充停车点和车辆数是Soda所构想的共享模式能够实现的基础,“就近停放的问题在停车点扩充后将顺理成章的解决。

目前在停车点分布有限的情况下,一旦用户将车辆停放在固定停车点外,Soda的工作人员就将需要前往车辆所在地进行车辆调度,加上这些工作人员还需介入车辆充电、点位分配等运维工作,压力也会不小。

当然,Soda也不能冒然制定高价以覆盖各项成本,因为目前国内分时租赁的用户习惯没有养成,出行选择方式日趋增加,且价格都很有竞争力,如果价格太高则必然出现潜在用户的分流状况。在车云菌看来,现阶段Soda可以在不增加用户使用费用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益,例如车身广告等。

车云小结: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Soda的固定取车还车点位较少,但其基础的架构已经成型,包括取车、用车、还车的流程,使用起来也非常容易,加上价格比较低廉,因此一旦其点位铺开,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出行选择。当然,这需要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