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镜店老板杨嵩:生活不止汽车和互联网

 cheyunwang 2020-09-11
车云

导读:

造一副好眼镜,让用户看得清诗和远方。




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在东大桥路路西,正门口摆着几座好像从798偷偷运出来的当代艺术雕像,这几座雕像给购物中心定了文艺范、精英范的调子,中国第一家特斯拉体验中心就开设在这里,进正门向左前方走到侧门边就能看到。在特斯拉体验店对面,是一个叫做MO的眼镜品牌的体验店,这家眼镜店的老板是前东风日产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日产全球营销负责人杨嵩。

MO体验店开业这天,杨嵩如期在10点来到现场,上身穿了一件合体的白色衬衫、袖口叠手肘,下身配搭黑色西装裤,一套行头看起来像极了正在法国带队征战欧洲杯的德国队主教练勒夫。

杨嵩没有戴那副曾多次陪他出镜的黑色方框眼镜,换了一副同样黑色方框但是框更方更大、腿儿岔开的眼镜,他介绍说这副眼镜由一位MO签约的纽约设计师设计,眼镜腿分叉可以避免夹着两侧耳朵边缘的不适。MO共签约了十余位来自欧美各国眼镜设计师作品的国内独家销售权,由这些设计师负责设计款式,MO针对用户的脸型生产镜架,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自主生产的镜片。

谈到为什么创业选择做眼镜,杨嵩把当下互联网时代比作美国18/19世纪的淘金热。美国淘金热时期,康拉德·希尔顿在德克萨斯州锡斯科镇一间小旅店开始,创建了今天的希尔顿酒店集团。在杨嵩看来,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们的用眼疲劳度比以往更高了,眼镜至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刚需,但市场上的眼镜更多还是“镜架+镜片+度数”的传统工业品,并没有一个品牌能够为用户提供绝对适合每个人的眼镜,这种定制化需求在服装、手机甚至汽车领域或许不是主流,但眼镜对舒适度的要求要高很多,具备定制化生存的土壤。

杨嵩把MO称为工业4.0品牌,每一款产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深度定制,整个流程为检测人脸数据及眼球数据,上传至云端通过运算获得相应的镜架、镜片参数,包括镜腿长度、镜架大小、两框距离及镜片度数、散光度数、散光角度等,完成这些流程后MO会为用户提供一份包含这些数据及参数的“眼书”,并同时进行加工生产。

体验店的职能包括上述脸型、眼球检测以及镜架展示,店中央及验光室分别设置了一套3D人脸检测系统和3D眼球检测系统,同时还设置了数套展示镜架信息的设备,镜架标签扫码后,旁边的iPad会展示镜架的价格、重量、设计师以及介绍视频等内容。

3D人脸检测系统
把镜架放在蓝色光源上,旁边有一个iPad会显示镜架的基础信息

在整个体验店开业的仪式上,杨嵩几乎没有提及此前在日产的履历,但是他在传统行业里经验仍然通过一些细节呈现出来。MO体验店对外的统一宣传定位是“中国首个工业4.0眼镜体验点”,开场介绍品牌时,他背后LED屏幕的主视觉显示着“MO体验中心震撼开业”的字样,这些显然都是传统行业的语境。

因此也不难理解杨嵩为什么会选择眼镜这样一个实体行业项目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在北京体验店开业的时候,MO的自建电商平台也已经上线,但他并未开业仪式上对其进行介绍,只是在车云菌提出获得MO“眼书”的用户会更有更好的电商消费体验的时候,才坦承MO电商平台未来的价值。

作为一个在传统行业摸爬滚打了20年,又在黄金年龄离开有所成就的汽车圈选择创业的营销人,杨嵩受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影响都足够深。MO没怎么说过汽车,但首先掌握核心技术、由线下到线上的经营策略显然来自汽车行业的经验;只字未提互联网,深度个性化定制、线下采集数据上传云端运算保存再转入生产,这些模式又恰恰是经典的互联网套路。

2014年底,杨嵩在证实将离开日产的公开信中说:“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如此:我每10年就要换一次行业。199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宝洁,然后在快消品行业一呆就是正好十年;2005年进入东风日产,从此在汽车行业又正好工作了十年;2015年进入互联网行业,未来十年估计就在这个行业继续前行了。”

10年为界,现在还只是开头,杨嵩在开业仪式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先做好这个基础,后面的事情一点一点来。”

车云福利

0704A:罗兰贝格-201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

0704B:国泰君安-汽车行业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研讨会:基于汽车,超于汽车

0704C:汽车行业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持续看好,汽车智能化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0704D:普华永道-驾值:2015年汽车并购见解

0704E:普华永道-全球汽车供应商行业并购:发展势头强劲,增长空间巨大

……

扫描下方车云菌二维码,

回复对应编码,即可轻松获取珍贵数据资料


投稿、合作、提问、早报、新闻直播,结交大咖

只需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车云菌个人微信cheyunjun2015为好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