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金宵 | 大顶山游记

 印象黄陂 2020-09-13

早春的正月末,天气乍暖还寒,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慵懒和春节的进补,心中早就憋有一股冲劲和急切的想要出去放风的心情,正好周末,朋友相邀,就兴高采烈地带着孩子出门了!

我们一行人从李文三正冲水库出发,一路北行,远看雾霭笼罩,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座更比一座高远辽阔,一座更比一座秀丽挺拔。听他们说,今天要登的山是团山寨,幸亏今天骄阳不火,微风不噪,确实是个爬山的好天气!

十几个大人带着五个小孩迈着轻快的步子,兴致盎然地向上攀登,我只要稍微停一下,他们就会把我甩出好远,大有“春风得意马蹄劲,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势。他们每上一个小山头,就会停下歇一会,等我走上去时他们又前行了。

图:李金宵

到了小山头,我也会驻足小憩,平复一下气喘。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像是乘着祥云站在半空;微风拂面,暖阳熏人,上山的劳累一扫而光,又继续鼓劲前行。记得十几岁的我经常上山拣柴砍柴放牛,那时虽也兴奋,但心中更多的是苦涩和无奈。

到底是春还早,花草树木都没来得及报道,山上就显得清瘦了些。有些树枝刚冒出嫰嫰的芽儿,有的还是花苞,毛毛虫倒是比比皆是,稍不注意,就会沾上我们的衣服鞋子,跟我们来一次亲密接触。

突然,路边一棵小树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是一小树粉红的、小小的花儿绽放着,像梅花、如桃花、似杏花,但又好像什么都不是。我说不出她的名字,但她却给我们带来了春的讯息!

图:李金宵

再向那边的山沟看去,还有几大树这样的花儿灿烂地开放着,想走近看看,却发现是长在悬崖边或山沟中,人根本近不了。这几树花在空旷冷清的山谷中显得那么出尘,那么惊艳,虽无人欣赏,可还是尽力芬芳。余秋雨说过,生命就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走走停停,已是一个多小时!一座座山头被我们踩在了脚下,这些山头形态各异,有的像鹰嘴,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骷髅头……令我们叹为观止。每当上到一座山头,我们就异常兴奋,有人站在山顶拍照,有的放歌,有人补充能量,还有孩子兴致勃勃地吟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的目标——团山寨,最高的一座山马上就快到了,可一段全是石头的陡峭山路拦住了我们。石头两边都是斜坡,下面是深谷,只有中间一小块较为平坦,远看像一头牛的脊背。

图:李金宵

几个胆小的人望而却步,几个大胆的带头先爬上去了,后面的人也才都跟着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我这才发现看着吓人,原来也不是那么难爬的,因为这块石头上面没有沙,一点都不滑,只要没有心里恐惧爬还是很安全的。

爬上了这道坡,就来到位于山顶的一大块平地上,这里劲风呼嚎,把我们的衣服吹得啪啪作响,头发吹得乱七八糟,像疯子一样。站在这里可以远眺四面八方,由于雾的原因,东边大悟的山山水水,南边蔡店的村村庄庄,西边黄祜石西峰尖等连绵群山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站在此处,感觉自己是巨大的,有地当席子天当盖的感觉,有“山高人为峰”的豪迈。可又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在大自然面前,在亘古的时光隧道面前,人小得不如一粒尘土。

图:李金宵

在这上面,我们刚刚合了影,还没好好领略一下这座山的风光,观赏一下这座山的美景。却发现对面有一座更加雄奇、更加陡峭、更加奇异的高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远看拔地而起,像一只停歇的雄鹰坐在那里。

整座山全由石头构成,没有什么花草树木,山的背面像刀劈斧凿过,垂直而下,还有几条白白的痕迹,像玉带垂下来一样,山的腹地隐约有小路穿过,还有花花绿绿的人穿插其中。

我们顾不上劳累,一致要登上对面的高山。年龄大点的郭老师说,还是往回走吧,对面那座山叫大顶山,他很久以前爬过,太陡峭难于通行,以前还摔死过人的,它还有很多传说故事呢!传说有仙人坐顶,不让铁寨超过它的高度,所以叫“大顶山”。

图:李金宵

可越是这样说,我们越是想攀登过去,有几个人已经带头往那边走了。行进中,遇到一个特别危险的山坡,人只能坐着往下慢慢滑,树、草都不多,只有石头和沙子,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想要找个东西抓住都有点困难。

再到下面,居然有一块石头堵住了去路。往下一看,原来石头下面有一个小洞,人坐在那里仰躺着才能滑下去——这正是我很多次梦中着急的情形啊!生怕滑行中卡住,上下不得,一行人就让个子小的和小孩先滑下去。待他们顺利过关,我才小心地坐下仰着往下滑。

好不容易滑下去了,可下面的石头小路更加狭窄陡峭,还有顺势而成的很多石级,它们被磨得光滑平整,错落有序。我不知道这是哪一代人开凿出来的,难道这里以前是通往他方的必经之地?或者是勤劳智慧的古人肩挑背驮,在深山里劳作生息吗?

图:李金宵

这条下山小道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慢慢行走,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一行人屏住呼吸,前后照应,终于下到了山底,中间是一段稍平的路,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

我们在这里坐着休息,迎面碰上对面山上过来的游客,他们全副武装,背着绳子,拄着棍子,戴着脚手护套,声音各不相同,男女老少都有。他们惊讶于我们无任何装备,穿着逛中山公园的衣服鞋子,来爬这陡的山。他们说没有绳子是绝对过不了那座山的。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们不由得商量起来到底怎么办才好!

在这两山之间的狭小地方,过来的、过去的、歇脚的,竟然有种游人如织的感觉,古老的深山显得热闹起来。听同行的人讲,以前这座山上还有一座庙,香火鼎盛,不仅附近村庄玩灯要上来,更有善男信女来此拜佛求仙治病,不过后来毁了。

图:李金宵

我们往山上看去,果然见山上拉着绳索,游人小心翼翼地住下行走,有的地方坡度在七八十度以上,大多数的地方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到底是往回走还是往前行?同行中,一部分人主张往回走,还有一部分人主张继续前进,挑战极限!

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老师孩子冲到了前面,准备就别人还没解下的绳子上山,可他们说后面还有几百人在背面山上排队,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行,我们走不过去的,要过去也得等他们走完,都到下午了……

我们此时又渴又饿,实在没有办法,只有下来,可是刚才的路我们再也不想回去了。怎么办?前有狼,后有虎。有人幽默地说,现在只有直升飞机能救我们了,一阵大笑!

图:李金宵

权衡之下,我们决定走中间,从中间的峡谷穿过去,没有任何路,但能走到对面。有几个老师说,我们在前面探险,你们在后面跟来吧!此时似乎只有这种方法容易些,下到山谷,我们在荆棘、树木、茅草、沙石里行走,可这不也是一条路吗?

是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这之间,我踩在茅草上滑了几跤,身上到处是灰土、杂草,衣服、裤子手上都被荆棘划破了,也顾不上疼痛和拔刺,每次滑倒,哈哈笑着起来继续前行。自己都佩服自己这种乐观的精神!

我们一鼓作气,终于穿到了对面。碰见的人看见我们走这样的路也能过来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兴奋、劳累、喜悦、遗憾的感觉夹杂而来,一方面感触此山的神奇,另一方面也感触于人类蕴藏的潜力,只要有信心,没有什么地方是过不了的!

图:李金宵

顺着这条山路往下,虽然我们的腿已经有点不听使唤了,但都还是兴致很高,在分岔路口,小孩还要走比较难走的路。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到底还是轻松些,有时打个趔趄,有时扯着树枝一路下滑,还有点滑滑梯的感觉。

下到山下,我们已山为轴,都快转了大半圈了,遥望我们走过的路,都是一座座高山,数不清有几座了。这时,我想起了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今天可怜的是我们的脚啊,走了多少里路?爬了多少座山?

图:李金宵

今天虽说有点遗憾,没能翻过传说中的大顶山,但只要有信心在,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我始终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今天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感动!总认为儿子很小,平时也很幼稚,不怎么懂事,但他今天表现得比我勇敢,大多数时候干粮包都是他主动来背,还总嘱咐我要小心,不要摔倒,让我提前感受被照顾和被呵护!这种感觉真好!今天感谢儿子!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

本文作者李金宵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李金宵,1979年出生,李冲村大树湾人,2003年嫁蔡店李文三村,现在蔡店街中心幼儿园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