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散文】韩云《登塗山观榴花》 2015.6.23刊登《蚌埠日报》 【作者简介】韩云,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对散文、古典诗词情有独钟。近年来,潜心创作,在《中国楹联报》《蚌埠日报》《淮河晨刊》《中华诗词》《东坡赤壁诗词》《辽宁诗词》等刊物,有数篇发表并获奖。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先来了解一下涂山吧。 (这就是涂山,在哪儿呀?别急,看看下面的文章) 初夏初晴日,登临涂山,走在景区的路上,累了就坐在石板上,回望那条逶迤的淮河,如巨龙盘旋。 数千年前,淮河泛滥,大禹劈涂山让淮河改道,终结水患。在此,他娶了涂山氏,婚后第三天,大禹便踏上了治水之路。无数的奔波之苦,他却从未回家,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苏辙游览涂山后,感念写下了“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面对大禹的离别,涂山氏望穿秋水,却没盼到丈夫的归来,精诚所至,她最终坐化成“望夫石”,即是山顶的“启母石”,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 朝拜禹王庙后,我沿山路下山,此时,看到云云蔼蔼的石榴林。榴花映红了天,染红了地,像一团团火焰在绿叶间燃烧,不像深红那样内敛,不像粉红那样轻挑,也不像鲜红那样刺目,红里似乎带着点黄,红的分明,在一片翠绿的世界里,开的热烈奔放,每一朵都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灿烂,给初夏绘就了一幅最美的图画。 据传,涂山石榴是禹王宫道长李慎羽于唐代从长安引入。李白诗曰“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朱熹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眼前的榴花,唤起了我心中的记忆。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栽了二棵石榴树,石榴树是母亲的最爱。不种苹果不育桃,不栽鲜花不植柳。 每年花开时,一树一树的花红,喧闹得满院火红火红。树上结的石榴,都压弯了枝。母亲喜欢石榴树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石榴花开红红艳,象征小日子红红火火;二是石榴籽多,寓意是开枝散叶,多子多福。 每到初夏,石榴花开,我常常站在树下观榴花,嗅着花的清香。到了秋天,石榴成熟了,剝去斑斑斑点点的外皮,露出宝石籽,那甜甜的味道,至今还记忆犹新。后来,我便离开了家,参加了工作。每逢回家,不论什么季节,母亲都会捧出几个大大的石榴来,也许是放久的缘故,石榴不是那么新鲜了,外面的皮皱巴巴的。再看看母亲的脸,好像岁月又给她增添了几道皱褶。虽然时过境迁,小院早已不在,但如火的榴花,依然在我心中久开不败。 榴花,是风雅花。“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千百年来,点燃了多少骚人的激情,耗费了多少墨客的丽句,晕染了多少画家的素绢……增添了多少文人的风雅! 榴花,是兴旺花。静静的庭院,几株石榴树,绿叶红花,形如小喇叭。夏天花开火样红,秋来红石耀枝头,玛瑙籽儿盈满房,家有榴花日子红。 又一个榴花胜火的季节,我站在塗山之巅,远眺一片片榴林,醉在花海中,更多的花瓣落在地上,青石板也成了一片红。眼前的情景震撼着我的视觉和内心。母亲,操劳一生,象落红回归了大地。苍颜、白发、落红,种种意象组合在一起,是人间最和谐、最动人、最美丽的诗情和画意!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