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柑上市了?是的!近日一位新会柑农朋友开启了朋友圈的第一波青皮柑预定信息!但很多朋友就问啊,奇怪了老李,往年不是国庆前后才上市青皮柑吗?今年怎么提前这么多? 话说2020年的气候比较异常(南方提前了入夏),加上农历闰月的关系,导致今年新会柑的上市日子也提前了足足大半个月,9月初便有第一批青皮柑的开摘。青皮柑是制作新会陈皮“青皮”材料,也是中医说的“破气皮”。青皮陈皮的药用效果明显,是陈皮行家来新会柑农手上收购的第一批新会柑皮。 一般来说,新会柑分三个主要的采摘时间段,9月底10月初的中秋前后,采摘青皮柑;11月初到月底,以二红柑为主,因为二红柑具有柑油含量足、易于陈化、香味足等等特点,其陈化出的陈皮也是目前主流的新会陈皮品种;12月到冬至前,就是采收大红柑,即成熟的新会柑。青皮柑、二红柑、大红柑三种柑会分别制作三种陈皮,其味道和功效也有明显的区别。 每年的9月底到12月中,新会的柑农们都忙碌起来,开始剥柑皮的日常 本期内容,老李还是结合将要到来的新会柑旺季,对陈皮的一些基础概念进行普及,尽量为想在2020年购买新会陈皮或者前来摘柑的小伙伴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陈皮历史已有2000多年,而“新会陈皮”是近几百年才有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根据药典的记载,其主要的功效主要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是广东人常用的药材和调味品。其中,陈皮有根据产地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广陈皮里面有新会陈皮)”。 很多人或疑问,为什么一个柑橘的皮都可以如火如荼被炒作起来,甚至上千万万元一斤,价比黄金呢?其实,这就得从历史说起了。 “柑”的植物学图谱 我们现在讲的“陈皮”历史上原作“橘柚”,最早记载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因其为果皮入药又名“橘皮”,“治 从“橘柚”到“橘皮”再到“陈皮”的变化,关键就是“陈”。陈皮,陈皮,是名词,也是动词。陈皮最早出现“药物宜陈,后使用”的提法见于《神农本草经》的序例中,言:“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神农本草经》 而对于柑橘类果实的皮需要“陈”的说法,南朝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及:“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后世称之为“六陈”。 至于为什么“陈久者”才是“良”,这个陶大夫就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这也不怪陶大夫,毕竟古代的中医知识不同于现代医学强调药理和临床,大多是“经验”的累积。在陶大夫做了一个经验总结后,“柑橘皮需陈再用”的说法,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虽然陶大夫提出了“陈”的说法,但“陈皮”还没被正名,而到了一百年后唐代的孟诜创作《食疗本草》时,才正式首次提出了“陈皮”一称,并把陈皮归于“橘”的项下。 唐朝以后,陈皮的功效得到了上至宫廷下至老百姓的认可,于是在《汤液本草》中才开始独立作为一种药材出现。 在柑场兼职开皮的阿姨们 到了宋末元初,广陈皮开始兴起,而“新会陈皮”作为贡品的记录也开始频繁出现。而新会陈皮的高光时刻,是在清代的《本草备要》中说到:“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用名二陈汤)”,对陈皮陈放之后的药效变化有了一定的说明。 总而言之,从南朝的陶弘景开始,橘皮“陈久者良”的观点,就被后世沿袭,可惜这些记述关于陈皮的品质记述都过于“简陋”,而对于需要陈放年限没有做出明确要求、亦无明确解释。一直到了当代,由《广东中医药》等学术期刊权威牵头的“定义陈皮”活动才正式有了初步的笼统的标准定义。 陈皮收藏的行家更倾向于购买“新柑皮”从陈皮的传统定义上看,一般柑皮需要变成陈皮,需要陈化3年以上,才能让果皮里面的陈皮油转化为多种酮、苷、醇、脂类等物质。当今市场上却很难直接买到真正陈化至少3年的陈皮,毕竟这样便宜又大量的的东西其实年年都会出产,而大部分商家也都不想把存储的成本压在手上,加上陈化陈皮还需要“仓储”和“养护”等成本,每过多一段时间,就会多出了许多潜在的风险。 因此,目前很多行家和皮友,都在自己可以买回“年轻”的柑皮。 以新会柑为例,每年9月到12月,都是新会柑的采摘季节,很多行家都选择自行陈化,以满足自己需求三年甚至五年以上的真正的“新会陈皮”的需求。 然而,我国传统的陈皮市场真正的质量问题不仅仅在陈化时间的造假上,我们一直说柑皮因为便宜,监管的关注度不够,有些朋友会觉得如此说来一定没有人愿意费事做“伪”。其实那就错了,俗话说“苍蝇腿子也是肉”,一些敢于“吃螃蟹”的药商,也可以用比柑橘皮更便宜的东西来冒充它,比如说从果汁厂获得的大量“橙皮”。 据了解,橙皮在江浙一带也是一味药材,但不作为“陈皮”使用 用“橙皮”冒充“柑橘皮”做陈皮,有人也许会说:“反正柑橘橙都是芸香科类,闻起来味也差不多,加上也无毒,往柑橘的陈皮里面加一点橙皮应该没事儿吧?”老李可不敢苟同这种想法。按这么说普通陈皮和新会陈皮也是近亲,是不是就可以往新会陈皮里面加入其他陈皮?(目前假冒新会陈皮的就是这个做法)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陈皮丝”,其实混杂了大量的橙皮 作为中药方的重要成分,中医们呕心沥血地开方,消费者们真金白银地购买,先不说橙皮和柑橘皮的陈皮之间有效成分差别,就说药方里是柑橘皮就应该给付柑橘皮,是橙皮就应该写明白橙皮,哪里还那么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呢? 说来说去,病是祸事,药是大事,陈皮的销售环节,也是医药行业的一个分支,应容不得马虎随便,若此一处可随便,处处皆可随便了。由此老李也有感而发,近日看到的一篇关于讨论“日本汉方为何比国内中药有效”的文章中,就讨论到目前国内“中药没效”的大问题!(此话题较为敏感,就不再展开讨论) 陈皮上的油胞(油室) 可制作“陈皮”的柑橘种类繁多,消费者购买需要谨慎朋友们会问老李,如何区分橙皮和柑皮制作的陈皮呢? 老李的经验告知,橙皮的质地比柑皮厚,也更硬;再细看是橙皮的油胞(油室) 大小不一,还会有疣状凸起,而香气也没有柑橘所制作的陈皮好! 至于还有其他的“伪装者”,如柑的不同栽培品种,这里真真就不一而举了。只能提醒橘一家关系混乱,普通人要分清拿在手上的样品是什么果皮,本来也不太容易。 芸香科柑橘属果实图关系图谱 如果消费者们有幸买到真的陈皮而闯关成功,那又该如何优中选优呢? 《本草汇言》中提到 “今以广中者(新会)称胜。素华,丹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 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好的陈皮,味道是让人愉悦的。 陈皮的味道,能让人愉悦的味道,要自己去体会 笔者以目前比较流行的新会陈皮进行说明——
老李收藏的3年新会陈皮
老李收藏的5年新会陈皮
老李收藏的10年新会陈皮 前面老李说过,新会陈皮目前因为其价格高,市场关注度高,因此想要买到正宗的新会陈皮“相对”不容易。在目前陈皮市场江河泥沙俱下之际,鱼龙也定然混杂,暴利会催生出更多“作假的艺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看老李此前针对新会陈皮造假的深度文章)。老李也希望,消费者们不要轻信淘宝上那些动辄十年陈、二十年陈皮。 所谓“好货”都不便宜,而对普通人来说,看起来是“捡漏”的事情,多数是别人给你下的套路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