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手车交易平台「主攻自营金融」,入坑前的几点思考

 cheyunwang 2020-09-11

当二手车交易“谁吐谁”(B2C、C2C、C2B)的模式之争吵了小一年之后,财大气粗的平台们发现自己或多或少都已经进入C轮、D轮融资的阶段,该严肃地研究一下盈利这个问题了,自营做平台金融几乎是每个参与主体的核心选项。

自营平台金融这件事情,有的说做就做,有的说想想还是做了,有的说马上就做后来决定再合计合计。考虑到新车主机厂也要组建厂商金融来支撑盈利,车云菌认为不管怎样金融都会是二手车交易平台的盈利主旋律,况且二手车令真正要实现盈利不外乎服务或金融,相比之下,服务的运营重度、切入难度还要更大一些,而金融呢,毕竟现在是资产荒,筹钱相对容易。

但是金融业务说起来简单:融资、放贷、收租子,真正操作起来,会发现当中的难度和风险远远比想象中要高得多,毕竟这是直接玩钱的生意,玩坏了就真的是玩坏了,可不是认栽调整就能解决的。


做金融和做交易思路一样,又不太一样

当下二手车金融市场接连收获政策红利,正处于大量热钱希望进入的阶段,各个地方银行都希望依托于交易端口找到一个突破点。这给了交易平台得天独厚的机会,组建团队自营平台金融业务。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从企业基因的角度来分析交易平台在开展金融业务时,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首先从先从优势角度来看。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交易平台直接参与交易,距离买卖双方更近,对车况和交易的把控也有相对优势,这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了解市场供需双方的需求,并且以此为基础设计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隐性的优势则是,交易平台本身的互联网基因决定了,他们在进入一个新的商业领域时,更懂得将自己置身于用户的角度分析用户的需要,这恰恰是传统机融机构作为资源参与者所欠缺的。

简单来说,金融服务类似一个“黑盒子”,用户没有很强的意愿去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对服务的要求更高,比如费率高低、审核速度、放款速度之类。服务意识更强的交易平台在设计金融产品的时候更懂得也有更强的动力去推出适应用户的产品。

但是换到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平台金融不能不回避的一个劣势。交易平台本身对放贷业务不熟悉,加上互联网领域快速扩张的思维惯式,很容易酿成风险,费率低、审核快意味着放大风险,放款快则对自身资金流动性有更高的要求。思维优势是不能放弃的,毕竟这是平台金融安身立命的根本,另一方面金融业务的风险性有要求不得不收着点,这个收放之间的度,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控。

此外,平台金融将会面临的,还有自身对金融玩法并不了解的客观性差异。

别在一颗树上吊死

任何平台金融如果想要在二手车金融领域继续深入,或早或晚总会遇到资金成本和流通性的困扰。资本有周期性,现阶段货币政策放宽,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找上门给予高额度授信寻求合作,但是遇到政策收紧或者合作机构经营型收紧,单一的资金来源总是很容易见底。那么面对这样的状况,平台金融要有能力灵活利用杠杆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这也是其在资本市场中生存的必备技能。

现阶段,很多交易平台在开展金融业务的初始阶段均是由于某一家金融机构发出合作邀约,进而开展业务,并且首先通过一款产品在金融市场打响知名度(例如优信联合微众银行推出的“付一半”,仅用作举例),于是就不得不考虑以下可能发生的状况:

单一的资金提供方,单一一款金融产品,但本身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车型、不同收入水平的用户所放出贷款的风险是不一样的,这就等同于资金提供方用恒定的收益标准一口吃下了所有高低风险的贷款,那么合作的金融机构不可避免的,会对哪怕非常细微的风吹草动表现出极为敏感的态度,如果足够影响到他们决定收紧授信,业务将立刻陷入停滞。

因此平台金融在业务初始阶段至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提高风控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做到更完善和有效的资产评估,丰富金融产品的结构;第二,充分发挥自身在交易端的体量优势,灵活利用杠杆,拓宽融资渠道,不仅仅看一家资金提供方的脸色过日子。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平台金融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债权和融资渠道,根据收益风险灵活匹配不同成本的资金,提高资本存量和流动性。

这就像自主车企在合资品牌当中的角色一样,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最终都难免会沦为海外车企的代工厂。对于平台金融来说,资本的玩法就是核心技术,交易端口的流量就是核心资源,资源有了,有技术不愁找不到资金。

模式不是核心竞争力

当我们说平台金融的时候,二手车交易平台的B2C、C2C、B2B之争基于金融来讲,本身是存在先天的劣势的。“2”决定了平台的价值是流量,不论优信、瓜子、车易拍,更大程度上是在扮演流量分发者的角色,商品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甚至交易都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轻模式对于服务盈利型平台无所谓,服务是简单的干活收钱,但是对于金融盈利型平台来说,就不能不考虑商品价值、交易的真实性,轻模式本身反而会成为困住自己的壁垒。

当我们审视所有这些交易平台,车是用户或者经销商的,自己并不是交易主体而仅仅是服务者的角色,对交易和车况的把控远没有想象当中那么有效,遇到金融欺诈并非不可想象。银行是面向全市场销售主体的,有充分的体量优势提高授信门槛,平台金融只服务于平台上的用户和经销商,铺开市场的愿望越强,放贷的风险就越高,车况把控是难题,买卖双方是亲戚朋友通过假买卖筹点钱炒股都有可能。

一些二手车平台正在转化自己的经营思路,开始收购车辆自己成为B端,未尝不是基于这方面的原因。这就看平台金融对自己的定义,如果更重于金融,就组建更专业的风控团队;如果重于平台,就要尽可能强化自身在交易中的地位,更“重”是必要的选项,模式谁都能copy,重资产重运营却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所以后者才是核心竞争力。

车云小结:

整个二手车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可逆,但上文中提到的这些问题对于任何平台金融来说都有其参考价值。以往交易平台做的是流量整合的事情,玩的是数据,金融却不仅仅是数据,互联网金融再牛可以向消费贷款授信,资本流通的玩法却是承接不来,既然选择了二手车,有了线下检测、质保的重运营觉悟,要做平台金融,那就再下一点狠心吧。


特别推荐

【创客】第三季:

点击下方图片或文字即可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