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散文】徐淑英《偶像》为了那个死心塌地的粉丝,趁时光还在,岁月未老,赶紧修炼,走上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写乎 2020-09-14


【阅读悦读·散文】徐淑英《偶像》

【作者简介】徐淑英,文学爱好者,喜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偶有小文散见报刊。

写作心语:净睁凡眼,叙琐碎事,述寻常情。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问女儿:“今天的回锅肉好吃吗?”

“嗯,嗯,好吃……”她含混不清地回答,待嘴里饭菜下肚,立刻口齿清晰地补充,“只要是妈妈做的菜,都好吃。”

马屁之所以畅销不衰,就是因为有市场。明知自己给巧妇端洗脚水都不够资格,一日三餐不过囫囵吞枣地瞎凑合,小妮子这句话还是说得我眉开眼笑。

想想真是难为她了,鼻子灵得像猎犬,偏偏机缘巧合,碰上我这个烹饪绝缘体。每次外出,见她鼻翼翕动,一副神往的样子,便知大事不妙,准是哪家巧妇做作业时忘记关门闭窗,于是屡屡狠下决心,此生非持证上岗不可。

为此,美食的书买了一大堆,南北菜系、中餐西餐、甜品点心,无所不有。然而天生愚钝,即使左手执书,右手捉铲,口中念念有词地将同一菜复制数十遍,合上书时,仍然只记得油盐酱醋,操作程序与配料菜名瞬间自动清空。

照抄照搬不行,那就创新。按照自以为是的想象,煎炒烹炸蒸煮炖,偶有成功,多数为其母。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可口与否,女儿总是吃得欢天喜地,“只要是妈妈做的菜,都好吃。”绝对死心塌地的忠诚,并以此类推——

“只要是妈妈写的文章,都好看。”

“只要是妈妈买的衣服,都漂亮。”

“只有我的妈妈,才一直这样青春。”

甚至在因为她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捏着试卷呼天抢地歇斯底里,吓得她缩头抖肩泪水涟涟,只要我停止咆哮,她即刻飞奔而来,伏在腿上说:“只有我妈妈生气,才这样与众不同。”

心一下子软成糯糖,但仍然沉下脸恶狠狠地问:“有什么不同?”

“不说脏话,不打人。而且,有些表情特别可爱。”

所有的伪装瞬间土崩瓦解。

上班在电梯里,碰到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指着身旁一个比他大好几号的男人,骄傲地宣布:“这是我爸爸。”

男人羞涩地笑了。

“我爸爸会开车”,“我爸爸会唱歌”,“我爸爸会修电视机”,“我爸爸跑步超级厉害”。男人窘极了,忍不住要掩小男孩的嘴,小男孩推开他的手,更大声地宣言:“我爸爸能把我举很高很高,他是超人。”

父子俩手牵手昂首挺胸走出电梯,就像踏上红地毯。想必此时他们心里,定然澎湃着无比的自豪与雄心。

家父家母辞世已好几年了。时至今日,提起双亲,除了深深的怀念与感恩,对二老的绝活,我们兄妹依旧佩服得五体投地。

母亲精于计划和统筹。父亲在厂里上班,周末才能回来,家里一应事务全放在母亲身上。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老人与孩子的分别照顾,田地里庄稼的四季轮回,还有家禽家畜的饲养,桩桩件件,都离不了她。也不知母亲怎样分身,将一切照应得妥妥当当。农闲时,还有空坐在院子里的梨树下一针一线地绣花。我和姐姐一脸惊羡地站在她身旁,看桃花梨花月季牡丹在母亲针下妖娆地盛开。

父亲从小没进过学堂,参加革命工作后才开始读夜校扫盲,却擅长心算。三位数乘四位数,四位数乘四位数,念出即报答案。在大地主家当过主厨的他,烹饪功夫当然不在话下,可惜我出生太晚,他已将技艺传授给大哥,轻易不肯再献艺。只有一次,谈及当年做厨的经历,父亲兴致所起,现场示范,将去过血水的五花肉放在案板上,左拉右砍,横切竖划,之后放入油锅猛火爆炒,肉块立时分离裂开,宛若朵朵盛开的梅花。

这还不是父亲最拿手的绝活,他最擅长的是自创的“称猪法”。别人称猪用大秤,几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猪脚有绳子缚住,“嘿哟嘿哟”朝天抬起称重量,费时又费力。父亲不需要帮手也不借助任何工具,张开右手手掌,以拇指和中指为尺,从猪头丈量至猪尾,再拦腰一箍,就能算出猪的重量,误差绝对不超过半斤。

我时常在想,如果那时有达人秀,父母一定称得上超级达人。在这个偶像盛行的年代,当我们苦苦为孩子树立人生标杆时,大概没有想到,身后那个小小的人儿,正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你。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是他的骄傲,是他学习的榜样。

为了那个死心塌地的粉丝,趁时光还在,岁月未老,赶紧修炼,走上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直到多年以后,你的背影,仍是他念念不忘的荣光。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