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肯锡:前方ADAS蓝海,掘金趁「早」还得有「门道」

 cheyunwang 2020-09-11

毫无疑问,当「自动驾驶」持续不断抢占头条时,俗称「ADAS」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却悄悄地掀起了一股变革浪潮,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汽车的操控方式和用户体验。

目前主流的ADAS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大致分为盲点监测、道路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变道辅助、疲劳警示以及360°环视摄像监控几种,以辅助驾驶、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为主要目的。而随着ADAS普及程度的增加,传统汽车初步将具备半自动驾驶功能,为日后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近日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称,“如要抓住ADAS技术发展的先机,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必须要更主动地向消费者介绍这套系统的功能,对用户个人偏好准确把握的同时也要以适当方式满足,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合理定价同样至关重要。而如若主机厂能够处理好上述问题的话,一方面有利于其建立市场核心地位、获得额外的红利收益,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实现品牌区隔化,加速半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进度”。

这项结论基于麦肯锡2015年底进行的数据调研得出,样本来自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总计5500名新车车主。麦肯锡的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几乎没有多少消费者有机会接触ADAS系统,因为对绝大多数车型而言,ADAS功能还只是选装并非标配;同时有超过70%的被调查用户称“知道ADAS系统能够提供哪些驾驶辅助功能”,而只有不到30%的车主曾经试用体验过,其中最终选择购买的用户约50%左右。从下图不难看出,最终选择前装或后装ADAS系统的消费者对产品功能表现出极高的满意度。


▲ADAS系统采购率较低,但消费者购买意愿很强烈;来源:麦肯锡

此外,该调研报告同时列举了几项有助于提高ADAS产品购买率的因素。

首先,下调产品价格可能会增加用户使用ADAS系统的几率。在接受调研的五个国家的消费者中,有其中四个国家的车主均认为「价格」是左右其购买ADAS产品的主要因素。而这也同时意味着,如果消费者能在购买前有试用体验的经历,最终拍板拿下的几率会增加不少;

其次,用户对驾驶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了解相关技术的具体功能,对购买ADAS产品同样关键。如果车主对行车安全表现出持续性地关注,那么有无ADAS产品以及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性质会加速车企之间产品线的区隔程度,甚至还可能将ADAS系统变成各大主机厂抢夺客户的筹码。

那么,如果车企、供应商以及经销商想在ADAS细分市场获得最大利益,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态度很关键。我们不妨看看麦肯锡分析师给出的几点小贴士,教你如何“讨好”自己的用户。

「如要提升ADAS产品的销量,你得去主动教育自己的客户」

这意味着4S店的经销商必须得好好想个法子,让那些潜在客户清楚明了地知道ADAS产品的详细功能。举例来说,可以通过搭建虚拟环境让消费者亲身体验这套系统功能的特色。当然,车企还可以允许客户免费试用特定功能一段时间,前提是支持这些功能的硬件已经提前安装在车上了。

「在价格上做文章,将自己同其他竞品区隔开来」

如果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低价策略增加ADAS产品的购买使用率,那么可以将产品功能局限为特定的几个,并且在大部分上市销售的车型上都作为标配提供。这样既可以从走量中获得较高的利润,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当然这并非通用的解决方案,对一些高端的豪华品牌而言,他们可能会选择维持高价不变,但提供用户的自然也会是全面的ADAS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提供区域定制化的ADAS功能」

主机厂应该确保出售到不同国家的车型能够满足当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这可能需要汽车制造商根据不同消费市场的特点对ADAS产品的功能进行定制化处理。

「确保ADAS功能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升级更新」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倾向于借助人工智能以及不断升级的软件算法,仅通过使用一套固定的传感器即可实现不同的功能,因此方便快捷的升级方式对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提升产品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确保ADAS产品升级无后顾之忧」

车企和经销商要确保用户知晓车内数据的流向和用途,尊重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同时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黑客攻击有相对完善的应对方案。此外,主机厂为避免用户数据泄漏,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也应该投入精力和财力。

「开发能够适配ADAS产品的车载娱乐系统功能」

按照麦肯锡分析师的观点,汽车主机厂应该考虑将ADAS和车载娱乐系统进行聚合的产品研发模式。这样一来,方便用户对车载安全技术进行更全面的应用。举例来看,如果涉及ADAS产品功能的信息出现在仪表显示器或中控屏上,有助于建立一种更为高效、无缝、安全的交互方式。

车云小结

根据麦肯锡最新调研报告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对ADAS产品的满意程度相当高。而随着驾驶辅助安全技术的进步,半自动驾驶汽车甚至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指日可待。不过如果要从ADAS市场实现最大获利,主机厂方面需要将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较为大幅的变动,特别是如何向消费者传达新技术的产品价值,如何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本地化产品定制,甚至如何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等都是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对主机厂、供应商、经销商而言,孰能在这场复杂的变革中占据先机,形成有效的竞争实力,那么在汽车自动驾驶浪潮中,谁就可以从中获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