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菌自从工作之后已经胖得不像话了,前段时间体检还发现有轻度脂肪肝,遂十分悔恨这几年对自己太放纵,没做好健康管理。而眼瞅着已经三十,身体精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终于下决心开始要减脂塑形,选课报班,这次要给自己的健康充充电。 正所谓“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被爸妈各种“威逼利诱”胖了十斤的各位盆友,不如趁着大好春光甩肉行动走起来!健身房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也别忘了看看车云菌为你整理的本周汽车圈的重磅要闻。 两会上的精彩汽车提案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行业历来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今年,首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提交了五项建议,分别为《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中“基金与产业”、“政府与企业”融合推进》、《关于加快我国与各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进程以降低汽车出口关税》、《关于“调节峰谷用电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夜间储备电能,减少碳排放”》、《关于加速推动商用车电动化的若干建议》、《关于重视并加强中国品牌建设》等五项建议。 而同为人大代表的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提出了《关于完善新能源相关法规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呼吁从法规、政策层面构建新能源汽车公平竞争与标准统一的市场环境,理顺整个新能源汽车生态链的发展环境。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两会中建议的内容围绕品牌向上和智能化展开。这一议题也十分切合当下趋势,目前各个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法规的落地。 对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而言,今年提交的两会议题和甲醇汽车以及网约车有关。他建议设立甲醇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组建“液态阳光基金”,委托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公司,尽快推动甲醇汽车的市场化运行;他还提议将网约车纳入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进行统筹管理。 日内瓦车展刷爆朋友圈 今年日内瓦车展上,戴姆勒展示了“Digital Light”大灯技术,迈巴赫S级将成为第一款搭载这款技术的量产车。而相比E级车上使用的矩阵式LED大灯,这项新技术的特点在于“精确照明控制”。这种大灯有一百万个光点,让车灯成为了一个高清投影机,可以在车辆行驶时的前方道路上投射图片或交通标志。“Digital Light”可以和驾驶辅助系统配合使用,在路面投射六种高清警告/交互图标,包括:低抓地力路面标志,施工现场标志,防追尾标志,车道保持标志,盲点警告标志,还有限速标志。 2. 宝马称未来将推25款电动车,i4落户慕尼黑 近日,宝马官方表示到2025年,将扩充旗下i车系的阵容到不少于25款纯电动车的水平。而在这25款新车中,就包括全新的BMW i4,据悉它将基于2017年发布的i Vision Dynamics概念车打造而来,以此应对愈加苛刻的二氧化碳排放法律法规。 从此前的实车图片来看,作为宝马i4模板的i Vision Dynamics概念车跳脱出了之前i8的设计框架,为了突出纯电动车拒绝油腻的特点,从而使用了封闭式进气格栅,就连家族标志的双肾格栅也仅通过线条勾勒而已。官方发言人表示,未来i4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修改,量产任务将在宝马位于慕尼黑的工厂承担。 3. 本田确定Urban EV量产计划:明年开始接受预定 还记得本田外形可爱的Urban EV Concept吗?去年,这款复古EV在法兰克福车展亮相,现在,本田公司在日内瓦车展上宣布将量产这款车的消息。据了解,Urban EV的预定将在明年正式开启。这家来自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他们将从明年年初开始在欧洲接受预定,并且很快就会开始生产。 4. 奥迪将推20款电动车,首款量产车型8月正式亮相 3月6日,车云受邀参加了奥迪日内瓦车展发布会,奥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表示:“2025年之前,奥迪将推出20款电动车。”奥迪在车展上发布了纯电动SUV e-tron prototype,并表示量产版将在8月份正式发布,此外奥迪还对未来新能源领域发展进行了规划与展望。奥迪目前已向市场推出了A3 e-tron、A6L e-tron以及Q7 e-tron共计三款新能源车型,未来将加强这一领域的产品投放力度。 5. 大众持续推进电气化,8年推10款MEB平台新车 今年大众汽车把在中国发展的重心集中在了SUV和新能源上,SUV是目前市场中最为热销及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而电动车则是在汽车产业变革后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这样押宝在“现在”和“未来”上,是大众汽车实现在中国长驱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大众汽车电气化发展持续推进的过程中,I.D.系列的产品将承担重要角色。大众汽车电动车研发负责人Christian Senger向网通社表示:“到2025年,大众汽车品牌希望能够在中国至少投放10款MEB平台车型。”MEB平台的新车覆盖紧凑型、SUV以及大型轿车等多个产品系。 6. 一汽奥迪业务重组:奥迪的“一箭双雕”,移动出行成后手拳 北京时间3月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股份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多方在日内瓦签署了两份未来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合作方将在2018年底全新成立两家新公司,分别为“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和“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两家新公司的定位很清晰,前者主要专注于产品的销售业务,后者则偏重于移动出行及数字服务。 在车云看来,此次重组对于奥迪的意义重大。首先,移动出行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奥迪的押注果断且必要。更重要的是,借着新合资公司股比的设计,奥迪很有可能改善其长期以来在华不那么满意的利润结构。 新能源&自动驾驶仍是半边天 1. 恩智浦发布GreenBox汽车电气化平台,主打智能化应用开发 荷兰半导体公司恩智浦近日推出了面向汽车电气化的GreenBox开发平台,用于设计和测试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控制算法和能源管理任务。借助GreenBox开发平台,研发人员可以利用高性能和高度优化的外设组合(包括高级定时器、电机控制外设和模拟子系统),与自己的开发硬件实现集成。 2. 戴姆勒大中华区入股北汽新能源,收购3.93%股份 3月8日,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大中华区”)正式收购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3.93%股份,成为北汽新能源股东之一。 双方的合作,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戴姆勒面临的“积分压力”。北汽新能源是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10万辆的纯电动车企,其多余的积分自然可以解戴姆勒的燃眉之急。而对北汽新能源来说,戴姆勒入股除了带来直观的资金流入,还可在技术研发、供应链、产品营销等方面与北汽新能源共享资源,尤其是,将帮助北汽新能源带来品牌力的提升。 3. 大陆集团与成飞集成组建合资公司,生产48V电池系统 2018年3月7日,大陆集团与中国汽车及电池供应商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各自旗下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开发生产48V汽车电池系统。双方公司于2018年3月7日在上海签订合资公司合约。大陆集团将持有合资公司60%股份,成飞集成下属公司持股40%,成飞集成旗下的中航锂电公司专业从事电池的开发和生产。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全球运营,并服务欧洲、北美、中国及亚洲其他市场的客户。合资公司总部拟设立在中国常州,预计2018年中开始正式运营。 4. 奥迪将国产高档纯电动SUV,续航超500公里 2018年被看做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之年。根据规划,到2020年,一汽-大众奥迪将发布7款新能源车型。目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在对长春工厂原EA113厂房改造项目进行招标,改造项目内容包括X99B电池装配。而代号为X99B的车型有望为奥迪首款国产纯电动SUV——C-BEV。另外,该车的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 5. 北汽与松下讨论就电池和智能汽车深化合作 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透露,正在与松下进行关于深化合作的谈判。据悉两家公司已在纯电动汽车(EV)领域开展合作,正在就将合作扩大到设想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领域推进谈判。北汽希望获取尖端技术,而松下希望在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扩大业务,两家公司的目的似乎达成一致。 6. NUI Galway与法雷奥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Lero SFI研究中心(NUI Galway)与法雷奥签订车辆研发合作协议。该研究将利用高级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旨在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帮助,提升车辆在复杂的真实驾驶情境下的导航服务,其研发资金来自于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SFI)及法雷奥。双方的研发人员在30人左右,该团队位于爱尔兰的蒂厄姆(Tuam)市,双方将共同致力于该研究项目。 7. 宝马与HERE签订商业合同,要把HERE HD Live Map装进量产车 据官方消息,宝马集团已经与HERE签署了协议,在其下一批具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中使用HERE HD Live Map。 新协议介绍,HERE HD Live Map将在未来十年内进入宝马量产车型,用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是HERE与汽车制造商就HERE HD Live Map投入量产车型应用,签署的第一份商业合同。
|
|
来自: cheyunwan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