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山西行(大寨篇)

 写乎 2020-09-14

推荐:苏轼成名微探:你知道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吗?

文图/卡拉扬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一个小山村的名字,从1964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学大寨运动前后持续近15年。小山村也因此显赫了近十五年。

 三年多知青的经历中,参加以农业学大寨名义的生产活动,已难以计数,大寨是印在头脑中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人在山西,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撺掇着想去大寨看看。

 有劳山西朋友周到地安排,五月十七日,专程前往昔阳县,对大寨做了一次走马观花的游历。

大寨距省会太原的路程约二百公里。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从阳泉下高速,转县道后,途中不时有红色路标扑面而来,一路正气浩然。

车过昔阳县城不久, 看见前方有一面红旗筑立在山坡上时,大寨到了。

游客中心,集散分流来往游客的地方。空旷的场地告诉我眼下的大寨,正在被冷落。

据说70年代那会儿,全国县以上领导几乎都到过大寨。来大寨参观的每天少则七八千,最多时达两万多人。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一下来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成问题。能学到什么?

 一座雕塑,孤零零的立在场地边。

三朵向阳花托着一个大大的轮胎。上写:“献给以陈永贵、郭凤莲为代表的两代大寨英雄们”,落款:大寨平朔精神研究中心和山西省的改革创新研究会。两个与大寨八杆子打不到的单位,为大寨立了一个雕塑,像是在玩一场游戏。

从游客中心到虎头山,开车只需几分钟。

过去的一条穷山沟,现在成了吸金纳银的一座金山。游客需买票进入。

这座由叶剑英元帅题写山名的山,现在已是林木茂密,郁郁葱葱。石头砌成的小路,在虎头山上蜿蜒迂回。

村里的喇叭,不停地播放着那个年代耳熟能详的歌曲:“学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

徒步前行,踏歌向上,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轻而易举地就被歌声,打回到三四十年前。尘封的记忆有些模糊,苦辣酸甜的味道却是五味杂陈......

前行百步余,有一碑亭,近看,周恩来总理三次视察大寨纪念碑。 

这个小山村,除国家总理,来过这里的国家领导人很多,如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各国元首、政要更是不计其数。

再行百余步,又有一亭,无碑。供人歇息眺望。

亭中可以俯瞰大寨村的全貌, 山下,村里的楼房鳞次节比,规模不小。不知该称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新城镇了。远处的楼房是昔阳县城。以目测看,大寨距离县城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再过个十年八年,或许就将和县城连成一片。

 继续向前,不远处是陈永贵的墓地。

大寨有今天,陈永贵居功至伟。

这个农民村官从这里走向北京,官至国务院副总理,1986年病逝于北京。

大寨人尊其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在除狼窝掌以外的大寨的土地,还在虎头山上,为他建了一座墓,立了一座碑,上书:“功盖虎头,绩铺大地。“

大寨对陈永贵的缅怀之情,苍天可鑒。大地之子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意,死地难埋!

 从陵墓拾级而下,一座陈永贵的石刻雕像栩栩如生。从雕像到墓地之间,由三个平台组成的118个青石台阶,分别为八级、三十八级和七十二级,寓意陈永贵在中央工作8年,党龄38年,年龄72岁。

雕像的正前方是“大寨展览馆”。馆名由郭沫若题写。

郭沫若不仅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还是中国的大书法家。在中国的任何地方,看见郭沫若的墨迹,早就不以为奇、见惯不惊。 

看见郭沫若的墓地在大寨,为之不惊的,恐怕就不多了。

郭沫若, 一代文豪。建国之初,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四川乐山沙湾人。中国近现代颇受争议的人物。

1978年逝世。按常理身后之事不在八宝山,就是在四川,却留下嘱托,把骨灰撒在大寨。至于为什么?只有留待后人去猜想了......

在郭沫若诞生一百年,也就是1992年,在距陈永贵墓地十几米远的地方,大寨人为他建了一座墓。让俩人结伴为邻,是要陈永贵多受些文豪的熏陶?还是要文豪多些农民的刚强?或是还有别的?

两个副总理同葬一座山,除了八宝山,不知还有没有第二座山?

郭沫若1965年曾率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到过大寨,看见大寨的变化,即兴有诗《颂大寨》:“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人是千里人,乐事天下乐。狼窝战良田,凶岁夺大熟。红旗毛泽东,红遍天一角。”

多年以后,大寨有人读出了郭沫若诗句中暗含的哲理,后悔不该盲目自大。

虎头山上,大寨为外来人建墓立碑的还有一位叫孙谦的作家。1963年大寨遭受洪灾后,他撰写出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作品通过对陈永贵等一系列英雄人物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大寨人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精神。是60年代的一曲英雄乐章。大寨后来家喻户晓,与这篇报告分不开。

过去的虎头山,让大寨人吃尽了苦头。现在的虎头山无疑是大寨的荣誉殿堂。 凡是为大寨做过有益事情的人,大寨人都让他们高高在上。    

这是山西人的厚道、淳朴。

大寨展览馆是抚今追昔、浓缩历史的场馆。

展馆内,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宣传作品,详实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大寨人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大寨的前世今生,在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中徐徐展开:

大寨和太行山里其他山村一样,先天的自然环境恶劣,一直是个穷山村。

北宋时期,因有守关官兵曾在此安营扎寨,故而小村有了“大寨”的名称。

 解放后,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以及贾进才、贾承让、梁便良、宋立英等一班人,带领组织广大群众,走集体化的道路,凭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搬山填沟造良田,造梯田。耗时十年,大寨人真的就在太行深处做了一件与愚公移山相似的事情。

大寨人的奋斗,经过记者的报道,引起了山西省委,尔后是中央高层的关注。大寨的道路不就是中国要走的道路?大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吗?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这个小山村,闻名全国,成为了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这就是农业学大寨的由来。

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高高飘扬在中国大地的这面旗帜,恰是时代急需的正能量!农业学大寨 对改变中国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突出的事迹发生在河南省林县。林县人通过学大寨,硬是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面貌,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陈永贵在带领农民整修土地、建设梯田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做表率, 每天出工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观看这幅照片时,注意到右下角有两处阴影,不知是不是在那里等待的摄影记者。如果是,此片摆拍的嫌疑那就太重了。联想到大寨后来的命运,祸根可能已经悄然埋下.....

 在生产劳动中,陈永贵总结出一套做思想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工作经验。他在大寨的威望很高,是大寨人的主心骨。

陈永贵文化不高, 据说口才甚好,常有惊世之语脱口而出,诸如:“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党支部”等等。

传闻,有一次在太原作报告,他不用稿子讲了六个小时。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那天参加开会的不崩溃,主持开会的也该疯了。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71岁的生日,这一天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广邀全国劳模代表参加生日宴会,陈永贵位列其中。

宴会上,一个农民儿子的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最顶级的科学家,一个中国最不怕吃苦的农民,聚在了一起。他们在说了什么呢?如果想八卦一下,话题会很多。这样的照片摆拍绝无可能,只能靠摄影师敏锐的眼光和预判。

 陈永贵生前最以为骄傲的事,就是参加过毛主席的生日宴会。

走出展览馆,来到当年大寨人三战狼窝掌的战场,眼前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土地,找不到一点穷山恶水的迹象。

 狼窝掌这个让陈永贵恨之切切的地方!生前嘱咐骨灰不撒在这里。可以想像当年劳动的艰辛与险恶,给这位劳模身心留下的的阴影与创伤有多大。

面对恶劣的地理环境,态度有两种:或背井离乡,或在一片穷山恶水中有所作为。大寨人选择的是后者。雕塑不再是简单意义的纪念,它是大寨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重新安排山河的丰碑!

党的优秀基层干部和劳动模范,青山作证, 陈永贵当之无愧!

在下乡劳动期间,参加掏沟挖渠,改土造田的劳动已无法细数,追求的境界就是“沟端路直,树成行”,或许就是以眼前的大寨田为标本,生搬硬套回来的吧?那时不切实际的跟风盲从,农村中的一切所为都是在学大寨的旗帜下堂而皇之的进行。

经过几处大寨田都没有看见一个劳动的人影,如果有人,也应该是大寨的第三、第四代了。平顺整齐的土地上,远看不见有庄稼,走近才看清,地里的玉米刚露出几叶小芽。是谁在种这些地呢,是大寨的第三代、第四代吗?

带着疑问从山上往村里走,看见大寨也有了大寨中学。经过大寨集中居住区,新建的楼房有高有矮,外形和城镇的建筑已没有差别。 后来知道当年的铁姑娘,大寨现任领导郭凤莲,就住在这里的某一栋楼房里。      

大寨村的大门,可能是过去山寨大门演变而来。感觉怪怪的,却是大寨的地标。

 快步往大门里走去,心里期许着能与郭凤莲不期而遇。

大门内,两边的房屋,靠山一边的房屋逐级而上,像重叠的一串串火车车厢,最底一层不是开的饭店就是卖纪念品的商店。

站在门口的服务员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游客。没有人生拉硬拽,强买强卖。

从显赫回归的大寨,已经学会把过去的历史转化为当下的收入了。生产、售卖的商品多以“大寨”冠名。他们已经从狭小的“大寨田”,走向了广阔的天地,

有资料说,大寨的年产值早已破亿元,比三十年前增长了六百多倍。每年旅游业即可创收两三百万元。

无论数字准确与否,"大寨"让大寨人大收大益,已是不争的事实。相信在为期不远的”两个一百年“,大寨一定会坐在全面小康的头班车上。 

走过大寨村委会,门前的那颗柳树,粗壮得有些与众不同,也许是见证了太多的荣辱与兴衰,才长得这般的粗壮、茂盛。

继续向前,看见宋立英土特产商店。店老板是大寨的著名人物——宋立英。

走进商店,一个满头白发的身影,正在招呼着来店的客人。她就是宋立英——陈永贵时期大寨的班子成员。稍加留意,在很多陈永贵大寨时期的照片中,都能找到宋立英的身影。当时的聚焦点在陈永贵,绿叶被忽略也属正常。

该是绿叶闪光的时候了,来店的游人大都冲她而来。年事已高的宋立英,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仍不甘人后。

 这是一位要用灵魂来仰视的共产党人。

宋立英、 女,1930年农历十月出生于山西大寨一户贫民家庭。1947年入党, 是大寨村的第一个女党员和第一任妇女主席,是迄今为止大寨村任职时间最长的村干部。

她参与并见证了大寨荣辱兴衰历程,  如今已是八十七岁高龄了,和她闲聊了好一会,发现她还是一个很健谈的老人。看见有客人进来,不便再打扰,买了些商品,就与老人告辞了。后来想起忘了问“现在的大寨田是谁在种?“时,已经在返回太原的路上了。

商店出来,几步远的地方是陈永贵故居。

在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以后,凡回大寨,陈永贵都是在这里处理公务,接待外宾。在辞去国务院副总理以后,他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总结自己坎坷平凡的一生。 

故居会客室墙上挂着大寨支部成员在窑洞里开会学习的照片。最右边的正是宋立英。  

会客室里的另一面墙上,挂着毛主席接见的照片,两边的一副对联写得很中肯,辨认了一下,是中国楹联协会一位叫孟繁锦的先生所撰所书。

陈永贵的卧室,陈设简单,可谓陋室。 

室内最大的奢侈品,恐怕就是放在窗台上,可以和毛主席直接通话的那部座机电话了。墙上反映陈永贵工作生活的照片,有些鲜见于报端。村里的讲解员主动热情,详细地向每一位到来的客人,介绍了陈永贵生前活动的诸多细节。

 一篇新华社的消息,用镜框装着,是陈永贵故居里最后的文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陈永贵同志衷心地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诚恳地总结了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常生活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了中国农民固有的勤劳、朴实、节约的传统美德。”

在陈永贵故居看到的对他本人的盖棺定论,级别最高,来自中央。

 陈永贵地下有知,应该不会感到意外。因为在1980年,陈永贵就知道了中央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结论。

1980年的11月23日, 中央 发出(83)号文件。在山西省委《关于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教训的初步总 结》的基础上,中央采用批语的形式 评价了大寨和农业学大寨:全国各地学大寨的典型绝大多数都是有成绩的,有贡献的。大寨和昔阳县的多数干部和群众,也做出了贡献。

 批语以“文化大革命”划界,之前大寨是先进典型,之后是执行“左”倾路线的典型。 

 批语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批语又说: 在全国范围内的错,主要责任在当时的党中央。在大寨和昔阳县的错主要由陈永贵负责。批语还说......限于篇幅,就不赘述了。

 陈永贵在看了中央的批语后,表示:“我看了好几遍,比较能够接受下去。对于学大寨出现的问题,中央承担了责任,我也有责任,是我的责任,我也不向上推。”

这是一个农民的担当,一个男人的担当!

这个当代愚公,他可以带领全大寨的人,去改变身处的自然环境,却不能带领全中国的农民,去重整河山。不是他进了北京,就变懒、变贪、变坏了。在北京,他干着国家的公务,却依旧领着大寨的工分。历史似乎给了他一个机会,却又像被天时所捉弄。大有“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的无奈与悲壮。冥冥之中的天命,是他个人命运的悲哀,更是中国农民的悲哀。

从故居出来,已经是午饭的时间了, 随意走进一家窑洞饭店。

山西风味,农家特色, 大寨生产的核桃露与其他核桃露的味道也相差无几。

就要和大寨说再见了,作为亲历者, 看过这场运动的源发地,除了叹息,还是叹息。一个当代愚公的典型,如果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干扰,中国农村正在为脱贫而挣扎的村庄还会有那么多吗?

再次从那颗粗壮茂盛的大柳树旁走过,此时阳光正烈,下垂的万千枝条没有一丝的晃动。村里的喇叭还在不知疲倦地响着:“干起来,干起来,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掩上双耳,上车、关门,不再回头,一脚油门直到太原!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